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小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沉默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
  课堂上的沉默往往被视作师生间交流的失败。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中积极的沉默。积极的沉默所强调的是学生对于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理解、运用好积极的沉默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语】 沉默 消极沉默 积极沉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权利控制的“满堂灌”让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思想和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麻木、冷漠。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更加重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对话和交流,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在我们经常能够看见一些片面追求热闹和气氛活跃的课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游戏竞赛,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我们的学生总能做到对答如流,给人们以“出口成章”的喜悦。渐渐地,我们教师开始害怕沉默,以为学生一旦沉默就表明思想走神、反应迟钝。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被打破的状态。其实那些貌似活跃课堂却缺乏深度,有许多虚假、浮躁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全面否定课堂中的沉默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弄清沉默的本质类型才是明晰问题的关键。
  一、当前“热闹”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
  1.老师讲解一言堂
  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经常看见学生一味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学生没有自学、思考的时间。一堂课中,老师声嘶力竭地讲解,他们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觉得只有自己讲解了,学生才能理解接受,或者说只要自己讲解了,学生就能理解接受。在这专制的课堂中,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懒得思考、陷入了消极等待的沉默中。
  2.学生自学被打扰
  一些惜时如金、争分夺秒的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还在旁边不停说。老师似乎是在提醒或者启发学生,但这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不能静下心来思考。
  3.学生思考被剥夺
  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耐心地等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不懂得欣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愁眉不展的表情。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发言踊跃却是“有口无心”,思考没有深度,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另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没有做好交流的准备,对自己缺乏信心,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会在课堂上“销声匿迹”。
  4.问题设计无质量
  简单、直白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地答出,看似课堂上热热闹闹,举手发言的人数也会很多,但是这些问题最终是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的。学生不多久就会陷入消极中。
  5.课堂氛围太热闹
  在课堂中一味追求互动、热闹,而忽略学生真正的需要,忽略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很难走进文本、品析词句、体会感情、想象意境。可以说,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心里空空荡荡。
  二、沉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沉默的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沉默是指“不说话”。语言学的解释,沉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沉默包括所有的非语言交际形式,而狭义的沉默是指与言语相对的静默无语和超过一定时间限制的言语中断。
  (二)课堂教学中沉默的两种表现
  1.积极的沉默
  积极的沉默是学生静下心来对问题的感悟、探究和反思,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积极的沉默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信任和鼓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的管理。
  2.消极的沉默
  消极的沉默是否定、对抗、甚至是敌意的沉默。是由于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重复,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冷漠、麻木、消极抵抗。
  (三)决定积极沉默的三种特性
  我们呼唤建构生命飞扬的课堂。我们的教师应真正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努力做到“教得科学,教得合理,尊重客观,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无论是否是公开课,教学活动都应该真实、客观地呈现给大家,还原真实的课堂。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包括大声回答和热烈讨论,还应该包括学生认真倾听、感悟和思考。这时的沉默是积极的,在积极的沉默中不是什么都不做,在这里有倾听时的投入,有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后产生的火花,有困惑后的豁然开朗。它能够促进教学顺利进行,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1.学生的特性决定的
  由学生的心理特性决定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于一点,大约每隔5到7分钟,人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回答被提问的问题,需要2到3分钟才可能有一个必要的思维空间活动。所以我们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沉默的机会,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思维的质量。
  由学生的主体性决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思维不能只跟着教师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适度、适时的沉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人的个性培养,体现在对思维独创性、灵活性和深广性的培养上。“我思故我在”,学生是一个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核心培养目标,沉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班级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些学生个性、思维相对活跃,对于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并能在答题时,一边思考一边答题。而有的学生在被提问时则需要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对所回答的问题要有一定把握,组织好回答语言才会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思维,让学生讲解、倾听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完善知识。
  2.语文学科特性决定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堂中,学生在静默中感悟文章,在聆听中理解内容。
  3.沉默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积极的沉默也是一种修养,是人与人在交往时的互相尊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沉默常常怀有欣赏之情,“沉默是金”、“沉默是智慧的表达”都表明了这一点。
  (四)创建积极沉默的三个方略
