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给幼小的心灵播种一颗“关爱”的种子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给幼小的心灵播种一颗“关爱”的种子

——幼儿园礼仪教育之“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摘要】: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关爱父母、关爱他人”是礼仪教育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礼仪行为基础,我们幼儿园开展了礼仪教育。我们通过家园合作、环境创设等途径,来培养“关爱”的意识;利用幼儿园主题活动把关爱教育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家庭、社区等活动中,并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等活动,给予幼儿体验与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锤炼,在活动中矫正,在实践中巩固。使“关爱”这颗种子在幼儿心底根深蒂固!

【关键词】:

关爱、礼仪、培养意识、家园合作、环境创设、节日教育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浅,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作为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祖国的未来一代,从小就应该吸收和继承。但是良好的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应该渗透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因此我们幼儿园一直都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的礼仪教育,也进行了对幼儿礼仪教育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关爱教育是这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不知有多少家长曾跟我交流,他家的孩子在家是十足的霸王:任性、自我中心到极点,家长根本对他们束手无策。而家长口里的“小霸王”在幼儿园却没有那样的霸气,而是个不折不扣的乖娃娃!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仔细研究过,原来孩子在家里成“小霸王”是有原因的: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等。特别是对待自己的家人,聪明的孩子们知道父母、长辈是最疼爱自己的人,觉得做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去关爱他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俗话说:“栽树栽根,育人育心”,所以我觉得在幼儿时期进行“关爱”教育非常有必要和重要。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孝心,让他们懂得关爱父母,关爱他人,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培养幼儿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意识

幼儿期的孩子道德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尤其缺乏关爱的意识。但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

1、提高教师、家长对关爱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从小培养幼儿关爱父母的品质,既有利于其爱国主义精神的萌发,也有助于其将来生活的幸福成功,反之亦然。幼儿的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家人、教师、外界的影响。有一则公益广告,每每看到时都令我心动。一个稚气十足的孩子,看到妈妈为坐在轮椅中的奶奶洗脚,便立即从厨房里端来一盆水,颠颠的走动中,水花溅在孩子的脸上,随着一声“妈妈,洗脚……”的稚嫩童音,荡漾过来的是传承千载的心灵孝音,无法抵御的天伦温暖很快便湿润了眼眶。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性和具体形象性,特别具有易感染、易暗示等特点。这则公益广告中,妈妈的言行即刻感染了孩子。因此,作为教师、家长必须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对于提高幼儿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育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公开信、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呼吁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引导孩子去关爱他人,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时时有教育,让“关爱”深入细节。

培养幼儿的关爱意识并不像植入电脑芯片那样简单。我们要以和风细雨的方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将“关爱”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并且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渗透进每个细节。要让幼儿明白,关爱是双向的。如:有一次我得了感冒,在教学活动中,我告诉孩子们老师生病了,喉咙很痛,请小朋友在活动中遵守纪律、轻声说话。并告诉孩子们,别人生病的时候,我们要细心关心和照顾别人。之后,孩子们真的安静地出奇,活动后还跑来给我捶背、并告诉我要按时吃药,让我无比感动。我们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渗透相互结合,有目的地在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过程中施加教育影响,会逐渐转化为幼儿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他人的教育

(一)、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他人的教育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学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最直接途径。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关爱教育渗透在主题教育及各学科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1、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围绕关爱父母的教育,我们以“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设计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结合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的集体教育。

2、开展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教育。我们结合近期的主题教育活动,投放必要的材料在区角,吸引幼儿进入。例如:在娃娃家,放置一些供“孩子”吃、穿、睡等各种物品,刺激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照顾自已的“孩子”(“爸爸”、“妈妈”带“孩子”吃饭、上幼儿园、看病、旅行等等);在开汽车的游戏中,主动给“老奶奶”让座,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了关爱他人、受人尊敬的愉悦情感体验,并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埋下“关爱”的种子。

3、引导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每天早晨,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引导幼儿说“爸爸,妈妈,再见”;每天傍晚,家长接孩子回家时,指导幼儿用“爸爸、妈妈下午好”等礼貌语言向父母问好,在回家的路上,就“我今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等话题,主动和父母交流,并要求孩子把今天在幼儿园所学的儿歌、歌曲等唱给家人听,跟家人一起做幼儿园里的游戏,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增进他们的感情。

(二)、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他人的教育

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曾有人说过,教育子女首先应教育父母自己。父母的行为举止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试想,充满冷漠、暴力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懂礼貌吗?会关爱家人、关爱他人吗?家庭是一个互动群体,幼儿在互动中发展,家庭中的爱心和亲情要靠父母精心营造。

1、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1)、我们通过给家长发放《幼儿园家长文明行为规范》,组织家长学习并要求遵守,以此督促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公共场所都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如:利用班级的《家园联系》栏、电话访问、家访、家长会、校访等形式跟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全部及幼儿在家的一些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3)、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等,让家长对自身和孩子的关爱教育引起进一步的重视。同时还开展了“我是乖宝宝”、“我爱爸爸妈妈”、“大家一起来分享”等一系列的活动,并邀请了家长参与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亲子间的交流,家长和孩子都从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2、传授家教知识,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父母可利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在路上和孩子聊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并告诉孩子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高兴,在什么情况下又会感到不高兴,让孩子也感受一下做为父母的情感体验。父母还可根据季节特征,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孩子讲讲故事。例如:结合我们幼儿园《三字经》教学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在冬天的夜晚给孩子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并向孩子表露自己十分喜爱黄香、孔融这样的小孩子的情感,同时也对自己的孩子提出希望:要向黄香、孔融学习,关心热爱自己的家人和外人。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在家庭中参加各种活动,这不仅能使幼儿学会自我服务,而且还能学会照顾和关心他人。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成为家长的小帮手。如包饺子时让孩子一起动手:做馅、和面、包水饺、下水饺。父母可以和孩子合吃一盘饺子,并说一些祝福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一点一滴的爱。家长还可以为孩子选择纪实性、儿童化的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并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收听、观看、讨论、效仿。

