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绘画美学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作用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重要的学习模块之一,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教材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要想让学生在较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学习任务,恐非易事。况且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看不懂作品意思”,“看不出好来”,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学生过于被动、过多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性,这也是目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我们知道,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它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的,这对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还不是很完善的中学生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呢?

  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以“中西绘画美学思想”为教学理论基础,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上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何谓绘画美学呢?绘画美学是建立在绘画学与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绘画艺术之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外绘画美学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周易》提出“立象以尽意”,孔子提出“游于艺”的主张,可看成是中国古典绘画美学的源头。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图画只是外形的摹仿”,赫拉克利特认为绘画是以颜色“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的主张,可看成是西方古典绘画美学的源头。通过对绘画美学知识的初步了解让学生知道,一切艺术都源于社会生活。通过美术作品,可以透视古今中外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以及宗教、神话,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大致的艺术观,初步确立中国传统绘画——写意、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印象。这样做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以中国明代画家徐渭的花鸟画《墨葡萄图》(图1)和十六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花篮果》(图2)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当这两幅画摆在面前时,往往会有学生发出这样的疑惑:中国的国画和西方油画相比,怎么不太像,为什么没有油画逼真?这时就必须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不同的绘画美学思想,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和西方(主要指欧洲)绘画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造型体系,它是在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中孕育出来的,并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别的传统审美观念和造型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毛笔为工具,以水墨、矿物颜料在宣纸、绢帛上作画,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的烙印,形成了“物感说”理论,主张“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要求自由自在地、主观表现自然物象,以此抒发画家的情感与志趣,而不太重视对物象自然形状的塑造。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主张画画不在形似,而贵在传神。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也说:“仆所谓画者,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解胸中逸气耳。”由此便知,徐渭的《墨葡萄图》难道仅仅是为了画葡萄吗?实际是借画葡萄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不满之情,是情感的一种宣泄,是托物言志。与之相反,西方传统绘画则是另一番景象。西方传统绘画源自“摹仿说”理论,后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研究、总结形成了以“明暗造型”为主的一套“写实”的表现体系,即通过明暗、色彩、透视、解剖等造型因素,把眼中所见到的自然物象,真实地描绘出来,以达到“镜象”一般的真实。他们对于空间概念的认识,就是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空间,并不像中国画家那样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而去追求心中的主观的空间。因此卡拉瓦乔的油画《花篮果》表现的栩栩如生,他用油性颜料画在画布上,其空间感、体积感、质感表现得非常到位,它强调严谨的造型、准确的比例、丰富的色彩,是照相式的再现,与中国元代画家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大相径庭。知道这些,不仅疑惑自然消除,而且也能将学生的鉴赏水平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学生只有在初步了解中西绘画美学思想之后,对于中西绘画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也就可以领会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美,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他们无所谓优劣之分。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鉴赏中国古典绘画,要借用中国的绘画美学思想,才能把握其美感要点,如果用西方传统的艺术审美标准,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反之亦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进行评论和判断,并且分析其作品形式、技法上的特点,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鉴赏;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几幅名画,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鉴赏方法、审美思维,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认识美术作品、并能独立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进行评述的能力。但是通常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我们有时只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和技法处理方面的知识,或者只注意作者所属的艺术流派和社会背景等等,而忽视了鉴赏者所必备的理论基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不能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当前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理论基础,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之以“渔”,是消除学生依赖老师的心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大大减轻鉴赏课教学课时不足的压力。所以说美术鉴赏必须要有绘画美学作为理论支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综合版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    下一篇:美术教育中绘画艺术治疗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