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透过开满"鲜花"的课堂---对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进行,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体会有了新的变化,并通过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通过观察,对比自己的教学,回首许多教师的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却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应该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到现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水平大有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教学手段逐步地得到改善和提高,这期间花费了不少音乐教育者的心血和汗水。但从历年的教育改革形式来看,改革总是在不断试验、不断摸索中前进的,从传统教学到熟练地把新课程标准贯彻到平时的教学当中需要不断地探索。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了,音乐教学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局面,以审美、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在广大音乐教师的头脑中逐渐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也随之出现了新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音乐课生机勃勃,异彩纷呈。但还有一部分人却操之过急,想一口吃个大胖子,结果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音乐教学局面:既不象传统音乐教学中那样扎实地掌握音乐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而使课堂找不到目标,学生学习漫无目的,在课堂上“撒欢儿”。学生虽然有了所谓的兴趣,倒不如说是对他们的“全面解放”,当然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了。殊不知,传统教学与新课程下的教学要辩证地看待,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改革原有的不合理、不适当之处,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但不少教师心浮气躁,刻意伪装,课堂上弄花拳绣腿,变着法儿追求虚伪的美丽。这种虚伪的美丽,表面上可能给人以新鲜之感,甚至令淫亵人感动和着迷,实则是把音乐教学改革实践引入误区。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诠释《音乐课程标准》的“主航道”呢?如何使我们的音乐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沐浴在课程改革中的新行为呢?课改后到底是怎样的课堂呢?本文捕捉了自己平时所执教过或看到过的一些“镜头”,供大家共同思考、剖析。

曾听过一节课《过新年》,执教者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课一开始,她出示多媒体创设过新年的情境,色彩艳丽的画面把学生吸引住了.接下来的环节是认识“鼓、锣、钹”,她一按鼠标,画面出现了“鼓”,我以为她会发问,哪知她用手按了鼠标,多媒体飘出一句话“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一位小朋友举手回答“鼓”,我又以为她会很高兴的赞扬他,谁知这位老师不动声色,又按了一下鼠标,电脑里噼里啪啦一阵掌声“小朋友,你说对了,真聪明!”我瞠目,再往下,鼠标被她牢牢的拽在手里.认识锣、钹都是用多媒体来完成的,小朋友也渐渐的失去了开始的兴趣.再看老师呢,在多媒体“教”的过程中,她却在一旁低头看教案,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这就是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吗?!不过我想她忘记了两个字“辅助”。我们说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她呢,本木倒置,已经走进了多媒体使用的误区:让位于电脑,把整个教学过程全都给了多媒体,教师成为了多媒体发奴隶,起不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原来人情味很浓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和谐人性化的关系被冷若冰霜的人机关系所替代,割裂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就像这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一个眼神、一句话语的鼓励,而不是机器干巴巴的机械程序。
   多媒体的出现,以绚丽的画面,生动的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极大的改变了音乐教学的面貌。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毋庸质疑,它的出现在教学领域里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可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过分夸大它作用的倾向,形成为了直观而直观,喧宾夺主的搞“花架子”。音乐课上,以往黑板上的大歌谱不见了,它已“移民”到多媒体课件里,只是少了往日的清晰;师生对话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机对话,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作成动画,甚至歌曲题目、课堂提问等一读就懂、一点即通的东西,都做成字幕配在画面上,也不管是否实效、科学、合理,牵强附会地使用课件,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时还适得其反——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一节课下来,看起来热热闹闹,坐下来想一想,学生得到了什么?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当去掉课堂教学中浮华,还课堂教学以真实的面目。
再如:在新授《共产儿童团歌》这首历史歌曲时,由于他们感性理解不够,因而无法准确把握感情,演唱欠主动。为此我给学生们简介了歌诞生的历史背景,用电脑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苦难画面,与此同时还观看了《红孩子》录像片断,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他们好像威武的儿童团员置于战火之中,演唱起铿锵有力,真实感人。学生刚拿到一首歌曲时,从音乐中直接感觉到的仅仅是单纯的情绪风格,并不能直接提供给学生更高级具体的美的想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作曲家赋于作品中的各种美感指导学生去想象演唱,从中发现其中蕴含的美的含义,产生美的直觉反映。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能把歌唱的经典音响资料及影象资料组合在同一空间内,使学生在歌唱学习中综合对比,全面正确的领会教师的意图,并展示想象,用“心”去唱,在歌曲中溶入自己的理解与创造。这样多媒体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音乐课堂中如何使用多媒体,是我们广大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对课程实施与开发,要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授课。新课程标准认为,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利每一个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是其能够清晰思考,有效交流,理解人类环境,知晓社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这是一节主题为《口哨与小狗》的音乐欣赏课.在完整聆听了一遍音乐后,我请学生上来讲一个关于“小狗”的故事(花费了4至5分钟,而且还有人不断举手想讲).接下来,我继续播放《口哨与小狗》音乐,请学生拿出画笔,要求根据音乐,把听到的情景有创意地画在纸上.只见小家伙们“兴趣盎然”的画了起来.别说,小家伙还真画的不赖(花费了8至10分钟,还有很多人没完成).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和着音乐自由的表演.顿时,教室里到处响起了“狗”的大呼小叫声,又是嘈杂一片.而音乐呢?音乐又到哪里去了?为何一点也听不到优美的音乐?这哪里是在欣赏音乐,这不是在糟蹋音乐吗?此时,有谁体会到了音乐的旋律之美。

