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在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的实践与研究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要求。而欣赏教学就是要通过学生参与欣赏实践,得到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审美意识,使学生欣赏水平得到提高。
在我们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情感体验的误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欣赏课学生缺少真正的情感体验,只是教师的枯燥讲解与全曲欣赏;有的青年教师不知如何上好欣赏课;还有的教师认为课上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 与音乐情绪,然后让学生欣赏便是欣赏课……面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如何在欣赏教学中真正体现音乐特性,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丰富情感体验和审美乐趣,从而热爱音乐喜爱音乐课,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通过教师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情感体验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与音乐情感体验是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的关键一环。教师的教学情感投入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感知、记忆、情感的表达与欣赏音乐的兴趣。教师作为欣赏教学中的组织者、主导者,在教学中首先要用自身的真挚情感来感染打动学生。用教师情感的投入来激励学生对作品欣赏的兴趣。
当我们准备把一部作品介绍给学生时,我们是否已被作品深深打动?当我们准备走进课堂之前,是否先调整好自身的情绪,用自己的真诚、热情来走上每一次讲台呢?
音乐是情感的独白,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艺术。对于音乐教师来说,丰富的情感是教学艺术的先决条件,也是调动课堂气氛的良剂。音乐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支配自己,用真实诚挚的情感去启发感染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二、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良好的情境创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聆听音乐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音乐情感体验。
1、运用视听效果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地共同感知来完成的。观看音象资料、音乐影片可以将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异国风土人情、音乐的景象,清晰的表达出来,它不仅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学生带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而且随着音乐的发展在声象并进的情景中,准确的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乐曲欣赏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大阅兵》阅兵仪式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庄严威武的情景之中。然后在进行乐曲的欣赏,学生们很快理解了音乐形象,准确的体验到音乐情感。
又如欣赏《手拉手》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有关奥运会的集锦片段。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奥运会的精神与力量,从而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这正应验了一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在音乐欣赏中调动多种感官并用,使欣赏效率提高。
2、运用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是语言艺术的大师,善于用语言的力量来启发学生求知的心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深情地话语,更是启发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钥匙,有时可以代替一定的视听感应。
在欣赏《走进西藏》时教师先讲了这样一段话“西藏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雄伟的布达拉宫,壮观的青藏高原,飘香的酥油茶,深情的弦子,热情的锅庄,洁白的哈达。这一切怎能不吸引我们走进西藏,走进那美丽的地方”
又如欣赏《中国民歌》时,教师这样描述:“民歌伴随着人的一生:婴儿处在襁褓之中,母亲为他唱“摇篮曲”;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学唱各种童谣,如“数蛤蟆”、 “猜调”……儿童从中获得最初的知识;少年时期,开始参与劳动,唱起“放牛歌”、“割草歌”、……;青年时期,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开拓了更
为广阔的歌唱领域:劳动、爱情、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这些形象的语言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民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欣赏环境,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遵循音乐作品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布置音乐欣赏环境。引导学生投入音乐的欣赏氛围。音乐教室是学生欣赏音乐的神秘殿堂,音乐教室环境的布置将影响学生的欣赏效果。良好优美的音乐氛围会带给学生美好的享受。
如欣赏《春天来了》时教室大屏幕里播放着春天迷人的景色,讲台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乐曲中的两件重要乐器高胡和筝。教室门口则挂上柳枝和树叶,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感觉春意融融。又如欣赏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电视里播放着娘子军的录象,四周贴放着中国舞剧发展的剧照与演员的介绍…….优美的欣赏环境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在音乐欣赏的情境中。
4、注重教师服饰,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教师的服装应大方得体、自然流畅。在欣赏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音乐作品的时代、内容、情绪等穿着服装,那样作品的讲解者就会和音乐浑然一体,使学生在欣赏中更多角度的理解音乐作品。
比如欣赏介绍我国传统的京剧时,教师穿着一件带有京剧脸谱的衬衫,就会很符合欣赏的内容;如果欣赏《惊愕》交响曲时教师穿着庄重严肃的套装。教师根据作品的情境、内容来着装,更好的增添了音乐欣赏的情境,使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参与情感体验。
