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学生进行轻松、开放、主动的学习搭建了平台。本文向大家展示的就是我校教师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探究过程。

  一、探究目的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这样两个目的。

  1、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发展规律的学习环境;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探究条件

  (一)硬件条件

  我校配有供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做到了两个学生一台电脑。同时,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和教师使用的电脑都已经连结宽带网,这些条件的具备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软件条件

  软件方面的条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起(教师、学生、教材)。

  1、教师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者都是教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共计12人,他们目前的状态如何,对课题实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教育理念

  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都发生了转变,重点体现在:①教师能够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用活动或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提升对生活的了解与认识。②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关注学生的需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③教师能够做到观察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兴趣动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有趣、理性的游戏或活动。教师是游戏和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师生是平等的交互对象。

  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为研究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

  (2)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不但关系到探究能否进行,而且也将影响探究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

  为此,课题开始实施之初我们就把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作为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来抓。我校利用寒暑假和周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探究之初我校的12名教师中具备基本信息素养的教师达到83%,75%的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50%的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教师自身具备的条件为探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2、学生

  (1)我校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经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技术,能够简单的操作计算机。

  (2)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都比较喜欢新鲜的、带刺激性的东西,特别是来自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所带来的转变,正好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3)学生喜欢上有趣味性的小学科学课。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因而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4)我校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一直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不断地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3、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性。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活动性、过程性、主动性和发展性。

  第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时代性。新教材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特别注重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内容,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在内容组织上,体现了探究性、整合性和逻辑性;第四,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多样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小学科学教材的这些特点,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预期成绩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科学课堂,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地支持下,创设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拓宽师生、生生交流的渠道,让学生通过不同体验获得知识、方法和技能。

  (二)教师

  根据我校教师的现实状况,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堂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1、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学会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建好个人的博客。

  3、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自身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生

  1、能够浏览因特网,能够从网上有效或高效获取信息。培养学生下载、收集、整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

  2、能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探求和产生信息。

  3、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使用信息。

  四、探究过程

  第一阶段:呈现内容,激发兴趣

  这是探究的初始,在这个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材成立体状呈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地震》一课时,实验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错位,树木被连根拔起的景象。学生被这恐怖的画面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此时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情况说给同学听一听,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壳的不断运动,在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内部的压力的时候,地壳发生了断裂,这时地震就发生了。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情绪激动,兴趣被调动达到高潮。

  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主要是Authorware、Powerpoint技术),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把书中静止的图片通过计算机进行加工,配上动态的动画形象,相适应的音乐,通过屏幕展示出来,给学生创设了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多种感官的体验,调动了学生良好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学科的这种应用方式确实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二阶段:突破重点,解决困难

  随着探究地不断深入,教师们成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把文本、图片、音像、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制作成各种课件,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践证明:它的作用及其显著。

  例如,教学《青蛙》一课时,在讲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时候,由于播放青蛙捕虫的视频正常播放速度比较快,为了让学生观察清楚,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用慢镜头播放,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一只大青蛙张开大嘴,倒在下颌的长舌像张开的折尺一样伸出来,舌尖一下子粘住了一条虫子,又一折,送进嘴里去。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屏幕上。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灵活播放。青蛙捕食这个讲不清,道不明、实验又极难做成功的难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学的有趣、轻松、牢固,比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在这里多媒体技术起了突破难点,化难为易的重要作用。再如《星空》一课,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课前调查后,教师为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遥远、神秘、美丽的星空,运用Authorware、Powerpoint和Flash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学习氛围,把九大行星的特点,位置的变化等用形象生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课上,伴着舒缓的音乐,学生好似在星空旅游一般,一会儿与金星相见,听它“自言自语”,一会儿又与美丽的土星“相遇”,听它述说着自己的故事,没多久,学生们又被流星雨的美丽与神奇震撼,忍不住地惊叹……直观地感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不但解决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星空奥秘的兴趣和良好的情绪。

  第三阶段:深化研究,构建模式

  在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尝试利用网络教学方式来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扩展师生、生生的交流空间和交流层面,力求给学生多方位的感受和刺激,给学生子亲自动手、亲身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课题组教师认真梳理归纳构建了“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五、取得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课题实验教师的积极探究,我校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以及教师、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师的努力下,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科学课堂,使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学习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情趣。以教学方式的创设来看,实验教师尝试了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活动探究、游戏探究、情景探究、发现探究、体验探究等。每一种探究,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体验。

  例如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孩子们带着兴趣和热情参与学习,他们在情境与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逐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答难的能力,同时获得探究方法,提高自身的探究意识。

  像这样,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也使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更为民主,更为丰富多彩,使小学科学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学习之所。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求知、探究,不但获得了知识、方法与技能,更获得了良好的情绪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二)学生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使我校6个实验班251名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喜欢上小学科学课的学生:实验班级98.24%的学生是在盼望中等待小学科学课的;他们见到老师的心情是喜悦、欢快。

  2、学习兴趣浓厚:实验班学生83.28%对小学科学课兴趣浓厚。他们积极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认真、准时完成作业;积极主动收集有关小学科学学习的材料,对每一节小学科学课都非常关注。

  3、信息技能(收集、处理、发布、运用信息的能力):

  ☆100%的学生能根据要求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96%的学生能够向全班同学发布信息;☆93.33%的学生能简单归纳和处理收集的信息资料。

  4、小组合作能力:90%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交流、探求、产生信息,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有了较大提高。

  研究实践证明预期设想基本实现。

  (三)教师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拓宽了教师间的交互渠道,使教师间信息交流更为快捷、简便,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协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信息素养。据有效统计,目前我校的实验教师中,已经有92%的教师都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实验前上升了17个百分点;有75%的教师能够自己制作课件,比实验前上升了25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期设想的实现,并不标志探究过程中没有问题,更不标志着研究的结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实验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1、如何实现在网络学习中的生生交互?

  2、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技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如何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合作问题?

  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探究过程逐步解决,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教师们亲身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以及它带给教育的巨大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随着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技能、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相信未来的日子里,经过不断的探究,教师们会有更多的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科学课堂上如何设计教学高潮    下一篇: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