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探究式教学优化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探究式教学优化

萍乡市湘东云程实验学校  文云华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教学优化   合作实验

   科学探究是《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教师能否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关系到物理新课程标准精神的落实,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科学探究对学生乃至对老师都是新课题,新课程科学探究课的要求也是逐步完善和深化。并且各要素也应是隐性显现而不是机械的显性呈现。因而,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要灵活处理,避免程式化甚至“八股化”。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那么如何建立并优化这块主阵地呢?

一、   学会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物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不可忽视的环节。

   1.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问。

   一节新课,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新知识导入时,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物质密度》一课,在揭题后设问:“给你两个金冠,你知道哪个没有参假吗?”学生会脱口提出:“怎么才知道呢?”“要是体积一样时,又怎样去区分呢?”“要是质量一样时又该怎么办呢?“用什么物理量来表述不同的物质呢?”在让学生自己看书后又引导学生回答“物质的密度有什么特征呢?”“物质的密度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问题。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的自学。如教学《大气压》一课时,老师说:“今天让你们自学课本,然后说说你懂得了大气压的哪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要问,好吗?”学生充分自学后,鼓励学生说说发现的问题。有的问:“为什么大气压可以把木桶压裂?”“身体里也有空气但怎么没有把我们人的肚皮给涨破呢?”“为什么空杯上的纸板,翻过来后要掉呢?”“在杯中加满水后变重了,纸板反而不掉下来呢?”对此,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而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训练。

二、   重视实验操作,引导自主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试一试”、“连一连”、“测一测”、……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滑动变阻器”,课前可让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准备一个学生电源、两个带底座的小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连接、比较,并讨论:1、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与连接方式有什么关系?2、不同的连接方式与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有什么关系?3、你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滑片的滑动方向,找出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吗?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得出结论。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应具有的素质。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每组最好3~5名学生,在实验时,组内的学生可取长补短、合理分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可以各抒己见、质疑、探究创新,从而营造学生自主表达、合作实验、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对于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目的是使小组内共享学习资源,将个体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共同合作活动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提高。分组时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也可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班内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组,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

   在小组实验时要合理分工,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操作者,另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进行实验时,操作者进行实验时,检查者一定要认真观察,并对其操作进行评价,然后互换角色,其目的是让全组同学都有发言、操作的机会,都是学习的操作者,同时也是学习的检查者,从而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责任感。例如“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实验比较简单,在合作实验时,可以把小组成员分为两队,甲队操作,乙队检察,甲队操作完毕乙队进行评价,然后互换角色。

三、   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古人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现代学生的物理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呢?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中学物理教材中,新知识的公式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有的概念、法则、结论等用黑体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物理学习的思考过程。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物理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特别是力、电两大知识块,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识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如:“液体压强”,可要求学生根据压强定义式推导规则固体的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再如学到“浮力”之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计算推导浮力产生的原因,学生则能主动利用旧知识,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四、   加强合作交流,营造进取氛围

   

   “合作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探究教学活动,它包括提出问题、分析论证、设计实验、合作实验、得出结论、全班交流,通过这六个步骤从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科学、人文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学生有目的地接受学习及师生合作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等。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已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可以促进群体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可采取的竞争手段有:1.语言激励竞争。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竞争。如“看谁最先想出来?”“看谁说得最好?”“看谁做得最好?”“看谁想得比他们更好?”“比比谁最聪明?”“看哪一组准确率最高?”等等。2.练习比赛激励竞争。练习时可设计A、B题组,A组是必做题,B组是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A组题后争取完成。看全班谁完成B组题最多最好,练习后及时表扬、奖励。这样,既可让“吃不消”和“吃不饱”的两类学生各有所得,又能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竞争。

   及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验完毕在全班进交流,每组出一名发言人,针对本组的实验过程、现象、结论进行发言,每组的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实验中体现地位均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在各组发言之后,师生共同对各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应注意:一方面要看到各小组活动时的积极面,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小组活动时的不足之处,注意积累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进行改正。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捷径”,也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教师能否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关系到物理课程标准精神的落实,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这需要教师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物理新课程标准》

2.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式教学》,《课程·教材·教法》

3.李建华:《实现教学“六优化”,落实课改新理念》 《河南教研》

 

4.杨勇:《物理课堂教学优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物理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系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中考物理复习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