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拍“案”说“法”——谈谈如何善待中学生“早恋”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中学生恋爱 生理性成熟提早社会性成熟推迟 预防策略 教育疏导方法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生物性成熟已经提前,几乎接近生物遗传的下限,而人的社会性成熟因为对人素质要求的提高而相对滞后。生物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之间的差距日渐增大,造成一个既充满青春活力又潜伏危机的较为漫长的过渡期,有人称其为“性待业期”。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进入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是青春期性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儿童心智发展正常的标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关注的不是允不允许“恋爱”,而是关注恋爱对当事人的建设性、成长性意义,并将恋爱带来的破坏性、阻滞性负面影响最小化。面对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善待“中学生恋爱”,帮助学生把握成长才是上策。

案件回放——

我校八年级五班一名优秀女同学苗贞(化名,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密性需要)的学习情况本学期出现反常,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从第一学期全年级六个班的第九名一下子掉到第六十三名,而且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上,下课后又不愿与其他同学玩耍,独自一人低头纳闷……班主任向我谈了这些情况,希望我给予苗贞同学心理疏导。

为了不让苗贞同学有心理负担,我便利用午间心理咨询时间(也就是常规的时间)来找她谈心。在充分信任的引导性谈话后,这位女同学告诉我说:“三个月前,我的同桌章斌写信表示爱我。开始我回绝了他,但经不住他的一再纠缠,就答应和他来往。虽然我一再声明只能保持在同学友情的界限来往,但是,交往后我就不由自主了。双休日我不但基本上都去赴约,甚至有时还会渴望和他相会。上课老想着和他见面时的情景,思维无法集中到课堂上。就这样,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许多同学劝我不要和他这样下去,班主任也劝我把心思放到学习上,还打电话告诉了我姑妈(为了读书方便,我在姑妈家暂住),姑妈也狠狠地收拾了我一顿,我也下决心不再和他保持这种来往。但是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心里总会想起和他相聚的日子,我真的感觉到自己很喜欢他,因为只要哪天见不到他,我就会心神不宁……最近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我,看了这封信,我真的忍不住想去赴约。老师,我该怎么办?”我要她把信给我看看,她却犹豫了。我说:“老师是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你不让我了解实情,我怎么样帮助你呢?老师和你是站在一起的,我也会绝对为你保密的,你要相信老师。把信给老师看看好吗?”听了这些话后,她去了教室里。过了一会儿,她拿来了一封信交给了我。打开信,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封 “情深意切”的情书:

贞:

我们在一个班相处一年多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聪明、单纯、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品学兼优。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令我心神不定,我真的喜欢你!无论别人怎样说,我都不会和你分手,因为我——爱——你!昨晚我彻夜未眠,泪湿枕巾,就因为想你,就因为怕你不再理我。你也答应我,无论别人怎样说,你也不可以离开我,好吗?……I——LOVE——YOU!

看完信,我感到茫然了。班主任只是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进行原则性、宏观性的指导,提出三点行为要求:自然大方地交往、交往时要互相尊重、交往时要学会自爱,家长也只是粗暴的干涉,而没有跟她站在一起帮助她。我只得把信交还了这位同学,安慰她:“老师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为了这个许诺,也为了教育其他学生。我认真地查阅了许多有关书籍,也走访了苗贞的姑妈,原来她的父母三年前就离婚了,她随了母亲,现在住在姑妈家读书……我做出了以下分析:

此类恋爱行为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还是比较健康,没有任何越轨行为。

从家庭原因分析,该名学生是出生于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按常理,她应该生活优越、幸福。可事实上,她的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在她上三年级时就离异,失去了父亲的关爱与保护,使得她希望在生活中寻找一个温暖的、受关爱的、可依赖的港湾。这是她过早恋爱的内因。

从生理和心理分析:青少年的身体尤其是性器官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由此产生朦胧的性意识直指异性,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对自身变化急于了解,可又得不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而且缺乏经验,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往往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这是她过早恋爱的原动力。

从社会、学校环境出发:不健康的大众传媒的影响,枯燥单调的校园生活,同学之间的调侃、起哄,都是导致学生过早恋爱的外因。

针对这种现象,我觉得应从心理疏导入手,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早恋现象的本质及其影响,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摆脱困惑,“斩断情丝”,重新振作起来,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一天中午我找到这位女同学,告诉她我有话要对她讲。半个小时后,她来心理咨询室找我,我告诉她:“你是一个初中生,年龄还很小,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你的前途很光明,可是,老师却看到了你的前面将会有一座冰山,阻挡了你前进的步伐,你因为此事而分心,学习上受到了影响,成绩明显下降,这是一个事实。作为一名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也许别人说你们是早恋,可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爱慕之心,人皆有之,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妙龄女子那个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你们处于各个器官成长发育的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并被他深深吸引也是正常的。但你们之间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需要承担责任与义务,可你们有这份能力吗?成熟后的苹果是甜美的,但青苹果往往是又苦又涩的,因为作物的生长有它的季节,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而人生也是如此,什么时节做什么事,早了晚了都不好……。你们之间的精力大量花费在这件事情上,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学业。你要正确对待这件事情,该结束的时候就结束,把这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待到以后再去回味,珍惜记忆,珍惜生活。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的面对它,要把你们的这种友谊化为学习的动力,跟他一起进步。假如对方给你一而再、再而三写信,你不妨直截了当地向他说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婉言回绝的同时,必须将‘求爱信’交还给对方,明确表示珍惜双方的友谊,保持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并愿意和他交流学习心得,切磋学习方法,成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等将来学业有成后再考虑俩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回绝态度要坚决,方式要恰当,要使对方觉得你是为他着想,既没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又没伤害和气,因而让他乐意接受。”