5、用比较聆听法,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聆听是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聆听音乐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全神贯注地去聆听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使用,教会学生如何去聆听音乐。对于一段体的作品,要聆听它的起承转合;对于二段体的作品,要分辨它的前后对比;对于三段体的作品,要注意中段的变化以及旋律的再现或变化再现。注意旋律中的相同点、相似点、不同点。反复再现一再重复的那个音调一定是主题,是核心的音调。无论何时出现,要能够分辨。这是聆听音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有把握住相同点才能分辨不同点。
例如: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奏和演唱形式的比较;同一首作品,声乐曲和器乐曲的比较等等。在欣赏声乐曲《黄河大合唱》之后,紧接着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因为后者是根据前者移植的,并且在四个乐章的协奏曲当中选用了合唱曲中不同乐章的部分旋律,进行了新的组合。但是我们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去寻找协奏曲中四个乐章的音乐素材,出自于合唱曲中的哪个乐章。并且当堂检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的听辨。这种集听辨、复习、检测于一体的做法,不仅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了协奏曲的由来,而且无疑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6、用打节奏,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典型节奏。在欣赏教学中,结合音乐主题和主导动机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典型节奏,按照既定的节拍,一定的长短强弱关系,一定的速度力度要求,让学生打出来。即不考虑乐音的高低起伏只感受节奏的长短强弱松紧疏密。组织学生反复演练,直到正确并打出表情。
这种演练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他们的节奏感、乐感、注意力、大脑协调能力等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经过反复演练,当全体同学都能有表情地准确地打出典型节奏时,同样,大家也会为自己的成功而表现出欢欣鼓舞。音乐是重复的艺术,而最为多见的就是节奏的重复。运用重复的节奏强化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唤起聆听者的共鸣。反复出现,一再重复的那个节奏就是基本节奏型即典型节奏。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典型节奏,它们是音乐主题的核心,是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寻找典型节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加以解剖,加以透视的过程,从理论上知道曲调和节奏的内在逻辑关系。透过旋律的优美外衣,找到音乐构成的根本所在。
7、用鼓励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使得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教师千万不要轻易说“不”,那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谈起。这时如果教师有一个鼓励的表情、一句赞扬的话、一个信任的目光,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音乐情感的体验也会更丰富。
三、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再现
在欣赏教学中运用其他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新实践,从而再现学生音乐欣赏的情感体现,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
1、绘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通过绘画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如欣赏《采茶舞曲》时,学生根据音乐的情境,把这段音乐绘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小溪、河流、茶园……这样通过运动着的视觉图像来帮助学生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和情感等要素,使抽象的音乐变得直观形象。
2、诗歌
通过作品的欣赏,学生内心的情感与作品产生了共鸣,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在欣赏《踏雪寻梅》前,先朗诵一首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表演
学生根据作品的风格、表现的内容情节创作音乐短剧,来表现音乐。如《惊愕》、《四渡赤水出奇兵》等。
4、舞蹈
学生在欣赏感受作品情感的同时,通过舞蹈的表现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以舞动情在欢乐的舞蹈场面中丰富情感体验,如欣赏《新疆之春》第二乐段,《翻身农奴把歌唱》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5、线条画
在欣赏作品时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音乐旋律的发展和结构。
6、创编音乐节奏等等,这些艺术形式的展现为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四、通过“自我欣赏”,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1、“自我欣赏”与展示自我、发展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他们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表达个人情智、发展个性。而“自我欣赏”正是一种生动灵活的展示自我、丰富多彩发展个性的教学方式。例如:有音乐、舞蹈特长的就表演;文笔好的就篇写主持串词;朗诵好的就做主持或担任朗诵任务;组织能力强的就做了排练或组织工作;思维活跃、有创造力的就编创、构思整台节目(甚至到具体每个节目编排);没有专长的就搜集整理资料等等。总之每人都会展示出自己才能、发挥出自己专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特长生们的表演受到同学的热烈欢迎和赞许,有的还把自己已扔掉的专长又重新拾了起来,使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更加高涨。其中有的学生还通过了浙江省艺术特长生A、B级的测试;还有的学生在市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节比赛以及各种文艺演出中获得优异成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挑战。敢于当众大胆表现自我、挑战自我、锻炼自我都将是人生经历的一次自我体验。“自我欣赏”课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都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即全面的展示了学生才能,又促进了个性的和谐发展。
