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骨干教师论文:王玉宇《小学生习作主动性探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费时低效,学生普遍缺乏自觉习作的主动性,对习作不感兴趣。其原因如下:①教材要求过死,学生应命而作,多为无米之炊;②教学要求过高,用重大社会意义和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衡量学生习作的内容和形式;③学习时间过长,烦琐无味的作业过多,挤占了他们生活的时空,很难做到观察、体验、思考生活;④以应付考试,取得高分为目标。这些原因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关。因此,围绕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展开研究成了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一、解放思想,自主活动
  要培养学生习作的主动性,首先要消除“应试教育”影响,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辟出自主活动的时空。学生有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时空,就会更多地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就会丰富自己的见闻,产生个人独特的感受,就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情味,丰富习作的内涵,做生活的有心人。
  根据少年期学生愿意积极参加共同活动并乐于在其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的特点,教师积极扶持学生开展生动活泼新颖的群体活动,让他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的形式有:角色扮演、游戏娱乐、社会实践等。这些自主实践的群体活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充满情趣,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提供了习作素材。
  二、 新观念,激活课堂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文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文教学要变成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次次心灵的旅行,在学生疑难困惑处指点迷津,在学生成功得意时共享欢乐,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产生身心的愉悦,学生整个生命潜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是策划者,组织者,播火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在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和热爱的情感,帮助引导学生养成情动辞发,勤动笔墨的习惯方面发挥作用,形成师生平等、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2、探索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资源,营造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建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互助合作作文教学五环节模式,即:准备——畅写——评导——修改——赏析
  准备。即加强作前酝酿环节。学生习作前先观察、体验或回味生活,搜集查阅资料,确定习作内容和思路。这一环节既体现了从内容入手,明确习作的要求,又体现了把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自主选择习作内容,自主选择习作思路,自主选择习作方法。
  畅写。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时间与场合,学生就自己准备的材料,无拘无束地倾吐,使自己的精神充分外化,一气呵成,当堂完成初稿。教师的工作则是激情引趣,帮助学生养成胸中有全局,下笔如有神的习文作风。
  评导。学生围绕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确定评议方向,学生读文,互相评议,教师重点指导。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结构和课堂组织结构模式,创设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评导时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建立沟通网络。评导既是对习作者本人的直接指导,也是对全体同学的启迪引导。
  修改。即学生把评导课上得到的启示移到自己的习作上,以自我修改为主,辅以师生共改、同伴互改。合作伙伴自由选择,座位自由摆放,教师巡回参与其中,给学生当好参谋。通过自改互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语感。这一环节的操作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只“写”不“改”的弊端,通过“改”完善了“作”的过程,并帮助学生养成周密思考、反复推敲、咬文嚼字的写作习惯。
  赏析。即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时空,小作者们自己选取作文中认为写得精彩的段落、生动的语句上台朗读,师生共同欣赏评析,使学生的习作既得以口头发表,又得到伙伴间的相互欣赏,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欢乐感。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会积极推动着学生更自觉、更主动、更认真地写好习作。
  以上五环节操作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变通。实验中改变了作文本的使用方法,每个学生每学期有两套作文本,一套是“初稿本”——学生先在这个本上将初稿圈点勾画、增删调换,充分利用订正栏和行间空白处进行修改,不必重抄;一套是“作品集”——是学生经过自改、互评互改之后,郑重书写而成的学生最满意的“作品汇粹”。教师在作品集上对学生的作品用星级评价。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教师批后学生才行修改的耗时低效的单一化批改模式。
  三、拓宽途径,自由表达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适度新颖”原则,遵循语文学习要重视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规律,我选择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活动与习作相结合,习作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途径,帮助学生建构起学习运用语言的网络。
  1、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1)课内阅读,随文练笔
  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课文即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例文。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凭借课文,强化言语训练,运用教材中的“言语范式”读懂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之后,或创设情境,或选择同学们共有的材料,组织学习教材运用语言方法的练习,就会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目标落在实处。开展阅读课内的练笔,根据课文的不同写法,选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或模仿课文中有特色的片段写法,或模仿课文的选材方法,或模仿作者生动形象、含蓄凝练的语言,或模仿作者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帮助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和写作方法内化,降低了作文训练的坡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作文意识。
