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以情为本 乐中寓教———刍议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以情为本  乐中寓教———刍议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厦门三中   蔡颖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在音乐的进行过程中,人的思想认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表现。音乐离不开真情实感,她是有血有肉的,没有了“情感”,音乐便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了生气。《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就是说音乐发自人的心灵。

  音乐是情感的极佳载体,借声传情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手段。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其重要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的抒发、交流、激发,始终蕴含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心灵的陶冶也正是在多次这样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把握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做到以情为本,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从而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

  一.以情为本,让音乐打动心灵,培养审美情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情”字把音乐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情操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当好情感的“二传手”,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课堂要生动,有时可巧妙设置问题,有时要抓住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美的情感。只有教师把音乐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和情感揭示出来,音乐对学生才有意义;其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感动起来,教师进入“角色”情不自禁,学生随师“入境”亦情不自禁。当教师对一个音乐作品以丰富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进行描述、启迪,并通过富于激情地演唱,指挥或演奏时,作品之情就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只有当教师把真情实感和饱满的精神倾注到音乐的意境中,才能激起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音乐中,进入到音乐的最佳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情为本,让情感培育贯彻课堂始终。

  例如在教唱河北民歌《小白菜》时,为激发学生情感,教师首先要介绍一下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并对歌曲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助学生理解。此曲是一首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在河北省几乎家喻户晓的传统儿童歌曲。讲述的是一个从小失去亲娘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受到后娘虐待的悲惨故事,从一个侧面控诉了旧社会不和理的家庭关系。歌曲的旋律委婉、低沉、悲凄的情调,渲染了音乐哭诉性的特点。经教师启发后,学生感悟出歌曲的情绪与风格,把握了歌曲所蕴含的情感,便能以情带声,声情并貌地演唱了。可见,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优美动听的音乐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音乐作品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可谓五彩缤纷,面对纵多的审美客体,教师要发挥情感作用,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陶冶。又如在欣赏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力,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静心聆听,眼前宛如出现一幅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音乐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给人以至高的艺术享受。

  二.乐中寓教,让心灵在音乐美中得到升华,陶冶情操。

  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音乐作品的情感无疑会打上思想的烙印,从而具有一定的品质倾向。抒情优美、欢快活泼、雄壮有力、朝气蓬勃的音乐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反之,缠绵、哀痛、萎靡的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会起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乐(yue)中寓教,要善于因势利导,或点拨深化,或引伸升华,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教育内涵适时给予展现,也就是说,寓思想教育、情操的培养于音乐教育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当然,要学生“动之于情”,就得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真正体会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音乐教材中,有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深刻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情操、思想、性格乃至意志受到熏陶、感染,从而达到乐中寓教的德育境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根据和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长江之歌》时,教师让学生欣赏《话说长江》的音乐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此时,教师再用优美的伴奏、抒情的范唱向学生介绍作品,那么学生对《长江之歌》的美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在学唱和欣赏过程中,更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如,著名的贺绿汀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那悠扬清丽的琴声,将学生带如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以及牧童们嬉戏的乐趣,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人的乡土气息,会激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事实证明: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情趣,使他们在美的音乐中健康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童声合唱训练方法谈    下一篇:引器乐教学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