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提高策略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数字的感觉和课堂教学。换句话说,就是数字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所获得的实际意义。笔者就当前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一些想法,旨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更关注孩子完善的人生,敏锐的观察,多元的思考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

  1.重视教材改革

  教材内容的调整是提高数学素养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新教材中渗透一些与市场经济、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应用内容。新教材内容体现:更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使学生了解一般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解题的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横向渗透的目的;更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2.突出基本教学思想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产生和获得知识,而知识中又蕴藏着思想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在强调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解答,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善于挖掘,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须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2.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

  3.数学运用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

  第一,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高度抽象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但正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因此,这就要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能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念在现实中原型是什么?演变后的一般意义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追本求源,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出其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实现问题解决,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二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想

  数学素养的形成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正确的数学语言能更准确、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观点。如学习33-5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在桌子上摆33根小棒,然后让学生摆动小棒,设法得出计算结果,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均得出结果28。但其思考过程却不同,有的讲:先借2捆,13-5=8,再将2和8合起来是28根;有的讲:个位3不够减5,取一捆与3根合起来是13根,13-5=8。此情景在学生亲身感受下,能有条理地讲述计算方法与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出声思考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途径。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如何移动最好……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从而帮助学生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只要按照操作的过程讲出自己的想法,从中既获得了知识的内涵,又较容易地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样自然结合,学生学得有趣,讲得有劲,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才是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教育者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涵盖方方面面,在一段时间内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每位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看作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看成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主要教学方式,而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进步的主要途径。因此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使用教材、科学运用教学手段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课堂,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有其丰富的内容和真实的实效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今天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实践进一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研究、探索教材,一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更新教育观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有收获。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与少,而在于是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听、读、想、写。“教”不能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引导“学”,为“学”服务。

  (1)转换立足点。长期以来,教师为“教”而“教”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考虑得最多的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熟悉教材,进行钻研,写好教案,向学生传授知识,就觉得完成了任务。课堂常常重知识轻能力,重繁琐的讲解,灌输各种各样现成结论。课堂常常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是教师锻炼口才,锻炼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场。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关闭了学生认识的窗户。压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智力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当前,教师要习惯的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移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入门,为学生会学、学会、好学而教。比如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多问,多解答。上课不是表演,不是给人看的,要教到。实处,让他们扎扎实实提高能力。

  (2)优化课堂结构。教学过程是个脑力劳动过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教师作用于全班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窗交流,形成思想、情感、知识、能力互相交流的网络,信息量大大增加,传递的渠道通畅。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可切磋磨合,而且能充分发展个性与才能。由于生活与学习的储存,在钻研或讨论某些问题时,学生常会用“神来之笔”放出异彩。广泛的知识信息交流常常是触媒剂,促使学生正常发挥乃至超水平发挥。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发光体”。这样的课堂结构也体现了“能者为师”的特点。教师与学生是伙伴关系,既引导学生“学”,又从学生的“学”中得到启发。验证课前教学设计的正误,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双边多向,教与学和谐互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要去繁琐,去死板,去僵化,去机械操作;应充满时代的活力,充满师生的活力,尤其是充满学生的活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必然会更好地受到人类优秀的精神文明的教育与感染,必然能源源不断地创造性地吸收人类的智慧、文化的精粹、高尚的情操,拓宽思路,开阔胸怀,追求美好,自我塑造,他们必定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时代召唤我们,让所有的学生都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2、生活走进课堂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1)联系生活实际,孕育学习兴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学习“利息”前,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互相讨论,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这一特殊的作业。这样,既避免了死记利息的数学公式,又紧密贴近生活。

  (2)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很快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教学《两部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首先,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其次,猜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24)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三岁,那老师几岁呢?(27)27也是一个数量,那大三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再次,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两张,那老师手里是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很积极。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数学即生活,只有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学生才能够在一种互动与发展的氛围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学生才会更加热爱数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调整评价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人生观、世界观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一句话、一件事,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新课标的相关理念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赏识性评价的理念,遵循赏识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 笔者认为 ,所谓赏识性评价是指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评价行为。它是通过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激活学生内心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 在充分认识赏识性评价的基础上,在正确赏识性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要想正确实施赏识性评价,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希望做什么,爱好做什么。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给学生恰当的评价,才能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预期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赏识性评价最忌讳切入点盲目,目标性不强。要想抓准评价的切入点,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回答,认真观察学生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和形体语言迅速做出分析,把握要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学生以恰当的赏识性评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不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一律做出简单的、表面化的肯定性评价,如:“很好”、“非常好”、“正确”、“非常正确”、“good”等等,结果学生被弄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以,所谓赏识性评价也就落不到实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效果甚微,或说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正确使用赏识性评价必须抓住切入点,给予学生公正、客观、激励的评价,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 赏识性评价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教师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赏识性评价,只有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才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1)、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脑中有课标就是要以课标为依据,因为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考试评价的依据。教师应经常把课程标准拿出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心中有教材就是要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眼中有学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删除或者减少学生已经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教师要力求做到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

  (2)、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体现了尊重学生,有利于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口算,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口算教学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口算教学的新价值等诸多方面已经成为我们数学教学中的热点之一。提倡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已形成共识。同时,算法多样化要求提供的学习内容不只是标准的、最优的、严格的算法,而应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真实的问题求解过程,每一内容的表述、问题的解答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多角度予以表现。

  (3)灵活运用课堂生成资源

  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牢。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来自学生的活动才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例如:在教学8-3+5时,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这样想:先想8-3=5,再想5+5=10。偏偏我却碰到这么一位学生,他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3和5可以调换位置计算。”此时,我耐心等待,让这位学生继续往下说:“8-5=3,3+3=6”,话声刚落,教室就热闹起来了,有的说:“不对、不对”,有的说:“应该是8+5=13,13-3=10”,我觉得学生能自觉地暴露自己的认知障碍,恰恰给了老师发挥才智的机会,我们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空,争论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去争论、去发现、去领悟,去创新,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些。

  (三)、科学运用教学手段

  教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使之各显其能,优势互补,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1、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不容忽视,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

  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赋予情感的教育环境,从而“安其学而亲其师”。上好第一节课,为今后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每位学生对每位老师的第一堂课都会特别认真,因为老师是“新”的,知识也是“新”的,学生对新的事物总是好奇的、敏感的。因此,教师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将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热爱与否。如果第一堂课,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亲近、尊敬、佩服、友好的,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一科的,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人的心理是在主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是课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景。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借助自己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形体动作等创造一个美的、自然的教学气氛,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阳光、是鲜花。

  2、多媒体教学

  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说到底也是一种媒体教育,而且是21世纪媒体教育的基本模式。“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板)+学生”这种传统典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只要求传承知识虽有一定好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灌输、被填鸭的从属地位。其主动性、内动力和自压力、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而网络环境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1)知识清晰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抽象性知识不理解,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

  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结论,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考,从而清晰的掌握数学概念和定义。

  (2)空间形象化。

  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max支撑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分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导入适时化。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如果上课开始,教师直接把长方体表面展开之后是一个平面图展示在屏幕上,那么,这就使计算机媒体过早地介入课堂,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触摸,甚至动手拆开长方体。猜想之后,再让媒体进行演示论证,这样才是适时导入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导教学,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只是处于引导、点拨的主导地位,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小学数学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模式,它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计算机多媒体同时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很多学校已在课堂中使用网络教学,教师们也渐渐掌握了这一技术,相信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