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借助流行读物拓展古诗文课外阅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2-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马爱芳

  每个老师和家长希望孩子们喜欢文学经典,可往往事与愿违,如今的学生却对“流行读物”情有独钟。是啊,连成年人都无法抵制流行读物的魅力,又怎能要求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做到呢?

  学生们认为古诗文就像是老古董,既晦涩又难懂,并且还带着浓重的庄严肃穆的色彩。而流行读物新颖别致的构思、瑰丽奇特的幻想,都带给大家轻松、愉悦!这样的读物又如何能让人拒绝?

  追根溯源,流行读物也不是横空出世,它们也是在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诞生的。那些优秀的流行读物通常是从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在经典的基础之上巧妙加入时尚元素。老师要善于搭建流行文化与经典著作之间的桥梁,找准流行读物中精彩的真正来源,将学生的阅读热情从流行读物导向经典著作。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我提倡导入式阅读和对比式阅读。也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口味和阅读兴趣,从他们熟悉的流行读物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寻找传统经典名著与流行读物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激发他们的兴趣,指导他们进行对比阅读,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转移到传统经典名著,这对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是极为有利的。

  一类是武侠小说。可能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武侠情结,所以人们对武侠小说热爱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尤其是新派的武侠小说,不仅有曲折惊险的武侠故事,而且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真正是做到了雅俗共赏。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颇有渊源。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有专门为游侠写的传记。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作中就有着几分剑气,他的身上就有剑客的豪情。在武侠小说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往往被作者们信手拈来,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景观,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武侠小说多涉及到历史。武侠小说中的历史只是淬取加工过的一些片断,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历史,但能够带给读者真实感。小说家们将传奇的故事放置在具有真实感的历史背景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把武侠小说中的传奇故事注入了现实感,使侠义精神与历史责任感统一起来,让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现实感悟。

  在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中,古诗文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古诗文在武侠小说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作小说的回目。用古诗文作回目,既展示了作者高深的文化素养,又为小说增添了雅趣,同时暗藏玄机,揭示本章节的主要情节。

  二是用作小说的开头。比如梁羽生,他在每一部小说的开头都题上一首诗词,开卷就将读者带入那种古代意境中。读者读完全本小说后,再回头看看开头的诗词,就会明了原来这个故事的主题已经包含在诗词中了。

  三是展现人物的性格命运。最经典的就是《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了。这位命运多蹇的女子,只因为情所困,而变成一个大魔头。看她每次出场都会吟那旬“问世间情为何”,真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

  四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梁羽生的《散花女侠》中,铁镜心给自己的梦中情人于承珠写了一首《浣溪纱》,传递情意。可惜一首好词,满腔情意,于承珠没有看到,却让另一位少女沐燕看到了。沐燕本就一直喜欢着铁镜心,以为这词是写给她的,惊喜之余亦以一首《浣溪纱》回赠。二人以诗词寄情,阴差阳错歪打正着,从一场误会结下一段良缘。这些诗词不但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更增添了故事的的雅趣。

  这些古诗文有的是直接引用古人诗词名作,有的是化用他人作品,而有的则完全是作者自己的创作。同学们在读武侠小说时,亦可在无意中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同时,如果老师和家长适当引导,让学生关注到这些古诗文,对他们学习古诗文是极为有利的。

  还有就是漫画。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很多孩子最开始就是从漫画接触文学的。漫画家用生动活泼、简洁灵动的线条,穿插浅显易懂的话语,让读者轻松愉悦地接受文本理解文意,在开心一笑间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这就是漫画的功效,它能使深奥严肃的哲理,如清泉甘露般,清新自然地流入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浸润与滋养。

  再就是文学经典的时尚解读作品。经典与时尚并不是对立的,一切经典的,都曾是时尚的,是在大众的传播中流传下来的,否则它无法保存下来并成为经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么美的诗句啊,传唱数千年仍魅力不减,可在当时也只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流行民歌而已。

  我们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古诗文,篇幅是非常有限的。而原著又太庄严、太沉重,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负担。那些和我们的经典相关的流行读物,或妙趣横生,或见解独特。学生可以轻松阅读,与作者、文本、社会对话,即可加深对语文课本中所学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和自由。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体验和感悟,结合现实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自主预习的探究    下一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问题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