  (2)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写作基于阅读,“阅读得其道”,对写作有极大帮助。“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圣陶老先生指出了由读到写的客观规律。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①典型阅读,吸收语言。引导学生选读名家名篇,有意识地让学生摘记其中的精粹言语,这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大师们的言语,进而变成自己的言语,习作时自然会跃然笔端。②广泛阅读,丰富语言。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报刊杂志、新闻摘要等多种课外读物,通过广泛涉猎,增长学识,丰富语言,活跃思维,储备语汇,学习写法。③辅以活动,激情引趣。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如优秀片段朗读,交流读书心得,介绍新书目等,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创造条件,主动练笔
  (1)即兴作文练笔——让学生在情趣中喜写善作

    

  “即兴作文”就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作文”重在以“情趣”激励学生,情趣是一种积极的令人愉悦的情感,是满意、愉快的体验。实验中,我选择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即兴作文的的内容和形式:有先玩后写的游戏练笔,有先演后写的表演练笔,有先看后写的观察练笔,有先做后写的实践笔,有先参与后写的活动练笔等。学生写过的即兴作文有《有趣的自我介绍》、《吹蜡烛比赛》、《吹不翻的纸桥》等。因为即兴作文是即兴而写,有情有趣,学生从中尝到了习作的乐趣,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后当即交流习作成果,为学生相互欣赏各自不同的选材角度、写作技巧,精言妙语,可以相互启迪智慧,促进提高,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情趣中喜写善作。
  (2)组织合作编故事——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合作编故事。先由一位同学写好故事的开头,其他同学用“接力赛”的方式将故事编写下去,每人写200~300字的故事情节,几个星期下来,就成了一本充满童心、童趣的儿童小说。学生们对合作编故事兴趣盎然,他们在自己的幻想王国里自由驰骋,尽情遨游,对写作充满了激情。一本本科幻故事、童话小说在同学间的合作中诞生,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因此被点燃,合作精神也因此得到培养。
  (3)“妙笔生花”擂台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激发创作活力
  适当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的进取精神和激情,竞赛可以调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了“妙笔生花”擂台赛活动,恰当引进竞争机制,营造竞赛气氛,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写作的活力。擂台赛的项目有“医生诊病”、“细节描写”、“佳句征集”等等,每周都有新内容,擂台赛的题目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同学们的心,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旦自己的佳言妙语得到同学的品评喝彩或高手挑战,都兴奋不已,创造的火花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
  (4)习作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应用中提高作文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将习作内容融进生活,努力为学生创设习作应用的机会,增强学生习作的小主人意识。如把班级的某项活动写给爸爸妈妈看;把家庭的趣事写给老师同学看;给远方的亲人写信;为家电写使用说明;生病不能来上学自己写请假条;替老师写通知;帮丢失东西的同学写寻物启事;为班级写板报稿;期末写学习经验介绍;有事外出给家长写留言条;为治理环境污染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等。在生活中应用习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懂得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习作材料,生活也需要有过硬的写作本领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评点激励,交流展示
  1、利用录音评点习作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习作则主要是他们的精神活动。怎样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解放他们的创新潜能,使他们主动提高习作能力呢?可以针对每位同学定稿的习作,“一人一带”地录下教师的评语,然后分送给他们,由他们听评语,改习作,再誊清。此法有如下优势:
  (1)传声传情,激发精神力量
  我在录音评点学生习作时,运用了“移情性理解”的原理。从学生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内心活动,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做到“目中有文、心中有人”——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潜能,尊重他们的劳动,赏识他们的作品。教师通过录音将充满积极情感的言语传递给他们,提供稳定而积极的情感支持,从而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精神力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向师心理”,使他们从教师的评点中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与关心,就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习作上来,产生积极态度,焕发巨大热情,促进其主动、积极、动情、有效地进行习作。
  (2)反复放听,强化激励效应
  录音有保留声音、反复放听的功能,使老师激励的话语可以反复在学生耳边回荡激起无限的力量;老师启发性的言语可提示学生反复揣摩,不会因面对老师产生紧张的心理,或因时间的流逝而忘却。这样既产生了面批效果,又降低了学生直接面对教师的心理压力,使评点效果在学生的头脑里长久发挥作用,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能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他们便会爆发出蕴藏在自身的学习潜力。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获得成功,又会经常受到鼓励的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劲头就会不断增强。学生完成习作后,希望得到老师称赞和表扬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在录音评点学生习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和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反复放听中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如,面对一位学习困难学生的习作可以这样评点:
  这次习作你是多么努力呀!经过你反复修改后的作品,意思表达得是那么清楚明白,语言是那么流畅。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老师为你的成功感到高兴!
