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分享在早期阅读中的作用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记得几年前看了《怎样培养早慧儿》一书,书中的一个个“神童”引起了我很大的震撼。西子湖畔“聪明小男岗”郑奕宸13个月识200多字,一年后识字3000多,能背诵160多首古诗词,能阅读一般的儿童读物,还能熟练地说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的首都名称。石家庄的张博阳,3岁3个月已识字3000多,会背古诗词百首,儿歌百首以上。一气能读成语300多条,而应用起来很有风趣准确。能广泛阅读,能根据目录页码查找自己想看的正文。能认100以内的数,会背10以内的加法口诀,对数的大小和零的概念清楚。会背100多英语单词和短名。河北的张超、江苏的张思忆……一个个神童、一件件奇事在早期教育中层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怎不心动,萌发起尝试早期阅读教育的探索,希望能和家长一起有效地促进幼儿智能积极健康的发展。

在许多家庭中,我们常常发现,儿童拥有许多玩具,可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则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为人父母者认为孩子还太小,不识识汉字,不可能进行阅读活动,也就没有必要浪费钱财购买图书。但是,儿童的阅读活动必须在入小学以后,像家长坐于书桌前,手捧书本一本正经地进行吗?对于儿童而言,一定要先认识汉字,才能进行阅读吗?阅读活动是一种只要认识了汉字,不需要学习、实践就可以自然而然掌握的技能吗?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态度、向往和成秒,是在某一天内突然获得的吗?

一、什么是早期阅读

一提到早期阅读,很多家长就会想到提前识字。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阅读绝非单纯地识字读书。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父母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阅读活动。也就是说,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阅读。

刚刚满月的孩子,抓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玩着,甚至在撕书……是一种阅读。

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翻着一本图书,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这是一只小狗”。孩子却只顾着自己用小手拍图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是一种阅读。

看见大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孩子也拿起报纸,学着大人的样子,装模作样地看,但报纸却拿反了……是一种阅读。

事实上,人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指的是成年人看书一种行为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需要经过长期不爆炸性地练习才能养成。在养成这个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并不能说与正式阅读有关的一些准备活动都不能阅读。因此,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

二、什么时候开始早期阅读为宜

一般来说,9个月以后,婴儿对书的兴趣会使他想去动手翻书,但由于此时的小肌肉和手眼的协调能力还有发展好,动作很粗鲁,往往一把抓过好几页。他会看书,便可能把书拿颠倒,嘴里还会喃喃自语。在大人看来,与其说他是在读书,不如说他是在玩书。

14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能够看图指物。比如,家长一边用手指点大象,一边告诉孩子。“这是大象”。让孩子注意到大象的特征。“大象的鼻子长又长”。然后立即要求孩子指认大象:“告诉妈妈,哪一个是大象”?儿童能够正确指认。

1岁半以后,孩子的语言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飞跃阶段。此时儿童已经能够说出图上的东西。

有关研究表明,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适当,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就可能较早出现。

三、如何进行早期阅读

(一)选择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游戏活动,强调的是享受阅读,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教育。与传统的阅读活动不同,分享阅读很重视儿童自主的提问和主动参与。以往虽然家长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却很少关注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分享阅读强调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强调分享阅读中的“开放性”对儿童创造力作用。当儿童怀着听故事的轻松、好奇心情参与阅读时,对于不理解的情节或概念,会马上提出疑问,而家长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所给予的及时解答,是对 儿童提问行为的一种积极反馈。在正式阅读之前、之后以及阅读过程中,家长和儿童可以随时就故事所涉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对儿童而言,这也是一次和父母进行成功交流的有益社会实践。

(二)正确使用分享阅读

1、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参与讨论所谓开放性问题,提的是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也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问题。例如:“你觉得他们正在干什么”这个问题,就比“那儿是不是有一只企鹅在游泳”更能促进孩子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发现有趣的问题,得到多样的回答。而后面一个问题就只是一个非是即否的封闭式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想要引导孩子们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提细致一些的问题。例如:在阅读故事《小鸡和小鸭》(说的是一只小鸡是在重复小鸭的话,总是模仿小鸭的行为)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想一想,如果小鸡总是跟在小鸭后面,小鸭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根据故事难度、类型和儿童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引入故事。

一般来说,故事的标题是一个很好的理解线索,在开始介绍一本书时,爱长可以先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告诉孩子。如果这个单词或概念在孩子的口语中是不熟悉的,可以让孩子自己先举一个例子。例如:在阅读故事《贪心的狗》的时候,家长可以先问孩子:“贪心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对什么东西很贪心?”、“你能用“‘贪心’给大家造一个句子吗?”

