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积极开发小学常识学科的环境教育资源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环境教育,是以对儿童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启蒙,初步培养人与环境必须相协调的观点,逐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为核心的公德教育。

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小学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已逐渐达成了共识:它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

因此,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以积极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可靠的途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完成教育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而小学常识学科,由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具有极其丰富的环境教育内涵。我校自1998年5月起,承担了浙江省规划课题“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在“以常识课为主体,各学科积极渗透环境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和实践,已于2000年12月结题。曾获浙江省“九五”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接着,于2001年11月,承担了浙江省“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环境教育”的深入研究,继续进行“以常识为主体,各学科积极渗透环境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必须以现行的各学科教学为基础,在现行各学科的教学中积极渗透,这样的小学环境教育,才有生命力。如果对现行学科的环境教育资源,熟视无睹,不加于开发,合理利用,而是另起炉灶,重搞一套,这不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必然也会冲现行的学科教学,而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抵制,使小学环境教育成为应景时尚的点缀,昙花一现。

本文试从小学常识学科对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进行初步的阐述。

一、开发教材的环境教育资源

《浙江省小学常识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常识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把有关的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全套(12册)教材中,以学校、家庭、社区、家乡、祖国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主要事物和现象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人与环境的正确关系。

现行的常识教材,无论是内容取舍,还是编排意图,都是小学各学科中环境教育倾向最为明显的。下面是我们对浙江省现行全套(12册)常识教材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所做的分析。

浙江省常识教材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关系

纯环境教育的

联系

紧密

联系

较紧密

有部分

联系

没有

联系

合计

课数

7

165

15

19

87

293

百分比

2.4%

56.3%

5.1%

6.5%

29.5%

100%

这是一份丰富而可贵的环境教育资源。学校和与每一位常识教师,都要认真领会《指导纲要》的精神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十分珍惜,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这份可贵的资源。

1、纯环境教育的。纯环境教育的,教材共安排了七课,例如《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现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等。对这类课文,我认为,教师要适当淡化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目标,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实现其环境教育功能。

2、联系紧密的。与环境教育联系紧密的,例如《周围的小动物》、《水的净化》等,教材共安排了165课,这是在常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体,也是在常识学科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可靠基石。教师要正确处理科学知识的认知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在完成科学知识的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完成教材本身融合的环境教育任务,两者不可偏废。

3、联系较紧密和有部分联系的。例如《空气与燃烧》、《周围的声音》等。教学时,教师一定把握编者的整体意图,对教学内容的环境教育成份,既不能视而不见,浪费这些教育资源,也不要一味地挖深挖透,随意地改变教材的学科性质。

总之,对于常识教材的环境教育内涵,我们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使我们的常识教学,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从而全面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但也不要随意地改变它的学科性质,不顾教材实际,人为地在教学中贴上环境教育的标签,这不仅会冲击常识学科的教学,同时也使环境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失去生命力。

二、开发课外活动的环境教育资源

根据《浙江省常识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小学常识学科安排有种植、饲养、制作、实验、环境考察、社会调查等为内容的课外活动(假期活动)。课外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大自然里日月星辰、植物荣枯、动物繁衍等的无穷奥秘,无一不吸引天真烂漫的童心;而潺潺的小溪,广袤的田野,起伏的峰峦,柔软的沙滩更是儿童接受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但苦于交通安全和时间限制,城市小学去这些地方活动,只能作为偶尔为之的点缀。

常识学科的课外活动,是在充分发挥儿童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下,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而安排的,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对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掌握着很大的自主权。因此,只要我们教师适当引导,就能在完成常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的的功能,关键是教师如何来开发这一领域的环境教育资源。我认为,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1、积极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本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教材,教师有责任,引导、带领学生努力建设、维护好这一本教材,并在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我们组织课外活动,在校园里栽种花草树木,组织兴趣小组给校园的花草树木颁发“身份证”,观察它们的四季荣枯;组织兴趣小组对校园的用水、用电进行调查,提出节水、节电的方案等。努力使自己的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桌一椅,每一盏电灯,每一个水龙头,都能折射出师生独特的,善良的,纯真的环境价值观。

2、积极利用社区的环境教育资源。在儿童生活的社区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教育资源,通过学生的调查、考察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积极开发出来。儿童开发、利用的过程,即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例如,我们组织的“桐乡市区噪声调查”,就是利用了市政当局设立在市内各个功能区的噪声监视器而进行的。还有“市民食用野生动物现状的调查”,主要场所是学校周边的集贸市场。

