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激发灵性,倡导个性———美术教学中个性创作的研究与实践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美术论文

激发灵性,倡导个性———美术教学中个性创作的研究与实践

温岭市实验小学   任新

【摘要】《新课标》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激发创作灵性,倡导个性化创作,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其人格魅力。美术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操作的实践性等决定着他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个性创作  创新精神  多元创作  个性评价  创意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因而个性创作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广泛运用所学到的各种美术技能,既能反映学生的内心思想,还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老师在指导学生画创作画时,往往不讲究方式方法,老像上作文课一样,命一题目让学生自己作画。这样就出现了学生不喜欢上创作课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学生的个性化创作、自练、自评能力的培养更是一句空话。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个性创造”的培养,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激发兴趣,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营造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是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创造灵感是美术课进行中的重要阶段,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情境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我在教学一年级《水彩游戏》一课中,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水彩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我有针对性地结合音乐,设计了一些游戏性的教学环节,如:带领学生进入第一个游戏是《跟着线条来舞蹈》,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两段不同节奏的音乐,先放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后一段是具有强烈节奏感的爵士音乐,让学生分别跟着音乐翩翩起舞,用笔在空中划出美丽的线,前后两种音乐呈现出的是不同的创作灵感。另一个游戏是比赛吹画,小朋友们一边心情愉快地扭动着身体,一边在纸上欢快的吹动着他们的作品,多么富有激情的创作,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甩、点、滴、吹等技法,也体会出干、湿、浓、淡的色彩变化。游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更使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更多生动有趣的画面。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短片,讲故事,请同学演小品、跟同学漫谈或带学生走出教室观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智慧碰撞,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师在学生创作前,往往会让学生自己谈谈创作构思,这种智慧碰撞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称为创意交流。创意交流采用合作学习的优势比较明显。优势一:采用小组交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平等表现的平台,在小组交流中,让弱势学生碍于小组的压力和自尊心的作用,尝试动脑,慢慢地自己也会体会到成长的喜悦,进而成为创造者。优势二:采用小组交流,学生们在同一时间大家畅所欲言,互动性更强,学生可以自由的漫天畅想,个性评价,争论反馈。学生创作的火花不断的碰撞,创造出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

创作能力的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1、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多写生,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小朋友主要是针对不同种类的静态物体进行练习,观察能力要求会低一点。

2、最简单的形象、概念、手势、图案方便学生记忆学习内容。解释内容一定要简短明了,不能拖泥带水,长话短说,越简单越好,讲解中可以用相似的物体来做对比。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并可以联想起其它的学课知识。有利记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3、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增强了,创作时就得心应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4册《奇特的梦》一课时,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做过一些什么样的梦?跟现实生活有什么差别没有?我也说出一些自己做过的奇特的梦让学生分享?学生都很想了解老师的梦跟自己的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这种趣味对话的基础上,把现实及幻想联系在一起,运用发散性思维来贯穿故事。久而久之,个性创作能力也会慢慢的提高。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作画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三、引导开发,训练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绘画要有变异思维,要敢于发挥主观意识,善于联想,突出自我的个性,敢于变换正常人思维中的物象的形态。如:教学想象画《未来的世界》一课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根据平时看到的动画片,科幻片。把人类想象成"外星人",给"外星人"加以改装组合,把现实的地球都幻想成太空世界,再把天空的小鸟,蝴蝶,蜻蜓变成飞船、太空飞行物的形状,把太阳、月亮、星星变换成各式景物和楼群。总之,想法越奇特越好,造形越新鲜越古怪越棒。因此就诞生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内容丰富的创作画。有画空中乐园的,有画和外星人建造新家园的……真可谓是千奇百样,美不胜收。

训练个性化创造思维可以从“命题创作”,“记忆画创作”和“想象画创作”上面入手,我还在

“自由想象创作”、“猜想创作”上进行了尝试,“自由想象创作”打破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去自由的想象,随意的表现,任意的组合,创作出独特、离奇的新形象。让学生的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性和广阔的驰骋天地。在“猜想创作”环节教师设计一些问答题,谜语或画谜,要求学生不用口答,不用笔答,而是用绘画的形式解答。这种课型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这样的形式是深受男孩子欢迎的,切身体会,男孩在这方面个性表现比女孩子突出很多。

   

