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读悟先行 言意融合——新课程下小学古诗教学探微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锦园小学   王伟敏

  【摘要】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新课程中教学中,古诗教学遭遇“一问一答”、“讲解注释”等无视诗歌美感的教学尴尬。本着对新课程独特视角的审视,本文从多读披文、巧抓文眼、链接生活、整合拓展四个方面入手,浅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何披文入境巧悟诗意的新举措。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古诗教学  新举措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对孩子文化的内化、传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因此,文章本着对新课程独特视角的审视,结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浅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新举措,与大家共商讨。

  一、新课程古诗教学现状探微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古诗: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但是过犹不及,在听了一些平时的古诗教学课和公开课后,还是深深地感觉到古诗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诵读吟唱抢主角

  在诗歌教学中,读读诵诵不可或缺,“长亭外,古道边”的经典吟唱也让我们领略音乐对古诗感悟的意义。但在有些课堂教学中,诵读吟唱却完全替代了潜心会文和多方感悟。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老师执教的是《静夜思》,整整一节课,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读诗,时而听老师读,时而学生自由读,或分小组读,或指名读,读的花样层出不穷,贯穿始终。而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老师请学生自由配歌曲,唱唱这首诗,于是有的学生用流行歌曲的旋律来唱,有的学生用欢快的儿歌曲谱来唱,而教师也始终赞许称可。从表面看来,这堂课不可谓不热闹。然而课后我们却了解到,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蕴含的情感等一无所知。于是我们不禁置疑,这种诵读吟唱对学生的古诗学习真的有益吗?

  (二)随意发挥凑热闹

  在另一些课中,教师对诗歌的内容讲解很粗糙,却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让他们随意想像、曲解诗意。一位高年级的老师在上诗歌鉴赏课时,准备了李白的六首古诗,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于是乎,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而答案也自然个个不同。我们的老师也不加以梳理,每每予以肯定。以至于一位学生说自己喜欢《月下独酌》的原因是希望能一个人呆着不写作业时,旁边的同学也纷纷点头称是,惹得听课老师哭笑不得。在另一节课中,老师请孩子们来说说为什么陶渊明能“悠然见南山”时,有个学生得出结论,那是因为他的眼睛是斜视,执教老师居然抱着亲切的微笑夸他很有想像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本来无可厚非,不过类似这种为了凑热闹而体现的自主发挥,我想,我们不要也罢。

  (三)漫天拓展无边际

  拓展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拓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一些古诗教学中,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漫无边际的盲目拓展。一位三年级的老师在执教李白的《赠汪沦》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拓展“离别”这一主题,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送别》,一共罗列了五首关于离别的古诗,到最后还列举了大量的现代离别诗歌。课后问学生《赠汪伦》这首诗讲什么,学生除了知道是讲离别的外,其他的却无从谈起。我们先不论课堂中的低效费时,单单就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而言,这种拓展显然是不恰当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新课程下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面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种种现状,我们又该怎样进行更有效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呢?《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课程标准同时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又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由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诗歌教学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一)剥开诗意“读”为先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我们在反对诵读吟唱滥用乱用的同时,并不否认“读”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其前提是读之有情、读之有悟。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寓情于景,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直抒胸怀。而这些诗都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目,它们诗情画意,画面感很强,仅靠传统的几张图片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呈现给学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也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就需要学生“读”,读中想象,读中回味!在参读互训中升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教师在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品读语言美。由于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因此在“读”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分词解义,让学生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教师要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

  (二)牵动一发“悟”诗眼

  如果说以读促悟是古诗教学的必要手段,那么巧抓诗眼就是一种读悟捷径。“一发”是指古诗中高度凝聚的一个点--“诗眼”,抓住这个点挖掘其内涵,从而辐射整篇古诗。如果能找到这个“诗眼”那么整篇古诗的教学便可跃然纸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表思念故乡,亲人的佳作。在此篇的教学中紧抓“忆”便可统领全文。“忆”在此处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回忆”吗?为什么思念?顺势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独”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人在他乡心在故乡的想念之情。人在孤独的时候特别容易触景伤情,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能让他的心飞回到故乡。他想念什么呢?那么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就水道渠成、顺其自然了。这样由一个“诗眼”牵引出几个主要脉络来解读理解,直入诗的内涵实质,避免把时间浪费在逐字翻译上,也不用教师再刻意地引导学生,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了。既打破了“逐环教学”(即解题导入、朗读通理解、背诵积累)的模式,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理解、表述的空间。

  (三)合理链接产共鸣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加之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这似乎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一些障碍。但我们应该看到,选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都是经典佳作,这些古诗表达的内涵是我们人类的共通情感,既使学生理解力不强,但他们在生活情感的体验上是丰富的。所以诗人表达的情感完全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但这需要老师在古诗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缩小情感落差、拉近情感间的距离,才会让古诗在当今的社会、在课堂上、在孩子的心目中有鲜活感,同时也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可挖掘的范围。读诗在于领悟诗人的“情”。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所以必须要击活学生已积淀的情感。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何不与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联网呢?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离开过家?离开家后又特别想家的?一位学生叙述说:“有一次,妈妈去上海看病了,把我送到外婆家,一连几天都没见过妈妈,特别的想回家,想妈妈。”说着这位女同学就流下了眼泪,而其他学生都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她,整个教室仿佛沉浸在这种思念情感的共鸣之中。这是多好的生成机会,于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我们面对短暂的离别都特别想念家人,将心比心,诗人孤独一人在外,举目无亲,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这样与学生生活中体会过的情感相联系,缩小了与诗人情感上的差距,更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孩子们不在游离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之外,有情可依。

  (四)整合拓展明诗理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贯通在课堂教学的全部结构和全部过程中。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具备有效整合、拓展的理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的王自文在全国青年教师的阅读教学比赛中将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整合。在早就高喊“整合”口号的教学环境下,这两篇文章的整合达到了一个至高点,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题临安邸》中的权贵寻欢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从时空的比照上,产生了另一种发人深省的效果。一年又一年、苦盼再苦盼,一次次希望化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燃起一次次希望,然而一直到死,诗人盼来的依然是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这种时间上的纵向对照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王自文老师这次教学上的整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不妨尝试整合,打破“逐首教学”的模式。但是怎样的整合是最有效的,让1+1>2,甚至释放出更多教学资源整合后的能量呢?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想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一同为描写西湖之美,但有着迥然不同意境的古诗。课堂中“更喜欢什么时候的西湖?”这一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比照中体会不同的意境美,对西湖有了更多时空多方位的认识。我想,这样的整合和拓展也是有效而理性的吧。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学要秒趣横生”。教学古诗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一首诗,理解一首诗,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热爱古诗,主动地学习古诗,运用古诗。在教学中读读悟悟、言意融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情趣无处不在、妙趣无时不有,才能让他们对语文抱有很高的热情。让我们凭借教学艺术,让古诗教学变得生动,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

  【参考文献】

  [1] 于永正《教海漫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 周小燕《新教材诗歌教学三步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3] 李向玲《新课程诗歌教学方式的转变》《成功·教育》2007年第2期

  [4] 王柳柳《浅谈新课程下的古诗教学》《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27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兼谈小学语文第十册1—3组课文的备课意见    下一篇:从学生的三本作文本看作文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