(三)、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他人的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他们父母工作的场所。还可以让孩子在有些社会场所中身体力行,大胆地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例如,启发孩子在果园里采摘果实,在饲养场里喂养家禽、家畜,感受一下身为农民的爸爸、妈妈的辛劳;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到肯德基等快餐店去进餐,启发孩子和父母分享食品;还可以一同到超市去购物,指导幼儿用有限的钱款为自已和父母购买小物品。

三、重视环境的创设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环境就像是个大染缸,什么样的环境能染出什么样的个性。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1重视人文环境建设。

恩格斯说过:环境造就人。在幼儿园,教师永远是孩子们的榜样。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榜样的作用对幼儿非常有力。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1)、要让幼儿懂得怎样去爱别人,首先得自己心中充满爱。教师的情感、行为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时也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我们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幼儿。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对孩子、家长热情、细心。教师对别人的关爱,孩子们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除了教师的榜样功能外,还可以选择社会生活中的榜样与范例,如:幼儿非常敬佩的模范人物,也可以是幼儿身边朋友亲人中的好行为、好思想,也可以是故事、动画片等幼儿熟悉和喜爱的角色关爱他人的行为事例。(3)、当幼儿对一些反面人物的言行有时也表现出兴趣去模范时,教师应巧妙地制止,表示出这些言行是不应该学习与模仿的,是不受欢迎的,使幼儿及时明辨是非。

2、重视园内环境建设。

幼儿园有整洁的、充满友爱的教育环境,都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是栽培幼儿美好的“关爱之心”的肥沃土壤。

我园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比较重视校园和教室的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有科学性、教育性、陶冶性。使幼儿园的环境不但做到了美化,而且具有教育化。踏进幼儿园,整个幼儿园整洁、清新、优美的环境就映入眼帘。您可以看到“快乐一个孩子,幸福三个家庭”的条幅和许多文明用语的条幅,似乎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处处都感染着孩子。从中也体现了我们幼儿园优良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爱。为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关爱之心创立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走进教室、活动室,可以感觉到在这个小环境中,也无处不透露着礼仪教育的气息。例如:墙面布置,每月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布置相关的主题墙饰,如“我爱妈妈”“我们都是好宝宝”、“我来帮助你”等;并且常常在教室的语言角投放礼仪教育、关爱他人方面的书籍、图片。使幼儿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我们还张贴与关爱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儿童画,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一言一行都要关注到他人的感受。

四、结合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他人的教育

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就能起到独特的效果。

1、父母的生日、祖辈家长的祭日、父母所从事职业的特别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国际性节日等都是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大好时机。第一,要意识到过生日不是孩子的特权,父母也该享受这种权利。要帮助孩子学会在接受父母祝福的同时,还能向父母表示祝福;第二,要抓住祭日等表现消极情绪的时机熏陶孩子,和孩子一起制作小白花,让孩子一起体验悲伤情绪和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第三,要利用传统节日通过自身的榜样影响孩子。如“九九重阳节”到了,可以带着孩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送上水果、饼干等,并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给老人们敲敲腿、捶捶背,以实际行动来关爱老人;第四,巧用其他节日诱导孩子。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妇女节、教师节来临之时,指导孩子学画玫瑰花、康乃馨等,送给爸爸、妈妈、阿姨、老师等人,培养幼儿对父母和他人的爱心,使幼儿学会珍惜他人给予的爱,学会回报爱。

2、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爱情感。比如同班孩子生日时,师生共同为该幼儿唱生日歌祝福他。并鼓励其他孩子为他制作生日礼物,让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班级,热爱班级每一个成员,同时让大家感受到关心他人的快乐。又如: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那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一个日子,每当想起脑子中总有挥之不去的片断。那次灾难牵动着多少人的心,有多少人长眠于地下,有多少人失去了父母,又有多少人失去了孩子……大地震后,我们组织孩子进行了献爱心募捐活动,孩子们慷慨解囊,把储蓄罐里的钱全部拿到了幼儿园,有的还动员父母到幼儿园捐款,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的同情心、关爱之心。5月19日下午14点28分全国人民为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时,在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笔直地站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的对着半降的国旗敬礼时,我被这群调皮的孩子们深深地感动,那个画面将永远都定格在我的眼前。

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阔的土地,种植爱心,便会收获友爱、尊重、宽容和同情。友爱、尊重、宽容和同情是一种无私、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孩子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孩子成长的肥料。让孩子做高山,孩子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我相信,我们播种下“关爱”的种子,在孩子们这片纯净的心灵上,会慢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在2001年发布

2、《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孙云晓、邹泓主编,北京出版社,2006年

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关鸿羽著,学习出版社,2001年

4、《学前教育》中《当前幼儿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乃正,1996年5月

5、《儿童礼仪教养手册》,周裕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6年6月

6、《21世纪幼儿素质教育活动设计全书》,何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行动中体验爱——小班幼儿“爱心教育”研究    下一篇: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