     

  在这节课中我简单地理解《新课标》中“学科综合”这4个字,认为综合就是“大杂烩”,每堂课都要集“唱、听、说、演、玩、写、画”等于一体.而我的课堂此时也不再是课堂,大概也只能称它是一个大的“儿童乐园”,而我的职业不是教师,只是这“儿童乐园”中的一个导游,将孩子们在仅有的宝贵的40分钟时间里,在不同的“游乐项目”上转站.可怜我的这些孩子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我拽得筋疲力尽,我敢保证,一节课下来,能哼唱出音乐旋律的学生绝对是少之又少,这不能责怪孩子.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全部在辅助欣赏的“说、画、写”上去了,耳朵干脆可以放置不用了。
音乐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但我们对“综合”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以为“综合”是以学科知识技能相加而成.其实,这是误解,这种想把所有学科知识全都塞给学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能为了体现“综合”而撇开音乐学科的特点,把音乐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或其他。虽貌似综合,其实是形式上伪综合。所以我们在综合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目标做出合理的选择,要以音乐为本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等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而不是非牛非马的大拼盘,只有这样对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才有帮。同时还要做到适可而止,而不能面面俱到。
又如:后来在执教六年级音乐《西风的话》(黄自曲,廖辅叔词)一课中,学唱完歌曲后,我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音乐里所描叙的情景。并且给他们命题为《音乐里的秋天》。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人人参与,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各自小组的优势,有编故事的、有用各种乐器的(口琴、钢琴、二胡等)、也有用造型的动作(扮演一棵落叶的大树和摘果子的情景等)、有几位美术尖子合作在我的黑板上用各种颜色的粉笔画了:落叶的大树、枯黄的草地、象灯笼高挂的柿子、池塘里的莲蓬。博得其他同学的一片惊叹。即使是学生们相互之间的模仿,也是有新的创作。因为音乐是流动的艺术,他们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新的过程,即使是相同的演唱、演奏、也都注入了与前一次不同的信息,有了新的创作。在学科交叉中,利用通感激发培养学生即兴创作,发挥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这一次“综合”才是成功的。