  不久,这位学生把又一次修改好的习作捧到了老师面前。
  (3)常变常新,逐步提高
  采用录音评点习作,不仅仅是评点形式的改变,评语的内容也增强了针对性。我在评点学生习作时,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寻找新的切入点,不断有创新,在常变常新的评语中,引导他们提高习作能力。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父母不在身边时,他照顾生病的爷爷的习作,老师是这样评点他的习作的:
  因为情感真,所以美;因为情感美,所以善;因为情感善,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读了你的这篇习作,我被你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你虽然年纪小,却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比金子还要宝贵,配上音乐在全班朗诵好吗?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觉得应该像你一样懂事,像你一样能干。
  这是从她写出了“真情实感”的角度评点的。后来,她又写了一篇有关龙虾的习作,老师是这样评点的:
  你是一个会细心观察的孩子。“龙虾有两只大大的钳子,全身是红褐色的,透着黑色的条纹。后背上的壳很坚硬,像穿着铠甲一样。”这样的句子如果不经过细致的观察,是写不出来的。在观察时,你不仅眼看了,手摸了,还开动脑筋想象了。所以,这只龙虾在我眼前活灵活现。最有趣的要属你逗龙虾了,我读到“我用牙签去捅龙虾的肚子,龙虾立刻缩成一团”时,就忍不住笑了,你的调皮使你观察到了别人观察不到的东西,收获可真不小呢!
  这是从她“认真观察体验”的角度评点的。
  像这样常变常新的评语,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习作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把习作当作一种乐事,自觉地进入习作的最佳状态,习作能力自会不断提高。

      

  采用录音评点习作,在师生心灵的沟通、心智的碰撞中,学生心中便迸发出一吐为快的冲动;从被肯定、被欣赏的成就感中,他们树立了自信,得到了精神的满足,激起了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2、建立读者意识,加强交流展示
  (1) 写文章不仅是自我表达的需要,也是与人交流的需要。
  在作文改革中要打破以往作文的读者只是老师的做法,引导学生建立作文的读者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文将有许多读者,让学生在广泛的读者中认识自己作文的价值,让别人分享自己写作的乐趣,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更高的习作的欲望,并自觉地杜绝模仿、抄袭、弄虚作假的现象。
  (2) 发表文章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作文提供各种发表的机会。①在班级中开辟“我是小作家”园地,这种发表机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学生可选自己写的随笔、观察日记、诗歌等在园地里张贴发表。②在班上诵读作文。这是一种口头发表形式。定期织学生将写过的观察记、随笔,在组内交流,自赏互赏,相互激励。每堂语文课课前利用几分钟读几篇学生的课外随笔,师生简要赏评。③积极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鼓励学生参加报刊的各种征文比赛。
  (3)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办成果展览会。将学生的读书笔记、随笔集、作品集等办成果展览会,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观展览,学生的成绩会引起家长、同学和老师的关注,每个学生都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五、 真情习作,养成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真正落实此项要求,就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真情习作,并养成习惯。
  1、养成“观察——思考——表达”的习惯
  教师经常让学生谈观察趣闻、说生活见闻,并有意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各种事情,并愿意将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的愿望。这一训练,帮助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捕捉事物和主动思考、主动表达的习惯,把观察、思维、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养成日常练笔的习惯
  写“随笔”是学生学观察、练描写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笔的特点是随兴所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计篇幅,心意所向,笔触所至,贴近生活,无被动之困惑,有随意之乐趣。学生很喜欢写随笔这种练笔形式,它不像命题作文,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它可以选择适当的时刻——轻松的课余,悠闲的饭后,观赏游览过后,比赛胜利之时,当灵感到来时,翻开随笔本让心声倾吐,任情感奔涌,尽情地书写自己的耳闻目染、喜怒哀乐,心之所思,思之所得,情之所动,使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例如,开学初,学校请医生给各班同学上牙齿保护漆,有的同学把这件新奇的事写了下来,并想到了学校像自己的家一样,对同学关心呵护备至,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了;有的同学中午放学坐班车回家的途中堵车了,他看到人们在车上的焦急,听到司机不耐烦的鸣笛,他下车步行过闸,看到被堵的车辆像长龙一样,想到了要扩建道路,改变交通堵塞给人们带来不便的现象。学生在随笔本上不拘一格,畅所欲言,他们感到随笔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密切,已把写随笔变成生活的需要,精神的需要,不再看作是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作文也不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是自己心灵的轨迹和生活的镜子。教师定期收上学生的随笔本阅读评奖,感到对学生的生活世界、思想境界了解得更清楚了,和学生的心灵世界贴得更近了。阅读学生满纸童心稚语的随笔成了教学生活的一大乐事,每当发现文笔灵活,吐露真情的随笔,必选出在全班范读,教室里常常响起同学们忍俊不禁的笑声和情不自禁的掌声。
  总之,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以发展为目标,以生活为源泉,以感情为动力,以激发成就感为手段,是培养小学生习作主动性的基本教育理念。、习作是学生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淡化外在要求,多方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拓宽习作途径,自由表达,倾吐真情,并在此基础上使其经历各自独特的习作路程,提高习作能力,获得综合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骨干教师论文:方晓敏《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