有时候,如果家长不能预测对于自己孩子来说,插图对于理解故事会有多大的帮助,可在以家长本人阅读之前,把插图蒙起来,想一想故事可能说的是什么,家长的预测与真实故事之间的接近程度,就可以作为提示插图支持故事内容水平的指标。

如果家长认为仅仅看插图并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编撰一个大致合理的故事,那么,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示给孩子。例如:在阅读故事《谁来我家住》的时候,家长可以问:“我想知道,为什么这只熊坐在门口等?”这听起来像在陈述图画内容,可以引发孩子们不同的反应。当然了家长也可以引用故事中的句子,让孩子熟悉故事语言。

3、以孩子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与故事中情节相类似的经验(例如故事《谁到我家住》,讲的是一只小熊邀请他的朋友到他的新家住。一开始,他很高兴有朋友上他家。但是,后来他发现已经容纳不了那么多客人了),家长就可以问孩子:“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事实上,孩子在阅读任务中所用到的先前的知识经验,不仅仅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经验,还包括在阅读的过程中,经过成人的提示,他们所想起来的熟悉汉、单词、概念、知识和言语经验等。家长要时刻有意识地利用孩子已有的经验,促进当前的学习和理解。

4、提高孩子对文字的注意

刚刚开始阅读的儿童,自己只能认读少量的汉字,因此,家长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发现一些潜在汉字结构。在遇到一个新词时,能够由于以前曾经遇一过而变得熟悉起来。因此,当家长为孩子们大声朗 读故事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这些汉字,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主意汉字的形旁,以及由于形旁不同而带来的汉字含义的差异。比如说,在故事《小羊找妈妈》中的“妈”和“马”,《企鹅》中的“饿”和“鹅”。上述怀脱中,汉字字形比较相似,但是形旁不同,形旁为孩子们推测汉字的含 义,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在反复多次阅读故事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按照要求,自己指出新学习的汉字或单词。

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有选 择地鼓励孩子注意标点符号,并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这些标点符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5、通过多种形式,扩展孩的阅读经验。

在孩子学会独立阅读之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创造一些与故事内容有关的活动来扩展阅读经验。例如:孩子可以把故事读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听,或者多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轮流读给对方(例如故事《小羊找妈妈》),也可以加上场景和道具,把故事情节演出来(例如故事《拔萝卜》),还可以把《山想找朋友》这样的故事通过想象和发挥,扩展成一个小故事片。

在共同阅读3-4个故事之后, 同一个故事可以被拿出来再次反复阅读。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欢迎那些已经熟悉的故事,他们会有新的机会去注意文字和图画中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加深故事的理解,有更大的发现和创造。重复阅读是巩固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6、对儿童的回答给予灵活的反应

当问题具有很多个可能的答案时,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们的回答做出适当的反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孩子口中得到的答案,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的那个。例如在《小羊找妈妈》的故事中,家长问道:“这头羊在这儿做什么?”孩子有可能会回答“这头羊在睡觉”,而事实上,这头羊并不是在睡觉。我们建议家长把这个答案当作一个可能的答案来接受,可以说“这头羊可能是在睡觉 ”。然后鼓励孩子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让他继续观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说“是”或者“不是”,以及把孩子回答判定为“好”或者“不好”。

总之,对于阅读来说,家长回答的弹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进行思考,而不是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迅速判决。家长过于果断和权威的判决,会破坏孩子们进行思考的动机,或者阻碍他们说出那些还处于试探阶段的答案。这样,孩子可能会把时间用考虑这个回答是不是家长所希望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去思考可能的答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下一篇:浅析幼儿早期阅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