  这是一年级音乐课《动物说话》中的一个环节:
当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后,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想扮演小动物吗?”“想!”“那就请你们到教室中间来吧!让我们听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你们想表演什么动物就表演什么动物,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你推我,我推你,一不小心,一个滚到了地上,一瞬间一堆孩子全滚到了一块儿,弄疼的孩子哭,不疼的孩子笑。有的在教室里乱窜,说笑声、跺脚声、踢椅子声混为一团。一名学生居然骑在另一名学生的背上,称之为“骑马”。为此两人还扭打起来。老师只能压制着心中的急,强装着笑脸一个一个的搀扶起孩子。当然表演这一环节只能马上停止。学生在这环节有什么收获呢?教师只是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而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这就象让孩子们拉一辆车,没有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使劲,最后孩子们东南西北各一方,把板车拉得散了架。这种自由的表演,使得学生原本很好的活动流于形式。

  这节课片面地理解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学生跟随音乐产生想象,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表演,用体态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请注意,在这句话中,有两处强调了“音乐”。是的脱离了音乐,这种体态律动表演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和普通的体育游戏差不了多少。在这里学生顶多只能说是“自信、大胆的表演用体态去表达。”忽略了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感受、体验。如果是在表演前,事先提醒他们注意用耳朵聆听,跟随音乐的旋律、节奏,只用动作,不出声音地自由表现出最美、最可爱的文明小动物,我想一定能看见许多可爱小动物那栩栩如生的造型,音乐一定会在他们的大脑中产生印象,从而真正在表现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的乐趣。
在新课标的音乐实践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就是教师充满柔情的鼓励话语: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初听起来,似乎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但一、二年级的孩子毕竟年纪小,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教师总是不给予一定的指导,而是一味地任由学生自由发展,那学生就不会进步。近几年表演法很盛行,逐渐成了教学时尚,不少老师竟相使用,乐思不疲。有的教师不根据教材实际,忽视教学常规,一味地让学生表演反而弄巧成拙,不只是教师自己得了肤浅做作、华而不实之名,更是耽误了学生,40分钟学生在乱舞乱画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快乐,但这种只是一时的海市蜃楼,飘渺而短暂。学生得到很少。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以此换得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给自己的课堂贴上“学生为主体”“参与性学习”等标签,而根本不考虑表演的性质及教学效果,只管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表演,这就使表演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成了一件虚伪的美丽外衣。

  曾在杂志上看到过一个课堂实录《大话西游》其中有个片段我印象深刻:
当同学们听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后,老师问:“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
生1:“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本领高,会七十二变。”
师:“真棒!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孙悟空,举起手来让老师看一看。(多半小手高高举起)有没有小朋友喜欢其他的角色?”
生2:“老师,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爱睡觉,我也爱睡觉。”(师生哗然一片笑声)
生3:“我喜欢白骨精。”
师:(惊讶地问)“白骨精是个妖怪,你为什么喜欢她?”(生一时语塞)
师:(耐心地启发):“是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呢?”(生不置可否)
师:“你的想法很有个性,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生4:“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和我一样喜欢游泳。”
师:“孩子们,你们都能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老师很佩服你们!那么,咱们把你们喜欢的角色一一请出来好吗?”

  从以上的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是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味的鼓励,并没有作出任何的启发性引导,忽视了恰当的引导。难道就因为漂亮、会游泳、爱睡懒觉我们就喜欢吗?我认为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并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观取向。白骨精的外表漂亮,内心却狡猾奸诈,如果把这种外美内丑的行为示为喜欢,那怎样让学生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假、丑、骗行为呢?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不少老师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鼓励性评价的作用,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满堂的鼓励,甚至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也无原则的叫好:“你真棒!好样的!”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帮助学生 树立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保持应有的理性和原则,特别是学生回答的问题出现明显偏差时,教师应即使地指出并真诚的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鼓励,会让我们的教学失去客观、科学的标准,从而导致偏离其正确的方向。

