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寻觅语言丛林里的“那树”——例谈文学作品阅读课语言训练点的确定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寻觅语言丛林里的“那树”
  --例谈文学作品阅读课语言训练点的确定
  【摘要】语言训练是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能否从教材的语言丛林里寻觅到语言训练点那一棵或几棵最有代表性的“树”,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语言训练点的选择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二是各单元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三是课文本身的重难点及语言表达形式;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状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充实的例子论述文学作品阅读课语言训练点的合理确立及教学运用,期望以“点”为例子,进行语言训练,把点变成语文的圆,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真正落实到位。这一切都建立在尊重文本、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载道之言”、 富有特色的典型词句和语段,从这些“抓手”切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因为有了语言训练为依托,人文感悟也就“随风潜入”。
  【关键词】语言训练   阅读教学   新课标   文本细读
  从事语文教学或研究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共识,这就是:语文阅读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而文本语言则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载体。精选的文本,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价值观、固定的语言架构和承载着教育教学目标等。但是它们包裹着“语言”这层硬壳,要明白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就要“剥开这层硬壳”,就必须聚焦在对文本语言的品读。阅读教学就要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这件表达世界“美丽的外衣”,喜欢它,并让它逐渐成为手中日趋熟练的理解和表达工具。
  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为我们提供了语言学习的材料,如何进行适当的、有效的训练?一篇课文,可利用的语言文字训练因素是丰富多样的。在一节课内,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和知识都教给学生。为此就必须进行能力训练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提炼。
  所谓语言训练点就是指那些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既有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学生习得言语模式,积累语言材料的词、句段等,也就是教师备课时预设的语言训练的部位或称为单位。
  语言训练就是教学中借以进行语感培养、语言积累、语言表达和陶冶情操的语言实践活动。语言训练点是师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凭借,即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和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图式。教学中,抓住了语言的训练点,教师的指导将变得切实而有效,学生的学才有凭借。
  从教十年,我深深体验到语言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也深刻地认识到准确的语言训练点的提炼是一节阅读课成败的关键。下面以自己执教的几节课为例,就文学作品阅读课语言训练点的寻找与确定的点滴感触,进行粗浅地表述,与同行分享交流。
  如何合理地确定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呢?我认为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二是各单元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三是课文本身的重难点及语言表达形式;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状况。
  一、依据学段要求,找准语言训练点。
  任何教学要求都不是孤立存在于某一学段,而是在各阶段反复出现,只是不是同一层次的重复,而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要求。
  我教《信客》时,教学设想是:和孩子们一起走近信客,从字里行间解读“信客”人物形象,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乘载秋雨散文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根据“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课程理念,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选择“信”的义项,感受信客;
  2.寻找“苦”的词句,理解信客;
  3.细读“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概括内容,赏析语言,理解信客;
  4.评价“坟墓”意象,感悟主题。
  这个设计中的词义解析、信息搜集、概括内容、语言赏析、意象评价等能力要求,八年级学生均已接触过,也是初中学段根本的一些能力要求,能力训练的确定是对学生过往习得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延续,也是对后续学习的一种铺垫、渗透,符合《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年段教学目标的要求。四个环节设置了一定的坡度,难易程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特征,没有随意拔高和降低训练的要求。而且几个语言点的确定比较符合本课的教学,抓“信”字导入新课,抓“苦”字感知课文,抓“凶险”品读语言,抓“坟墓”感悟主题。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缺一不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以下是第二环节的教学片段:
  生1:我找到的是第3段中提到的“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破烂灰黯”和“一无所有”说明他生活比较艰苦;还有12段中“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中的“老犯”说明他经常忍受着病的痛苦。
  生2:“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中的“老犯”说明他经常在外面奔波……
  师:你能不能再从文章里找几个词语能说明他经常在外面奔波?
  生3:第10段中就有“风尘苦旅”这个词可以说明。
  生4:第1段中“长途跋涉”。
  师:这两个词都呼应了标题中的哪个字?
