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的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那么,在小学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提出问题,创设研究氛围: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要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所以作为教师就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创设问题情景,提出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对学生说:“只要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计算就能马上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同学们一听就分别说出了一大串数:87、3651、715、11948、25746……我分别作了回答,然后让学生笔算进行了检验,确认我的答案正确无误。学生们惊叹之余,急于要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有的学生说:“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象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要看它的个位呢?”这时,我认为研究的氛围很浓厚了,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创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们都以积极的姿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认真的投入到研究中了。

  二、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当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既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让知识融会贯通。这样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发现者,让学生亲自体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切入口,提供研究材料,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探索与合作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质数、合数”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前参与题:请你找出1~20这20个数的全部约数,并把这20个数进行分类。学生在课前独立思考解答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的小组交流逐渐达成共识,形成了统一的意见。这样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能力却得到了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获得能力,逐步体验研究的价值,形成主动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每一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来糊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时,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形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时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的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物品,做一个长方体柜架,让学生在插框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塑料棒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塑料棒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老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认识。

  总之,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要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要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念,它是我们教师新的教学实践,新的教学反思和新的教学感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数学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