苗贞同学根据我建议,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解决了“早恋”这一难堪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学习成绩也就稳步上升了。

    

善待中学生“早恋”迫在眉睫

由于青少年生理成熟的提早,加上社会上性信息的猛增,使学生的恋爱年龄提前,在七、八年级就开始萌生爱的幼苗,同学之间“发展真挚友情”往往充满了幻想,出现了一些“早恋”的苗头,并且呈现一种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进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当中成绩好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现代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的变化,他们的“恋爱”出现的原因,又有着时代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1、性心理早熟。现在是个开放的、资讯传递快速、信息交会很广的社会。中学生了解性知识的渠道十分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要到初中才开始偷偷摸摸的接触,他们很小就已经处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对性生理的成熟、性知识、性心理知道得也不少,他们的思想、言语和行动也超出了他们的年龄,常常令人吃惊。这就是说,他们的性心理与他们的生长发育是不相称的,即性心理过早成熟。这导致到中学阶段,中学生不是学习了解的 “将来时”心理,而是一种要尝试体验的“进行时”心理,因而,现代中学生 “恋爱”的现象普遍增多了。

2、模仿心理。模仿性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重要特点。90年代开始的“追星”潮流中,最为执着和狂热的多为中学生,他们将影星、视星、歌星当作自己的偶像进行崇拜,进行全方位的模仿,包括他们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生活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这些明星的绯闻,学生更是津津乐道,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影响,从而进行模仿,找个对象,谈谈情;换个对象,体会一下伤感,等等。

3、从众心理。现在我们都说中学生谈恋爱的情况比过去严重多了,我认为这除了性生理、性心理成熟所导致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学生存在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中学生的影响十分大,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一定大家都要成双成对的,没有也要找一个才行,这里还带出现代中学生的恋爱有一定的公开性。以前我们所讲的早恋是很神秘的,偷偷摸摸的,很担心别人知道,根本不敢让老师和同学知道;现在的中学生的恋爱却是公开的新闻,公开地谈论,有的同学甚至请求第三者帮助向对方表示好感,要求进行交往。这种恋爱的不隐瞒的公开性也是社会性开放在校园中的一个反映,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谈恋爱在校园中的普遍性。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加之受“人有我有”思想的影响,谈恋爱的中学生当然多了。

4、寻求体验的心理。“爱一个人,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这再也不是成年人的专利了,中学生中有这种想法的比比皆是。由于现代社会关于爱情婚姻的看法发生很大的变化,离婚情况越来越多,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中学生,这使他们产生了在社会上是找不到天长地久的爱情的看法,反倒是中学时代的恋爱是最美好、最纯洁、最值得回忆的心理。所以中学生在头脑里就十分向往,希望在中学时代有恋爱的经历,体会一下最纯真的初恋,作为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这里又带出中学生恋爱的不稳定性,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观点是,和谁现在好,即使以后“吹”了,也没什么关系,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就是求一种体会罢了。

5、“自我价值的试探” 心理。这是一种最为严重的畸形心理。有少数中学生恋爱并非出于渴望纯真感情的实现,而只是把异性的追求或对异性的追求作为体现自己能力和试探自我价值高低的一种手段,有时会甚至会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别人能找到对象,我也能行。”这就是中学生对待谈恋爱的态度。我在午休时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在大声地谈论谁和谁好了,有什么了不起,我都能找到。

防止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对策

事实证明我们所关注的不是允不允许中学生“恋爱”,而是关注恋爱对中学生的建设性、成长性意义,并将恋爱带来的破坏性、阻滞性负面影响最小化。面对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善待中学生“早恋”,帮助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

中学生恋爱现象并不是洪水猛兽,用不着惊慌失措,更用不着大呼小叫,甚至采取一些“专政”手段。恋爱现象的出现,固然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但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为此,解决中学生的恋爱问题应着重从心理、思想因素入手,去了解情况,和学生沟通,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你,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爱护。这样,用耐心,爱心去化解学生心中的坚冰,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中学生的恋爱问题,必须做好“预防”和“疏导”两方面的工作。“防”胜于“疏”,“疏”是不得已的措施,是补救措施,“防”的意义远远大于“疏”。“预防”工作做得好,就可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免受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防”是基本点。