  曾听过一节三年级的公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为电影《西游记》片断配背景音乐等。学生一见到这有新意的教法,也都跃跃欲试。但结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了:有的学生谱的曲不是忽高忽低,就是忽长忽短,有的甚至令人啼笑皆非。问这一环节学生学到了多少本领?几乎为零。其实我们教师心里应该清楚,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写出多少动听的旋律来?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只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这种创造是一种艺术感觉的发展,不拘形式,不重结果.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理解创新教学时出现了偏差,忽视了音乐创造是学生积累的音乐创作。有的教师缺乏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缺乏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工夫化在钻研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格上,而是拙劣的追赶时髦,作创新的表面文章,在教学的浅层面上运作,追求虚伪的美丽。凭心而论,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了一部分教师错误的价值取向,他们认为课上得越丰富多彩,就越体现创新,越花里胡哨就越能吸引学生,甚至是听课老师。这些不仅削弱了音乐教学本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又丧失了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如:有些教师往往为了体现创新,就一定要在教学中安排创编歌词等类似的环节,不管这节课的内容是否需要,似乎音乐课的创新只有通过“创编歌词”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样还不然,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再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把自己深思熟虑的“创作”教给孩子,让孩子去表演、展示。这样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音乐创作教学除了注意平时的积累外,而且要注意:要和音乐教育的其它教学活动容为一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适当降低难度。在创作初期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定位过高,可以从创作音乐要素:节奏、力度、速度等入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才有利于孩子的创作发展。
但曾听的一节欣赏课,其中的一个环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欣赏课《小白菜》中的一段教学
 当孩子们听了《小白菜》这首歌,
 教师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如果让你用颜色来表示出你的感觉,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我会选白色,因为白色感觉很冷,很凄凉。”
“我选灰色,因为灰色给人的感觉是很郁闷,很伤感。”
“我选黑色,因为小白菜生活是黑色的。”
“我选五颜六色,因为听了这首歌,我的心里酸甜苦辣咸的滋味都有,酸苦辣咸是给小白菜的,而甜则是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这样的美好。”……
孩子们的思维犹如迸射的火花,是这样的奇特而美妙,令人兴奋。就是这一小小的插曲,为课堂增添了一个亮点,其实创新就在这小小的亮点上“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出来。教师请学生们用颜色来谈对歌曲的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有创意有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学生感觉到了,表现出来了。不论用什么形式,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

  有位老师上了这么一堂课:《摘草莓》,小学四年级,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导学生尊敬老人,并会唱《摘草莓》。授课教师从草莓入手,下的功夫不谓不大,每位学生分发一颗草莓实物模型(好在没发实物,否则学生只顾吃草莓,谁还会上课、思考),然后是聆听歌曲——再聆听歌曲——又聆听歌曲……就这样,一堂课下来,一共听了六遍歌曲录音。令人费解的是,每次聆听音乐,教师也没有具体的学习要求。课堂容量倒是大了,但整个授课过程教师却没有能很好地从音乐要素入手,从歌曲的重、难点入手,体会歌曲的意境美、思想美,只泛泛而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要怎么做?授课教师本意是通过聆听,掌握歌曲的重点、难点,并通过此把全新的教育理念带入自己的课堂,但却在教学中迷失了方向。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思路,把握好课堂环节的设计,顺着学生的思路作恰当的引导,那将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的确使现在的音乐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可是,却时常使人感到困惑:音乐新课程重视情感体验、音乐实践,那么像双基教学,比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这些方面,难道就不要学习了吗?那我们的音乐课该如何上才算一堂好课?传统的音乐教学虽然重视双基学习,却同时没有忘记激发学生的情感,辅助音乐实践的学习等方面。可现在呢?难道音乐课就没有对学生的可操作性的要求了吗?其实,并非如此——音乐课课程标准的理念很明确,并非不要双基的要求,把原来的小学要学习的双基内容分散到小学和初中来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情感教学,直到最后几分钟才切入正题,可为时晚矣,只好蜻蜓点水似的一带而过。这种课堂只追求形式上的新,匆匆忙忙、走马观花,忽视了“双基”教学。
同样一个内容,另一位教师却使课堂焕发出光彩。针对二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学习《大鹿》一课时,课前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请几位同学架起一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里,教师分别按先后弹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做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走到大鹿门前、用木鱼的敲击声作为敲门声(不同的动物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在进门前还得过一关,大鹿在门内大打一个节奏,要求门外的小动物变换其中一个小节节奏,打一个新的节奏才能进门。每一个小动物打的节奏尽量不要重复,等所有的小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这首歌。全体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学会听辩旋律,又能自立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还能玩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下的双基教学,是淡化而不是丢弃,是要通过教学环节把双基内容融合在听、唱、动等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不知不中掌握它,运用它,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和训练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运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课程改革虽然淡化“双基”教学,但不是不要“双基”,而是把双基教学渗透到音乐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自愿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并由此获得再发展再提高的条件,为进一步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白杨和小河》时,一位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曲谱,每组配有一架电子琴。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我身边的一个小组选出一名会弹电子琴的小朋友,她的键盘基础不错,可只顾自己弹琴;三个小朋友认真的划拍视唱,可惜跟不上电子琴;两个男生在嬉戏;还有个小朋友干坐着闷声不响。稍后,各小组开始交流展示,学生不能像老师期望的那样把曲谱完整的演唱下来,有几个小组只听见电子琴的伴奏声,几乎听不到学生的演唱。这不禁让人生疑,这样的合作有效吗?

