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伦理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姚宏林
   (此文在1996年5月在普教研究会语文第三届会上被评为二等奖)
    一九九二年秋季,全国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小学语文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到此点,则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伦理教育。
伦理教育,这一古老话题,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知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所提倡的伦理内容及说法不同而已。我们今天所说的伦理教育,则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它剔除了封建糟粕,取其精华,确立了以下内容:孝、仁、忠、勇、勤、信、礼、公。它是我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孝、指的是孝敬父母。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并且被看成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孝经》曾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说的即是此点。“孝”的第一个含义,应为“善奉父母”, 就是要对父母尽养育之恩,替父母做事,一定要尽心尽力。“孝”第二个含义, 应是“敬重双亲”, 近世要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爱之情。孔子认为,对父母不但要“养”,而且要“敬”。 他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认为孝乎?” 意思是说,做到孝,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有事替父母去做,有了美酒佳肴让父母吃,这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对父母要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孔夫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对于“孝”的阐述是多么深刻而透彻,从他的解释中,我们也接捕拿看出古人对“孝”看的是何等重要,它成为一切道德基础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孝”既然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就成为我们今天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高尚道德最重要的一环。试想: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何能谈上对他人之爱,对祖国之爱?毛泽东,人所共知的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日理万机的共和国领袖,他孝敬父母可称我们的典范,一九一九年,他在长沙任教时,得知母亲患腮腺炎后,急忙赶回韶山,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由于并发了其他疾病,他的母亲最后还是去世了。对此,毛泽东深痛万分,在此后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几十年中,他也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教养之恩。作为一代伟人尚能如此那么我们呢? 我们的学生呢?我们又应如何教育学生呢?我曾见到过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动人的场景:在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的一个周日上午,学校大门外站满了前来看望学生的家长,他们手提包裹,站在寒风中等待学生下课,看看自己的孩子,送给孩子御寒的棉衣以及吃的、用的, 母子或父女的见面,仅仅几分钟,为人父母的要在寒风中回家,这场面深深感动着我。于是,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我最熟悉的人,并讲诉我见到上述场面的感受,要求学生用真情实感来写出此文,结果非常好。许多学生对父母的爱有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并认识到:学生对父母最大的孝心,是提高学习成绩, 让父母的希望在自己身上实现,也就是尽孝了。
    一个人,如果能对父母孝敬,那么,对别人也会广泛地爱护,这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方面----任。孔子对“仁”的解说是:“仁者爱人”, 而另一位思想家墨子的解说是:“仁,体爱也。”二人说的仁,都体现出一个爱字,强调爱人。人不能没有爱。爱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高尚、伟大的精神,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如果没有父母的慈爱,身心会受到压抑、扭曲,品格会发生异化或变形;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爱,不会有幸福与和谐;整个人类如果没有互相之间的爱,就不会有群体的凝聚和社会文明。因此,现代社会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爱。有一首歌中这样展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确实如此。生活学习与一个教室中的几十名学生,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爱心,则不能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为人师表,如果没有爱心,则不能很好的培养下一代。这一方面,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楷模。唐韬先生在《琐忆》一文中,详细回忆了鲁迅先生对自己的爱护,是自己成为一个有所作为之人;十大元帅中的聂帅,抚养日本孤儿一事已成为中日两国的美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这些充分体现了“仁者爱人”这一高尚的美德。
    人能做到孝及仁,那么,他的道德品质将会升华到另一高度----忠。孔子曾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指的是对人应遵循的道德,要尽力做到分内的事和别人托付的事,对别人负责,尽心尽力帮助别人,他强调是对人要忠;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之急”, 他则提倡对国家的忠诚,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从古至今,尽忠祖国的事情举不胜举,且不说岳飞背刺“精忠报国”而大战金兵,也不说文天祥如何抗元,只看现代中国的英雄;抗日战争中的杨靖宇,靠破棉絮和草根的支持,与日寇战至最后;狼牙山上五位战士,与敌人拼到弹尽之后跳下山崖壮烈殉国;当代的铁人王进喜,为报效祖国而汗洒荒漠;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奋力撕杀……这些无不体现对祖国的忠诚, 我们语文教材中许多篇幅无一不闪耀着爱国的光芒,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伦理的教育。
    人物对父母尽孝心,对别人施以爱心,对祖国报以忠心,那他做起事来就会勇敢坚毅无畏奋进,就会勤劳、勤学、勤俭,就会诚实守信用,就会谦和礼让,尊纪守规,最后将以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的医生毫无保留地 贡献给伟大的祖国,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伦理,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广阔大地上劳动、生活、学习中形成的良好道德风范,它是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道德,文明的民族礼仪的总和,我们教师在教师育人,陪养“四有”接班人的过程中,须要实施伦理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将这一教育贯穿于每一堂课中,潜移默化,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考考生作文情况浅析与高三应试作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