(一)对中学生恋爱现象的预防

1、加强青春期性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把青春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的内容之一明确提出来了。我们应摒弃那种“谈性色变”的落后错误的观念,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著名专家吴阶平院士就曾大声疾呼:“在青春期教育中,如果不把性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则其它方面的教育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只有当他们获得了科学的性知识,才能消除他们对性的神秘感,有效地抵制他们可能从非正常渠道得到的“伪性科学”,克服畸形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恋爱、“性犯罪”等问题。同时,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

2、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和法制教育,培养高尚情操。在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头脑兴奋性强,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等特点,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爱情观。使他们认识到青春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引导他们抓住青春期这一有利时机,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作好准备。要创设和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并且能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如不健康小报、书画、录像等。除了进行一般的人生观、青春期教育外,有两点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开展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开展高尚情操教育,让青少年学生进行专心、勤奋地学习,经常参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他们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有理想、进取心强的学生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他们不会对异性表现出过分的热心。在较强的理智控制下,一般是不会产生恋爱的。

      

3、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正如人的健康一样,要想加强抵抗力,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其次还需“接种”,提高免疫力。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机体莫过于有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友爱的优良校风和班集体。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面。他(她)感受到充实,感到有意义,处处感到温暖。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了男女学生谈恋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恋爱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的甚至羡慕、向往、效仿先例,积极寻找和物色异性朋友,影响了学校的风气。全校应努力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局面,提倡男女同学间发展一种兄弟姐妹般的纯真友谊,学生们在生活上互帮互助,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和个性的形成。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长关系,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心贴心,这一点很重要。试想一下:一个教师,学生有困难不找你,有问题不找你,有心事不告诉你,班级工作能搞得好是很难想象的?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在事件的萌芽状态就得到及时处理;能够使班干部,同学们以你为核心,师生间有较强的凝聚力,班里的同学能团结协作。这样的集体,又有什么事不好解决呢?取得学生的信任,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快速反应,开展有针对性教育,使不良苗头得到抑止,有恋爱苗头的学生得到教育、挽救。在开展学校、班级集体活动时注意男女生配合等,增加男女同学接近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学间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同学友谊。经常地开展异性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活动,使之成为一种风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得当地运用“异性效应”,不仅能成为预防和克服学生恋爱的有效手段,还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对中学生恋爱的教育疏导方法

1、调查研究。对于学生早恋问题不能随便下结论,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粗暴对待,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而要调查弄清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异性交往并不等于恋爱,但异性交往是动态,可能从友谊就发展到一种比友谊浓比爱情淡的朦胧状况,在过密的交往中进入恋爱阶段,这个阶段也并不是成年人的谈婚论嫁,而是一种感情的愉悦。

2、鼓励异性交往。实践证明,阻挠异性交往的家长,恰恰造就了孩子的早恋;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符合青春期心理需要,交往的愉悦体验既有助于学习性别角色又有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但要告诉他们交往要有群体性,对象不要专一,举止言谈要大方,切勿扭捏作态和说脏话。

3、热感情冷处理。对于已经恋爱的学生,只能耐心的说服,提高其认知能力,不可逼迫。在感情问题上的强行干涉只会促使他们更加紧密,闹不好还会出现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所谓“冷处理”即先放一放。这很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在激情时,说话做事往往不受理智支配。发火的家长和激情的孩子定会将事情弄糟。这就是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管教的原因。平静下来后可与孩子谈早恋的危害,从爱护和为其前途着想,一般会听进去的。在班会上以‘爱情’为主题进行讨论,赏析名人名家的爱情诗作,体会爱情的美好与神圣,同时分析中学生不宜恋爱的理由。

4、真诚感化。民主、尊重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对学生要真诚对待,以理服人。老师与学生的谈话,语言上要中肯,切中要害,既不危言耸听,又不轻描淡写,态度上要和蔼,让他们知道你是在真心帮助他、关心他、爱护他,让他们敞开心扉,以达到真正接受老师教育的目的。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最后对他们提出好的建议和希望,使她认识前途是很光明的,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上进心。

5、引导鼓励。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崇高的生活目标会使人从小我中跳出来,刻苦学习,发展自己,为将来的幸福打拼。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让它升华为学习的动力,通过追求高尚目标而从恋情中解脱出来。

6、帮助选择。恋爱是生命的第一次,既快乐又不安,既幸福又痛苦。当事人渴求民主、尊重,同时他们也渴求帮助、指导,以使他们既不放弃自己的感情,又不违背社会的规范。人际交往特别是异性交往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发展过程不稳定,发展方向也不稳定,这些未成年的当事者随时随地会遇到麻烦,随时随地面临选择,他们没有经验,不知道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者最适宜的;也不知道选择之后,事态怎样发展,将要承担什么责任;如果在做出选择之前,自己手里掌握着一个是非判断和行为取舍的标准,该多踏实!这时的班主任和家长是不可袖手旁观的,对发生恋情的学生不能压制,既不急于定性也不代替学生选择,要鼓励当事人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在当事人选择出现困难时,老师家长要起到保护和限制作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当代中学生早恋成因及影响探究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小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