3、挖掘家庭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教育资源,如果利用恰当,其教育功能无疑也是积极而有效的。例如我们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研究“白色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数据就是从学生自己家里调查而得到的。再如“餐桌上的野生动物的调查”、“‘绿色生活在我家’的调查”、“废电池的回收”等都得到了家长的帮助和支持。通过上述这些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环境意识,开始形成“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影响自己的家长,呈现出积极的“文化反哺效应”。

开发利用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资源,不仅为常识教学——对儿童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丰富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小学环境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将其教育的触角伸展到儿童生活的所有时空,为环境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新的保证。

三、开发儿童自身的环境教育资源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对可爱的小动物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我认为,儿童对自然界的这份善良、友好的情感,是存在于儿童内心世界的,极其珍贵的环境教育资源。这是我们开展环境教育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起点。教育者的责任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容纳、认可的态度,欣赏、鼓励的方式,激发、维护、珍惜、弘扬这份美好的情感;引导儿童将这份美好善良的情感,在自己的行动中积极地外显出来。

    例如在《鱼》的教学中,为了研究鱼各种鳍的不同作用,实验时需要把一种鱼鳍绑住或剪去。教师在课前有意识让学生准备了三套器材:薄板和线,粘胶带,剪刀。上课时,教师让各实验组在用薄板和线绑,用粘胶带绑,用剪刀剪三套方案中选择一套进行实验。个别实验组图省事,选择了剪。这时,教师就说:“这些小鱼,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帮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回报给我们提供帮助的朋友呢?请大家考虑一下,要是冒然作出决定,可能会伤害这些朋友啊!”各实验小组,一阵短暂的窃窃私语,最终都选择了用粘胶带绑。全班学生实验操作时,动作也特别仔细、轻柔。这不仅避免了急于求成的浮躁,培养了认真、细致、耐心的科学态度,而且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使自己热爱生命,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得以外显和强化。

《鸟》,《动物怎样过冬》的教学中,教师都把我们怎样来关心鸟类作为渗透的核心。教学《鸟》时,正是鸟类做巢产卵育雏阶段,也是全国“爱鸟周”前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爱鸟周”里我做些什么?有同学倡议:“用我们的关心,献给小鸟一份爱心。”立即得到全体同学的赞成。课后,大家自由组合,制作鸟巢箱,挂在阳台上,树杆上。《动物怎样过冬》教学渗透时,教师也提出怎样关心小鸟的问题。课后,有好多同学在阳台或其他地方给鸟儿提供食物。这些活动,不仅吸引学生持续观察,研究小鸟,探索动物的奥秘,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且自然诱导学生将对小鸟的朴素情感,升华为关心生命,关心环境的环境道德。

四、开发教师自身的环境教育资源

教学过程是教学双方用语言、行动进行“对话”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碰撞、交流的过程。在常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也是如此。试想,一个环境知识浅陋,环境意识淡漠,对环境行为放纵,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师,怎样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去与学生对话、碰撞和交流呢?

因此,每一位常识教师(当然包括所有教师),要从开发环境教育资源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环境素质。

1、丰富自己的环境知识。我们都是学习化社会的一员,为了自身和事业,我们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有关家庭、社区、家乡、祖国乃至全球的环境科学知识,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才有可能与学生进行有关环境问题的“对话”,才能引导儿童澄清其中的模糊观念。

2、保持一颗善良的童心。善良纯真的童心依然,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好奇、挚爱和敬畏,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伙伴与朋友,才有资格与自己的学生进行情感的碰撞与交流,这是我们从事小学环境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

3、制约与开始自己的行为。环境问题的产生,大多源于人们的愚昧、贪婪和行为的放纵,之所谓人类社会的“熵”污染。在环境教育中,需要的是榜样,而不是吹毛求疵或夸夸其谈的评判者。教师必须在自己的行动上,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身教先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在常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者只有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自己的教育,从而使环境教育在本学科的渗透,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具有渊博的环境知识,怀有对自然依然好奇、挚爱、敬畏的善良情感,良好的行为习惯,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无一不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我们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蕴涵于常识学科教材,学生课外活动,儿童自身和教育者身上的环境教育资源,就能使我们在常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最终完成时代和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下一篇: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