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让音乐节奏走入幼儿生活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论文摘要:

  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指出:“能够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训练在这里,是入门的先导,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本文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结合笔者日常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节奏感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听觉入手 模仿记忆 探索独创

  1

  正文:

  音乐是与人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映。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都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特别是音乐的节奏更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感情和意义。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知觉,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促进幼儿情感的培养,而且在节奏活动中幼儿的音乐素质促进幼儿情感的培养,而且在节奏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探索、表演、动作实践使他们更有机会独创、实验自己的艺术想象,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集体的节奏训练中有助于幼儿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听觉入手,对幼儿进行听辩感知节奏的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积极尝试。

  一、从听觉入手,对幼儿进行听辨感知节奏的训练。

  儿童要达到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良好状态,尤其是听觉的训练。最适当的年龄是4-6岁。培养节奏感,应先从听觉入手。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在。我首先让幼儿通过听辨周围环境中不同的声音,提高幼儿对不同声音的感知与辨别能力。如: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时,启发他们要注意倾听户外的各种声音。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汽车“笛笛”的喇叭声,小朋友作操时“一二三”有节奏的声音等,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回来后趁着幼儿兴致正高让幼儿立刻模仿听到的各种声音,并让幼儿挑选出各种打击乐器来模仿听到的各种声音,亲自在操作中体验不同声音的节奏变化,通过活动提高了幼儿对不同声音的感知与辨别能力。此外,幼儿上楼时:嗵嗵嗵;下楼时:踏踏踏;钟表的滴答滴答声都会成为我对幼儿进行听辨训练最好的题材。通过一系列的听辨训练后幼儿对不同声音有了初步的感知。平时我还跟他们一起做游戏如《听鼓走》、《木偶游戏》,给幼儿听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如:《走起来》、《我和我的小狗》、《大鹿》等音乐游戏,让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做动作,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的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己做动作,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训练幼儿准确模仿记忆基本节奏型,培养幼儿节拍感。

  节拍感是节奏能力中的基本要素之一。稳定的节拍感是一种潜在、起组织作用的基础,是构成节奏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就要让幼儿体验律动、感受节拍。拍节奏是最适合幼儿的节奏训练法。首先,我让幼儿听一些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儿歌,如《请你唱个歌吧》、《报春》等让幼儿通过听乐曲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幼儿拍各种简单的节奏型,培养幼儿音乐的敏感性,并记忆各种节奏型。然后我们采用拍手模仿节奏的游戏,让幼儿通过听辨不同音符组合的节奏型,培养幼儿敏捷的反应能力以及和小朋友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能力。如游戏《回声练习》《照镜子》、教师带领拍打固定节奏型,让幼儿模拟,一人拍众人和,训练时先从单纯音符二、四、八分音符开始,逐渐增加休止符,从节奏型长度看,应先拍一小节,然后两小节、四小节慢慢增加。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幼儿拍节奏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并能在心理形成各类节奏型的概念。

  三、让幼儿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感不是从符号学习中获得的,它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要依靠整个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活动,在唱歌、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比如在唱歌时,不仅要有动听的歌声和歌唱的技巧,还要要求节奏正确,节拍稳定,感知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再比如,在音乐伴随下的活动,如舞蹈、律动等需要幼儿能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和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能记忆音乐并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随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充分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节奏感等一系列随音乐做动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在反复多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

  四、在节奏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乐是用各种打击乐器配合乐曲演奏的一种器乐形式,它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和生动活泼的演奏形式,深受幼儿喜爱。但是在一些幼儿园中往往会出现机械训练节奏,通过大量生硬的练习让幼儿掌握乐理知识,其实这些不被理解的乐理知识很难被幼儿运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编制了台阶递进式的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幼儿理解,并能运用音乐的手段加以表现。当我教会幼儿第一首歌曲《小黄鸭》,我就会发给他们各种打击乐器,让孩子们为自己的演唱自由地配伴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之后我们逐步要求幼儿按歌词节奏给一些速度较慢的歌曲、音乐配伴奏,并训练幼儿根据音乐的强弱特点进行伴奏,经过以上的练习,孩子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合奏了。随着幼儿节奏感的增强,我很少在幼儿音乐操作之前表示自己的范例和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让幼儿大胆地探索和创造,通过无数次的敲击,幼儿能用各种节奏型给乐曲配简单的伴奏了。幼儿的节奏感也通过一系列的节奏乐活动有了明显提高。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非一日之功,除了以上的训练方法外,还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音乐艺术学习的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因人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在训练幼儿节奏感的同时,要与歌唱、舞蹈等其他能力同步,注重培养幼儿兴趣,才能全面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引导内向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