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人们普遍重视对孩子智商的培养。却忽视了“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幼儿园里,表现出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开展了对幼儿良好亲社会行为养成的研究。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结合我在工作中的实践,总结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交往技能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意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同情、关心、分享、合作、助人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期待外部的奖赏,或为了获得社会赞许,或为了减轻自己相继的内部状态等,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发展心理学家的兴趣,并已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方面:

(一)、家庭方面的因素

如今,现在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两代人)和三代或四代共居的大家庭。子女(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姊妹的横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一般有以下四种:第一,溺爱型。有的父母过分地爱孩子,为博得孩子的欢心,事事依着孩子。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样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不合理的欲望却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孩子养成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而且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只知道“获得”,不懂得“付出”。这样的孩子一旦接触社会生活,不是骄横无理、称王称霸,就是束手无策、离群索居。第二,放任型。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对孩子不加干涉,听其自然,致使孩子不守规矩,没有礼貌,随心所欲地闯乱。第三,专制型。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闯祸,总是把孩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不听取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只凭自己的意愿来管孩子。孩子的言行稍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就遭呵斥、责怪或禁止孩子的行动,致使孩子缺乏自主性,事事小心、胆怯,不愿也不会与人交往。第四,冷淡型。因父母离异或父母工作忙等原因,孩子有了父母也没有人关心,使孩子的正常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满足,体会不到相互关爱,得不到应得的爱和教育,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孩子嫉妒心强,不愿意与别人相互关爱、合作,性格孤僻,攻击性行为强,长大后在社会上犯罪率高。家长们逐渐淡漠了“良好的品德行为”对人的价值的体现是何等重要,引导他们付出关心和爱的机会、措施少之又少。所以,在幼儿园里,有些孩子出现了一些反社会行为也叫消极的社会行为。孩子与同伴之间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宽容、分享、合作、助人等意识,甚至有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别人如果打了你,一定要还给他”,存在“打要还手,骂要还口”。在孩子和家长的意识和思维中,几乎从来没有想到去“合作、分享、助人、宽容”等。

(二)、社会方面的因素

在价值多元化与价值意识的差异中,一味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在考试体制中单凭考试科目的成绩决定一切的、智育第一的价值观念,使人们丧失了把儿童培养成怎样的人的方向性,从而过早地对幼儿进行智育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方面的教育。此外,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大部分家庭都住进了楼房,单元独门的住房环境限制了邻里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机会。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由于同伴之间地位平等、能力接近、兴趣一致,因此他们有机会、有能力做出指向同伴的亲社会行为。

    

(三)、幼儿园方面的因素

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只重视发展幼儿的智力,忽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只注重教导幼儿怎样“学会学习”,却没有注意让幼儿怎样“学会做人”。有的教师从思想上根本没有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的一生成长将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所以,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从来没有注意利用各种方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特别是随着个体幼儿园的增多,这种倾向更加严重。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从小应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针对以上分析的情况,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注重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帮助孩子学会“包括分享、合作、助人、谦让、宽容”,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良好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认知的培养。

在幼儿期这个年龄阶段,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社会性活动《小兔的礼物》中,讲述了因为小兔的自私、不愿和朋友们分享桃树花瓣,而失去了好朋友变得非常的孤独。在兔妈妈的帮助下,小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花瓣纷纷寄给朋友们,得到了朋友们的谅解,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兔的内心变化,对小兔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共鸣,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边讲述故事边请幼儿观看,仔细观察小兔不同时期的表情变化。并且,让幼儿来表演,继而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表情变化的原因:a、小兔为什么高兴?(小动物都夸花瓣做的衣服真漂亮)b、小兔为什么不高兴?(它不同意和小动物们分享花瓣,小动物都不和它玩了。)c、小兔为什么又高兴了?(它将花瓣寄给小动物,又能和它们在一起快乐的唱歌、跳舞了)通过观察回答,幼儿已能感受到小兔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再一次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自我意识的膨胀(拒绝小动物)到自我意识的克服(失去朋友后的孤独)到与人分享时的快乐(寄给小动物)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明白了分享是快乐的,但必须先得约束自己自私的行为。其次,通过讨论来迁移情感,逐步形成幼儿自身的认知。例如组织幼儿讨论:小兔拒绝小动物时,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兔真小气,我有点不喜它)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么做呢?(幼儿都表示有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看来孩子们已从小兔的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良好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例如:根据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我是爸妈的好帮手”,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验成人劳动的辛苦,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活动开展后,家长的反响很大,但共同点是:非常的感动,孩子变了,没有那么自私、霸道,居然学会关心我们了。从来都只为孩子一味地“付出”的父母,却没有想过还能“获得”。《家庭故事表演大会》的开展,更进一步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去体验与家庭间的关系,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气氛。在活动中,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很热烈,有的家长邀请别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让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同时家长们表示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的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如和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互动等,让孩子感受不仅要关心家人,社会上还有有困难的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

三、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在游戏中,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确定游戏内容,设计游戏环境,发展和丰富游戏情节,孩子可以不受限制地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物

      

游戏,从而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发挥。此外,儿童作为集体成员,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掌握和从中体验轮流、分享、合作协商、助人的亲社会行为。通过游戏中,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等孩子们你来我往,能保持愉快的情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并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学习判断善恶、美丑、是非等简单道德行为规则。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心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特别是在游戏中或结束后,成人要从道德要求上对好的幼儿行为进行肯定、赞赏、鼓励,使幼儿对道德行为产生自豪、羡慕、向往、愉快的体验,就会有继续做好事的动机。反之,幼儿在游戏中作了不符合道德的事,也要及时指出,使之产生不愉快的体验。所以,通过游戏,利用移情训练。可培养、巩固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又可将负性的道德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健康、肯定性的亲社会行为。

四、教师要教给幼儿必要的交往技能

    所谓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当的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到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注意矫治反社会行为。在工作中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合作、谦让、助人、抚慰等,通过鼓励幼儿之间找朋友,辅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能力。在孩子活动中,我们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中去,当孩子发生争执时,尽量不充当“裁决者”,而是参与到孩子中寻找争执的原因,商量协调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

“少年若天性,习惯自然成”。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利他精神,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幼儿更好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使孩子具有热情开朗的性格,从而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深受大家欢迎的人。

参考文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庞丽娟著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现代园所管理,注重以人为本    下一篇:谈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辩证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