四、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多元创作空间

学科渗透创作课是将美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创作课。

1、结合语文、文学的创作课

语文科的古诗或儿歌都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或内涵。我们在指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法时,常常要讲授很多的话,强调很多的要点,如果能结合语文设计合适的儿歌来小结、归纳技法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剪花边》这课时,我用了这样一首儿歌来概括制作过程:

长纸条,对边折——设计有趣的图形——仔细用剪留粘点——展开贴平更好看。

   2、结合音乐、舞蹈的创作课

歌词简短优美,练起来押韵顺口,适合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听“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是一幅多么美的色彩画呀!音乐课是用曲谱再现歌词的美,舞蹈课用肢体语言来宣泄歌词的美,而创作课是用绘画重塑歌词的美,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翩翩起舞中塑造美术形象。画音乐也是一种好课型。

3、结合数学的创作课

在以前总感觉数学课好像和美术课是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只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加以分析加以联想,枯燥的数学图形也能和美妙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的《漂亮的花瓶》这一课中,我在设计如何装饰花瓶的环节时,出示有几何图形纹样的装饰花瓶,装饰纹样可以是线条,点,几何图形组成,这里就很好的运用了数学智能的联想。用这种方式创作美术作品,孩子们是很乐意去学习的。

创作课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不但开辟了丰富多彩的创作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其它学科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五、推层出新,倡导多种材料的创新手法

在美术课上,虽然安排的内容多种多样,但学生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都有限,往往达不到他们自己所期望的效果,从而丧失了创作热情。比如:三年级学生用水彩涂色,往往控制水分、调色、涂色都控制不准,本来很好的底稿涂色后不但没增色反而画面一塌糊涂。再如,饮料罐造型、蛋壳造型等手工内容,如果简单用彩纸、线绳进行造型往往达不到生动、美观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我在美术课上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辅助材料和技法的使用,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比如涂色时水彩平涂、彩笔勾线、油水分离法、用撒盐法造成雨雪效果,用线绳醮水粉绕在铅笔上在纸上滚动形成海浪的感觉。这样既省力又达到美妙的效果。做手工时可大量使用彩泥进行装饰和粘接,日常食用的各种谷物做装饰等,使学生感到非常新奇有趣,并非常愿意尝试,这些经常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明显地被调动起来了。

六、积极鼓励,寻找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方式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是用“画得太小了”、“画面太脏”、“画得太离谱了”等等去评价,甚至将学生作业撕掉,要他重画这样的简单粗暴方法来对待学生,学生对美术课会越来越失去信心,渐渐地就会失去个性化发展的兴趣。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这样的评价显然是教师对评价目的还理解得不够,简单粗暴、专断的行事,对学生的教育也可能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

为了改变学生仅想要个好分数的思想,我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总结出了一套适于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法---采用等级制及评语法,我用不同的印章来表示不同的评语,比如:红色的笑脸表示你的作业完成的很及时也很认真;黄色的小蜜蜂表示作业交的不及时,画面不够美,还需要勤奋练习;紫色的花朵表示你这次的作业很创新,比以往的作业更具想像空间等等。其实美术作业原本就浸透了学生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和抽象的作业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也可能是学生构图能力的局限,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新课程改革的这种评价,将使每一个学生都努力向“成功”进军,最后成为成功者,这样激励性的评价,不但能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能让学生知难而进,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七、精心拓展,共同搭建学生的创意舞台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美术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节、美术、书法比赛,还有各种剪贴比赛、泥塑比赛,材料各异的立体手工制作比赛、学生美术作品展、班级校报评比、个人手抄报比赛等各种活动,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校园,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个性创作美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的热情,这样做起到非常好的交流互动作用。教师积极的配合给学生搭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舞台。让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挑战自我,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愉悦和成功,从而使学习的兴趣渐增形成良性的循环。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美术课决不能是依样画葫芦式的教学。而是诱导学生发展个性,启迪智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为主。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个性创作方面发挥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说美术创作是一种灵性的创作,这都来自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领悟,作为一个潜心和献身美术教育的工作者,最重要的还是默默的耕耘,而收获将是自然而然的。

 

 

 

 

 

 

参考文献:

【1】李永正 主编 《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尹少淳 主编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万伟、秦德林、吴永军 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

【4】陈实 儿歌化美术教学初探摘自《中国美术教育》 2007年

【5】李永正 主编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橡皮纸版画教学实践初探    下一篇:面向学生 创业创新 “新农村教育”的辉光映照美术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