  1.沉默要做到适时性。积极的沉默并不是有计划、有系统、预先准备的。把握好沉默出现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积极的沉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可以避免出现课堂混乱。
  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中《永生的眼睛》时,为了让学生对父亲的形象有一个整体的上升,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当警官询问父亲是否同意取用母亲的角膜时,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不顾一切地反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时,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把渐渐老去,身体每况愈下的父亲接来照顾时,父亲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父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题目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不多时,学生就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课堂上气氛热烈。可是再仔细听听,答案单一,学生仅仅抓住课文对话中的几句提示语来回答,那是浮于文本最表层的理解。深层、多元化的感悟怎么就没有了呢?纳闷之余,探究原因。原来我提出问题后,马上就组织孩子进行小组讨论,没有给与他们深入思考的时间。而各小组汇报的答案都来自于各小组中思维最敏捷的同学。他们思维速度快,一想到答案就迫不及待地说出来。而思维深沉的同学的思维也因此被打断,放弃了深入的思考,浅尝辄止了。而那些理解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孩子可能连题意都没有读懂。我马上意识到讨论再继续的话,对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是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的。于是我说,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相应的段落,想象一下父亲会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这次我给了孩子们一段思考、沉默的时间。果然,当孩子们再次回答问题的时候,感悟是深入的,答案是丰富的。如有的孩子说当警官询问父亲是否同意取用母亲的角膜时,父亲的内心其实也是矛盾过的,但是一想到母亲的角膜可以帮助一个盲童重见光明,父亲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仅仅浮于表层的时候,及时地让学生沉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样才不会让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
  2.沉默要做到适度性。积极的沉默是有一定的度和火候的,不能运用地太多,占用的时间也不能太长。这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特定的情境的需求,科学地把握沉默的长度和次数。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第六册的《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老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阮恒会有“一句话不说”、“啜泣”、“呜咽”、“持续不断低声哭泣”、“抽泣”这一变化过程。由于没有把握好提问的节奏,把以上的变化过程的原因集中在一起讨论。给与的问题太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太长,最后造成学生的无所适从,不知从哪个部分开始思考、开始回答,积极的沉默反而变成了消极的沉默。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个大问题分成一些个小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阮恒为什么会从“呜咽”到“持续不断低声哭泣”,这个时候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上课的老师能够把握好提问的节奏,把问题分开来提出,并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沉默时间,就不会出现消极沉默的现象。
  3.沉默要做到适宜性。积极的沉默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它必须融入课堂教学,适合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只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教学节奏的混乱、教学结构的破坏。积极沉默的适宜性还体现在学生身上。对于一些内向或者追求完美的学生,他们对问题的解答总是要建立在深思熟虑之上,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时间,而不能拿班上一些善于表达的学生做参考,将积极的沉默判为消极的沉默。
  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教学录像。教师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让孩子们欣赏一泻千里、气势雄伟的瀑布的图片,让学生对文中描写的瀑布有了更为形象、直观的了解,唤起孩子的神往之情。接着让孩子看了一幅巨大的瀑布枯竭的画面,并在图旁配上了描写瀑布枯竭的语段。视觉上的强烈对比,文字真实的描写,句句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在出示图片后教师没有说一句话,适时地沉默了。全场也是静默一片,孩子们陷入了沉思。那一刻,无需再多的言语,在表面的“风平浪静”的后面,孩子们的情感正“波涛汹涌”。沉默了片刻,孩子们终于爆发了。有的说:“人类太残酷了,他总称自己为万物之灵,但我却认为他是罪魁祸首。”气愤的表情溢于言表。有的说:“人类如果一直这样傲慢下去,最后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自始至终,教师没有太多的言语,但是孩子们的心灵却已被深深的震撼。
  适宜的才是最好的。积极沉默时间的长短以及出现的时间要因课制宜,也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发挥积极沉默最好的效果!
  (五)创设积极沉默的五条途径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中积极沉默的主体。理解积极沉默是教学中必要的手段之一,在沉默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积极配合,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对沉默进行有效地掌控,沉默不是无语的空白,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感悟。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犹如骏马在驰骋,灵光闪现,不仅情感和智慧得到了升华,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老师提问后的沉默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 悱”实际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上的“空白”,而不是教学的中断。教师要精心创设出“愤”和“ 悱”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心里想求通而未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状态。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避免出现低级、直白的问题,应增加适合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曲折的探究、思考找到答案,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教师的问题最好还有后续性和相关性,让学生通过思考不仅能找到答案,还能提出问题。当然教师设计问题的难度,应该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不能太难,但有必要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的问题最有探究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索。
  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感悟文章的主旨。
  师:是啊,从你们刚才的回答中,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了妈妈的付出和汗水。但是,如果妈妈的账单上写的不是0芬尼,你认为应该是多少?请你为妈妈算笔账,应该是多少钱?
  刚一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马上埋头就开始用笔计算着什么,但是不多久他们马上停止了写画。大家都在沉默着,因为此时孩子们已经意识到了,妈妈的付出是不能用金钱估量的。
  生1:我觉得妈妈的账单上不应该写数字,而应该写一个词-无价。
  生2: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的。
  师:既然妈妈付出了那么多,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那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妈妈想用账单告诉彼得什么?
