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需要一种科学精神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7-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罗田实验中学   童海刚

  近来,随着校本研训的深入,语文专题研究热火朝天,听课、说课、评课、讲座、反思接二连三,笔者乐此不疲,还常读有关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也摸索到一些语文教学的新门道,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但对其中的有些教法和观点存有异议。

  有人认为,传统教法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只重教学结果,不重教学过程。细细琢磨,欠客观、科学,往往自相矛盾。有的观点基至对传统语教学的一种误解、歪曲。有些新教法,表面看起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上只是一场热闹的游戏,学生知识方面没有收获,能力方面没有增强,在求学态度方面失去了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有些人在语文教学中热衷浮华的形式和时髦的套路,丢失了客观的科学精神。

  怎样正确看待传统的和创新的语文教学方法,读张志公《要重视语文教学的研究》一文能得到许多启发。

  张志文在文中向我们介始了七种语文教学法:一类是中国传统的教法,一类是外来的经验。其中中国传统的教法有四种:多读多练、背诵、串讲、点拨。张志公对这四种教法作了详释之后,便作了精要评价。他认为:“多读多练”基本上是好的,只有所不足,需要补充,使之更“现代人”一点,“科学化”一点;“背诵”要在明确它的意义和作用的前提下酌量运用;“串讲”不是很理想的办法,要控制使用;“点拨”特别值得提倡,必须准确地抓住应当点拨的地方,要言不繁地点它一下。

  当然,所有这些经验,不论它们之间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有两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第一,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学生要读的东西,任何架空分析无法替代;第二,让学生多活动,在读写的活动中去学去读。

  外来作法有三种:一是“五大块”;二是重视语言训练;三是给学生留下较多的余地。

  “五大块”就是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方法。对此他认为:不管这套教法来自何方,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合理的部分采取之,不合理的部分抛弃之。究竟用不用五大块,或者用几块,因文、因年级而异,很难一概而论。

  “重视语言训练”“给学生留下较多的余地”,是现在提倡的两种外来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的两种教学方法。

  显然,张志公向我们介绍的这些教学方法,具体、客观、科学,渗透着一股科学求是的精神。他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没有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结合教学实践,指出其优劣,说明应当怎样取舍。他的态度是客观的、科学的。

  今天探索语文教学也需要这种客观、科学的精神。有位老师上《孙权劝学》,以朗读为主线,读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意,读劝学的用意,一堂课下来课文读熟了,意义也读懂了。但最后需要谈启发时,却丢了对话讨论。另一位老师上《谈生命》以问题对话为框架,有序地围绕几个大问题展开对话讨论,学生主动性强,场面热烈。但不少问题老师百般启发,学生启而不发。一听便知,文本没读懂!课后有人认为前者没有新课程理念,教师启发不够,但笔者认为这种传统教法是卓有成效的。后者勇于模式创新,学生主体意识强,但是减省了读书环节,问题牵涉的重点段来不及精读,以致无论怎样折腾,学生也答不好“生命的本质”内涵。笔者认为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多元的,教师选择教学法应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同的教法各有其利弊,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结调构整,优化组合,扬长避短,讲出风格,讲出实效,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广阔的前景。

  尽管时序更新,岁月推移,但汉字、汉语的特征没有变,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成功的经验还是应该认真吸取继承,对外来的、独创的亦要善于分析,并不是“新”就好,脱离文本的“新”,脱离学生的“新”则不好,一味求新等于作秀,再好看也是不中用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观、读、悟、练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下一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