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方法的整合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计算机网络走进校园,课堂也迎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课本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网络教学则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方便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运用网络教学的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标准。例如五年级的统计知识这一单元的教学我就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上课,这种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设想

  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统计知识这一部分增加了课时,提高了深度。所以我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本单元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这一单元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经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过程。能联想生活实际检验学习的内容,能把学习的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如平均数与概率的计算。还有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计算机数学更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们的上网查询能力、网页制作水平、EXCEL处理数据的技巧都有较大提高。在情感目标上应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数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体会社会的进步。

  2.建立单元知识库

  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大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我设计制作了本单元知识库。并邀请学生和我一起建库。这个知识库分为五个部分“统计知识”主要介绍一些有关统计的背景及相关知识;“简单的统计”主要归纳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也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统计图表”是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介绍了各种统计图表的作用、制法、等等学生们到了六年级要更系统的学习;“统计的应用”主要是在互联网上收集一些统计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实例;第五部分是“概率与平均数”这两个内容都是统计方法运用于实际一种体现。初步设想是这五大部分,每部分内容中有分许多小的板块,我把设计思路告诉了学生让他们一起参与建库活动,学生热情很高,他们分工合作:有查找资料的,有分类归纳的,有设计网页的,用了半个月时间我们的单元知识库已初具规模。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建库经历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重要,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统计知识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二、课程设计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与“求平均数”。

  第一部分的教学共五课时,采用网络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1.数据收集整理

  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我根据书上统计的例题录下了一座大桥上车流量的情况制成了课件放到了单元知识库中,教学时让学生观看画面,想出统计车流量的办法。不限制学生分类的方法,让他们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方法统计出车流量的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了这样一些统计方法:从车辆行驶方向上统计;把车辆按类型统计;按车辆的颜色来统计;还有以车辆轮子的多少分类统计。还有一些新奇的统计方法。老师都加以肯定,然后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计算机能力强一点的同学让他们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教师在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后的数据,发现数据所反映的实际问题。不少学生根据所统计的车流量情况,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在根据原始数据的范围进行分组整理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到本单元的主题知识库中选择一些原始数据,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再分组讨论,想出整理的办法,强调按范围划分时要注意最大、最小是多少。学生们在网络中去学习,兴趣非常高因为他们觉得每一项结论的得出都和他密不可分。教学看复式统计表时,我让学生先在网上浏览一下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制表方法、如何填写复式统计表等内容。然后学生再结合具体实例,尝试填写复式统计表。这些内容学生们通过在网络上查询,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加之老师的指点很轻松地就掌握了。

  2.多角度练习设计

  这一部分的练习我设计的是网上习题与课本习题相结合,网上主题知识库中设计了几个层次的习题库,把布置作业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练习。题库中的习题都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一些生活信息,如体育中的金牌统计、足球联赛排名的计算;彩票中概率计算、我国人口普察数据统计等,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的练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了新体验,巩固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在练习过程中我还设计了一项学生合作交流的练习,让学生把自己学到一些新的统计计算方法和自己对于学习这一单元的想法发布到“自由论坛”上,增强学生的总结意识。

  第二部分运用统计知识求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会“算术平均数”的解题方法,本单元就是让学生在学会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它不但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优点,

  还能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能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题。

  这部分教学时,例1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数据先进行合理估算,推测出平均数的大概范围,然后让学生自学例题,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用正确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再与自己的估算进行对照。例2的教学是在例1的基础上对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巩固,采用比效轻松的形式,改变了例题单一求平均数的形式,我让学生在电脑玩投篮游戏,记录下自己投中的个数,先算出平均数。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总,算出本小组的平均数制成统计表。然后对各组情况进行分析评比,我又让学生根据整理后的统计表想一想:如果要求全班同学投篮的平均数该怎样计算?这道例题经过网络环境加工变得更加丰富,更有灵活性,学生又是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巩固了新知。在这一部分的练习中不仅要让学生灵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而且还要让学生从统计的角度说明计算方法及平均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感想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运用网络教学这样新的模式,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情境,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老师适时的引导诱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契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合作学习,自由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探讨合作研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练习也改变了以往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进行练习。他们通过练习真正感觉到了自己在进步。网上浏览更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运用网络进行数学教学让我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学生用计算机帮助自己学习数学,用学习数学的过程提高计算机水平。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意识、合作精神、求助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而且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更多的收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初三数学复习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