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重句子训练 奠习作之基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从一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无非是字连成词,词连成句,句连成段,段连成篇。由此可见,文章是句子组成的。打好句子基础,小学生写话、习作质量才有希望大面积提高。

  一、重造句教学,打好习作基础

  连词成句训练是指导习作的基础训练。小学生在低年级已要求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会用一些词语说些简单的话。但他们的词汇量小,造出的句子基本同一个模式,没有个性、求异性,有定向思维的苗头。因此,造句教学,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思路,为习作奠基础。

  要冲破“模式化”句子。小学低年级学生造句时,往往离不开“范句”,如用“专心”口头造句时,全班大部分同学都是造“×××专心学习”。结果句式一模一样,适时老师就要想办法冲破范句模式,启发引导,让学生造出句式各异的句子。如当学生造“小红专心学习”时,老师可以启发道:“专心学习的小红怎样呢?”学生会造出“专心学习的小红是个三好学生”。接着学生就会造出“妈妈专心工作,是个好医生”。“爸爸写文章时很专心”。学生越说越有劲,冲破了“模式”的句式,这样既训练了思维,又提高了造句的灵活性。

  要有具体生动内容。到了中年级,有的学生已开始摸到了造句的窍门:认为只要句子主谓齐全,就是完整句。这是只求造对,不求造好的保守想法。一个好的句子就要有具体生动的内容。如用“温暖”造句,有一个学生造出“太阳出来很温暖”。这时就要启发同学们思考,太阳从哪里怎样出来的?学生会造出“太阳乐呵呵地从东边的云缝钻出来,把温暖送到了人间”。老师再把两个句子抄在黑板上让大家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后一个句子造得具体、真实、生动。这样的句子会使文章达到同样的效果。

  要选择新颖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小学生到中高年级积累的词汇多了,见识面也广了,造句时教师就要提出选材新颖更高的要求,如规定不造上课、听课的内容,这一规定堵住了用现成材料造的捷径,新颖的内容句子就会出来。如用“全神贯注”造句时,学生使会造出“学校开联欢会时,全校师生全神贯注地观看学校舞蹈队精彩的表演”。“我爸爸每到晚上七点时,就会全神贯注地收看中央新闻联播节目”。这样,让学生选择身边的新颖材料造句,习作就更有生活气息,富有吸引力。

  二、引导理解句子,培养说话写话

  《师生情》里有一个句子“她们三个一边走一边商量着: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身体”。这个句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意思,抓住“商量”这个中心词提问,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方能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然后找出这个句式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句子的几个意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用笔划出连接这三个意思的词语,并给学生指出“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词语用来表示人物动作行为的先后顺序。通过学习,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特点,学生知道了平时说话或作为业,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几个方面的意思,老师此时指出要想把事情说得有条有理,就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语“首先……然后……最后……”。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个句式说一段话,等学生在口头表达上有了条理之后,让他们练笔,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所想所说写下来。这样,学生既能在随笔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又能实事求是地写好一段话、一篇文。

  三、品味“特殊”句子,丰富表达手法

  “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艺术。”(一位特级教师语)。课文中的“变式句”,学生不好理解,但它们表达的效果都是“常式句”不能比拟的。例如“渐渐地,它的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冯骥才《珍珠鸟》)这个句子的基本句式是“它的胆子渐渐地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但作者将“渐渐地”故意摆到句子前面以示强调。教学中将变式句与基本句子比较,情感的差异性便了然了。又如“你不会飞,怎么飞到南方去呢?”在《小动物过冬》教学实践中,教师出示陈述句式“你不会飞,不能飞到南方去”一比较,学生便会明白课文中的反问句表达了小燕子对好朋友青蛙的关心、担心,语气更强烈。除此之外,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表达方法的句子很多。教学中应让学生读之、悟之、学之、仿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言语表达的技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年级习作教学谈    下一篇:学好语文必须要养成几大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