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三角形的特性》教后反思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0-12-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讨论——操作——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资源,为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图,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三角形,通过交流讨论,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除困惑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通过采用读讲精练评等教学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个人的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重要的数学资源,与大家分享,从而使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1、从生活中引入,感受数学之美。

  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现代化的建设工地,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构成的,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种。

  2、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探究特性。

  学习活动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孩子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探究出来的,有必要让学生经历特性得出的全过程。

  当然,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

  1、在总结三角形定义时,学生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很容易定义三角形的概念为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三条线段根据概念进行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概念中“围成”、”相邻端点相连”这两个条件的必要性,此难点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2、在画三角形高时,从概念入手,由于教学环节忽略了对概念的反复强调和细致理解,没很好的突破难点,做练习时,个别学生的三角尺放错了,或者在画直角三角形高时出现了找不清顶点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归结起来还是对底和高概念的认识模糊造成的。这个问题,没有给孩子放宽画高的空间,应该让孩子多练习正确地放一放三角尺。如果这个环节处理得到位,会使全班同学对高的认识和画法更清晰。

  3、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要鼓励学生多发现生活中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体验数学,给学生留下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互相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不等同于生活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一节课原有知识的起点和通过学习后的终点,起点和终点的差距就是我们教学活动要达成的目标。把学习的新知识建立在原有基础知识之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下一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