  这时,班上又是一阵沉默,孩子们已经完全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把自己当成了小彼得思考着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的孩子已经跳出了文本,回想、感受着自己母亲平时对自己的爱了。
  生3:母爱太伟大了,妈妈为“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还不求回报。
  生4:妈妈想让彼得知道,母爱是无价的,是什么东西也取代不了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静静思考。学生在深思熟虑,或者权衡各种答案之时,教师要相信学生,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学生在沉默中爆发。我们教师还可以通过姿势、眼神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思考。唯有历经静静的思考,才能让学生将杂乱思绪理清,才能将相关的概念、问题、方法融合,让学生享受“顿悟”的喜悦。这也影响着课堂教学后续问题提出的质量,讨论交流的质量。
  2.自主学习时的沉默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自主思考、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体现,教师应该为其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学习,能自主地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情感的激发要有感悟的过程,智慧的启迪要有思维的过程。在沉默中,在寂静中,孩子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心灵碰撞。学生思维火花闪现,细腻的情感不断得到培养。这是教师不能取代的。
  曾听过一堂课《慈母情深》。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前的的提示语先自学课文。课文的提示语是这样的: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亲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的深沉。阅读下面的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在这大约10分钟的自学时间里,仔细观察我们的学生,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不做不必要的动作,不发出响声,不讨论。他们有的拿着笔圈圈点点,有的低头冥思,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恍然大悟……如果有孩子确实需要向老师请教点什么,孩子会静静地走到教师身边,与教师悄悄讨论一下,或者孩子举手,教师走到孩子的身边。这看似毫无波澜的十分钟,其实暗潮汹涌。在这段时间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思维的火花迸发。这保证了学生自主、有效地读书和感悟。
  在这个课堂中,在宽松自由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内容,去体验文章。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选择学习的重点。自主学习,帮助完善和发展了学生的素质。这样的课堂,消极沉默较少,积极沉默较多。
  3.紧张学习后的沉默
  积极的沉默就是有效控制课堂教学节奏的法宝,它使我们课堂教学做到动静结合、快慢得宜。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思维活动长时间地处在亢奋紧张的状态,学生会出现疲劳,学习兴趣会下降,就有可能陷入消极的沉默中。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做到张弛有度,在一段紧张的学习之后给学生一点“缓冲”的时间,这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
  在教学人教版第六册《可贵的沉默》中,引领着 孩子们与文本中孩子进行对话。同文中的孩子一起经历着兴奋、沉默、内疚、自责这样一系列的过程。教学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在语言的品析中感悟情感。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这样一个问题中达到了高潮。
  师:孩子们很内疚,他们也想给父母亲过生日,可是他们不知道父母亲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请问他们可能用什么办法来知道父母的生日呢?
  这个问题提出后,班中小手如林,举手发言的孩子很多。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巧妙的办法来获得父母生日的日期。课堂的气氛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师:很好,这节课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你们从这节课中收获了什么呢?
  经过一段热闹的气氛后,孩子们通过静静地思考对刚才所学的课文进行整理、消化、总结,让智慧和情感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学生在紧张学习后,利用“缓冲”的时间去回忆、思考刚才所学的知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4.学习反思时的沉默
  当问题的答案已经明了时,学生面对“知其然”,进行的“知其所以然”的反思。在思考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有时候会不全面,所以,当老师提供正确答案的后,应该留下一定的思考沉默时间,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答案的异同。并可以反思:老师的解答思路和我的有什么不同?老师这样的解答对我有什么启发?还可以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
  如在人教版第七册《观潮》教学中,需要学生对一组句子进行比较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基本上所有孩子都知道c句写得好,写得好的原因却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老师就给予了答案示范:A句把意思说完整了;B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C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出示答案后,老师并没有马上展开下一个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们根据答案再次比较句子。学生在思考时,对照刚才自己的想法,想想老师的答案好在哪里,获得自己的体会,掌握写作和比较的方法。
  在课堂中,学生对自己解答的进行评判,从而揭示思维的误区和盲点,这样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提高原认知水平。
  5.认真倾听时的沉默
  认真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沉默。它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认真倾听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而和谐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沟通。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交流、互动,在沉默时也能积极思维。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两种倾听:教师倾听和学生倾听。
  教师倾听。倾听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课堂上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认真倾听,能让教师走近学生的世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个性欲望和需求。这样教师才能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让学生的智慧、情感、困惑等进入教学内容,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倾听是师生间一种平等的态度,教师认真倾听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欣赏。每位发言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都被充分重视,给了学生勇气和信心,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思考,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学习动机。
  学生倾听。当学生认真倾听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不断地把他人的感受与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对自己的理解进行反思。在比较和反思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让自己的感悟变得更加的深刻、全面、丰富。当学生认真倾听教师时,学生会沉浸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感教师所感,悟教师所悟。这种积极的沉默,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灵敏的寂静”。在我们身边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教师朗读完一段文章或者叙述完一个问题后,学生们久久不能回过神来,继续处在品味和回想思考中。这时他们的情感已经被教师的情感所熏陶,他们的智慧已经被教师的智慧所引领,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真正的活跃,静静的课堂中,表面的安静其实孕育着激烈的思维。有些时候我们不需要字字珠玑、舌灿莲花,只须轻轻颔首微笑就能妙解心颐和。
  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许大成 《课堂:学生沉思的精神家园》《基础教育参考》,2007.4
  [3]王娜娜、李显德《沉默:一种被忽视的教学机智》《全球教育展望》2007.7
  [4]李如密、史金榜《课堂教学沉默艺术初探》《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5]王彦明《课堂沉默的建构》 《当代教育科学》,2008.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跳出“蜗居”走向“优雅———小学低段学生绘本读写链接的启蒙    下一篇: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写话兴趣 ——《秋天的信》课例研究报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