  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研究不深入,理解不透切,以至于步入流行的误区,使它成了彩色泡沫。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悦纳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但学生受认识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的制约,常常无法交流,各忙各的,不会合作,小组学习形同虚设。《白杨与小河》中的的合作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合作。因此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一方面,教师必须提供有效帮助,引导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观点;应该这样聆听他人的发言;叫给小组长的组织管理方法等。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让夸夸其谈占去大部分时间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必要性,让爱调皮,喜欢捣鬼的学生充当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改正自己影响合作学习的行为。
下面一节课中的小组合作就是成功的:在《大家来劳动》一课中,我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编大家劳动的场面,由每组推荐一名组长,负责安排劳动的内容,组员们按歌曲的节奏创编劳动动作,当时上课的场面令我很兴奋,孩子们的创作想像非常丰富,有的拍着节奏表演唱,有的干脆一半组员唱,一半组员演,有的一起热火朝天的边唱边演……至此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能力要超过我对他们的认识。于是,我也加入到他们其中的一组,让“组长”给我安排了一项“劳动工作”,我的加入给这节音乐课增添了更多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合作式的学习,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有这样一节音乐课:人音版一年级第五课《跳起舞》。这堂课的重点是能够律动表演《挤奶舞》、《草原就是我的家》,了解蒙古族的舞蹈、蒙古族的风俗,并能用简单的律动表现。在本堂课的进行中,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合作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根据了解的蒙古族风俗来创编自己喜欢的活动。教师的意图是:无论是骑马、射箭、还是挤奶等都可以。可是没有表达清楚,引导不得法。这下可乐坏了一年级的这帮小鬼们。学生们兴致在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摔跤,更在甚者像打架,而且迅速地抱成一团,课堂变成了摔跤场,老师好半天才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的课堂不得让我们思考:对于一年级小朋友而言,蒙古族的风俗了解的不是很多,又由于老师前面的引导不恰当,渗透教学不够全面,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假如教师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顺利、恰当地进行渗透教学,在问题的上讲究些技能技巧,那么这堂音乐课便不会出现类似的尴尬局面。

  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姑且称之为主导型教学。而新课改下,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认为“越乱越好”只有这样才是“民主开放”,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却过分追求以学生为主体,不妨称之为主体性教学,结果却本末倒置。表面上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异常的活跃,教师却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课堂乱到了没有秩序、教师不能控制的地步,这算民主开放吗?这种教学,能否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真正的民主开放是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有序的教学活动。教师虽然把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解放”,潜能的到了发挥,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活而不乱”的教学策略,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做到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把握住课堂教学。而且真正好的教学,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是教师为了营造合适的氛围而适当地运用各种方法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一定要适时,关键,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音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经常在实践中进行反思、研究、改进、才能探索出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并充满生机活力的音乐新课堂。而不应该把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既热爱音乐课,又能在音乐课中实现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其实一路都是“风景”。看过、听过、想过,你会发现这边的“风景”独好,只因为我们都是“风景”中的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寓学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    下一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