    2、“自我欣赏”课与树立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我们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学会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来发掘,使之特长得以发挥,并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体验到“好学生” 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在初次准备和表演过程当中很多同学都表现出紧张、胆怯或不好意思。但经过几次排练和表演后大家的心理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使他们的表演变得更加大胆自然充满自信。尤其在特长生当中有不少同学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总有自不如人的感觉,在表演自己专长时也缺少一些自信。但在音乐方面的一技之长,是很多所谓“好学生”都可望不可极的。因此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鼓励其大胆、自信的当众演唱或演奏。他们演奏的《二泉映月》、《梁祝》、《拉德兹基进行曲》等作品虽然很多都是音乐课上欣赏过的。但其他同学每当听到这些中外名曲在自己同学手指间流淌而出时,总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令其对他们刮目相看,并油然而生一种敬慕之情。而这些学生从热烈的掌声和教师及时当众给予的表扬和赞赏中体验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在“自我欣赏” 课上他们不仅获得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也重新树立了强烈的自信心。
    3、“自我欣赏”课与创新精神
    初中学生比较善于表现,且思维活跃,也富于想象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定生动活泼有创造性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丰富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质、增强创造意识”。而“自我欣赏”课恰恰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每一次“自我欣赏”课的准备和完成过程中,学生都要精心策划、编排每一个节目,而每个节目的编演又都是一次二度创作过程。例如:在一次以展示学生才能为主题的“自我欣赏”课上。他们富于创意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这样一个标题,激励了全班同学都踊跃参与表演,谁也不愿成为无能之辈。其中有个学生没有任何特长,但他在给大家介绍音乐家“阿炳”的资料后,又请同班会演奏二胡和手风琴的同学分别演奏《二泉映月》的片断,并让二人谈对作者和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个同学想展示一下美术特长,于是他在表演作画的同时给大家放了一首曾欣赏过的《流水》,而他画的也正是一幅山水画,结合的恰到好处;还有的同学给一些节目当雕塑做背景、用歌曲内容编排小品等等都极富新意。虽然他们的表演不是很专业,甚至有的闹出笑话,但同学并没有取笑的意思,必定大家都一样,谁也不是专业演员。更何况这些都是大家自己精心创意和表演的,反而觉得更贴近自己、更富有情趣和意义。这种生动活泼的音乐自我欣赏的形式、自我表现的内容和自我创造的活动等都诱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表演或编排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4、“自我欣赏”与合作意识
现代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不易沟通,合作与群体意识相对较弱。而音乐是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沟通和联系的艺术形式。学习音乐就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尤其是参与集体形式的音乐活动。“自我欣赏”课正是一种必须通过学生之间的默契合作、共同完成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共同编排、表演的每一个节目到整台节目串演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中都是缺一不可的,他们必须将‘小我’溶于‘大我’之中。在音乐活动中面对矛盾和问题学会用宽容与慈爱、体谅与理解的情怀来对待同学和集体,体验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并养成面对问题和困难学会用审美的态度来共同分析解决,从中领悟相互友好尊重、合作共处的真谛。这正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素质。而“自我欣赏”课,就是充分利用丰富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锻炼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的。
五、教学效果
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情境中,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也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学生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积累了更多丰富的音乐表情术语,从而在情感的交流中提高了音乐语言表达能力。在音乐情境的创设中,使学生更好的展开音乐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记忆音乐更加快捷准确,促进了学生音乐记忆能力。
在学生多种形式的艺术创新实践中,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培养了审美意识提高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表现能力。
学生们在欣赏感受中这样写到“音乐欣赏在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雪山,而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尽情的享受、自由的遨游——因为我们已得到了音乐的真谛!”“我热爱音乐,我热爱生活。”……
丰富的音乐体验是一把“金钥匙”它能开启学生们的心灵。引领他们步入音乐的殿堂,培养他们对音乐欣赏的热爱让他们终身受益。让我们共同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条件、采用更多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拥有这把“金钥匙”打开通往音乐欣赏之路的大门。音乐欣赏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一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叶丽慧:《让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8期.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3、霍力岩、沙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实施    下一篇:让情感体验真正进入农村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