  生(齐):客。
  生5:第6段“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进一步说明信客的收入微薄,生活拮据。
  生6:信客的生活十分繁忙,比如第10段中有“年年月月”一词,说明他十分繁忙,不能在家中休息,只能在外头不断奔波。
  生7:第13段“这一切都要他亲自在场,亲手查点”这一句中的两个“亲自”能说明他很繁忙,也很有责任感。
  生8:第10段中有句“他正躲在山间坟场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说明他的生活很艰辛,心灵更受折磨。
  师:当信客的时候生活苦,生病苦,心灵苦,不当信客了,还是那么苦。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更加敏锐,不仅理解了“苦”的内涵,而且积累了一批表现“苦”的词语。由于这些词语是在具体语境中习得的,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和机械。在教学中,有时这样的语言训练点会集中体现,非常明显。比如《乡愁》中的数量词搭配,如果在品读课文后,老师能引导学生正确搭配这些数量词的变化,相信,下一次的学习中,学生就会自己捕种这些语言训练点的信息,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能规范地支配自己的语言。天长日久,学生在句的训练中就能摆脱语言干枯的窘态。
  二、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找准语言训练点。
  单元导语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认真地解读单元导语,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本单元的训练点。
  我教《猫》时,备课阶段仔细阅读了《猫》所在的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这段话其实就是本单元语言训练的目标。我在教学时,就可以集中精力把语言训练的重点放在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这一“说”的能力点上。
  课文前面的导语、课后的练习也是教师确定语言训练点的主要参照。课后练习是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后练习寻找和确定语言训练点。《猫》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三有“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根据文本的内容,我确定两个以说为主的语言训练点:
  1.说猫:给猫取名,阅读分析三只猫的个性、命运异同;
  2.说人: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体验,辨别探讨人性的美丑。
  在第一个语言训练点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知猫”, 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的语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再让学生给猫取名。由于文本感知比较充分,学生取的名字充满情趣,有的名字通俗易懂,有的名字形神兼备,充分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比如第一只猫,有的从来历角度取名“新生”,有的从外形角度取名“小白”,有的把性格和外形结合起来叫“雪球”。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学生的发言:“我给第二只小猫取的名字是‘弹黄’,‘弹’是因为它性格太活泼,‘黄’是因为它的毛色是黄的。”这个名字一出来,其他学生的掌声就自发地响起。这一训练点的设计,既充分感知了三只猫的个性,又训练了学生的炼字能力和表述能力。
  在第二个语言训练点教学时,我选了文中四个代表性人物,请学生评价一下,他们是美的,还是丑的。以下是课堂片段:
  生1:我认为周家丫头是丑的,她明明看到我家的小猫被过路的人捉去了,却置之不理。
  师:这叫什么行为?
  生1: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师:她怎么做才是美的?
  生1:应该去阻止。
  师:能不能用一些四字短语来表达一下你的意思?
  生1:要见义勇为,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生2:我认为过路人是丑的,他的行为是损人利己。
  师: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正合适,那么他怎样做才是美的。
  生2:君子不夺人所爱,他应该自己去想办法。
  师:是啊,君子爱猫,取之有道!
  ……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去评价文中人物,然后通过师生、生生对话,引导学生进一步在读中潜心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出人性的复杂。
  三、依据文章特点,找准语言训练点。
  课文由语言文字组合而成,语言文字依据不同的内容与思想,选择了不同的组合形式,组成了最能表现思想内容的文章。阅读一篇篇文章,读懂内容只是第一步,还要读懂其是如何表现这一内容的,即语言形式是如何为表现中心服务的。正如特级教师步根海所说:“要从以往重内容的感知转化为重语言的感知,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内在联系背后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在沙漠中心》选自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散文集《人类的大地》,写的是他在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沙漠之后的情形,以及对人生的意义和自己职业的相关思考。如何确定该课文的价值地位,是我在教学时碰到的一个难题。在阅读原著和有关作者研究的文章后,我再细读文本,豁然开朗,这篇文章重在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讨,这节课的突破点在14段中“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这一句中的“人”字。围绕这个字,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改为“我们干的是飞行员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飞行员的烦恼。”行不行?为什么?
  2.课文里还写到其他人吗?(朗读比较文章中写到的农人、芸芸众生、斗牛士的生活,感受作者的态度)
  3.说一说作者认为怎样的人才配称作“人”?
  4.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个句子?
  通过这一个语言点的研读和训练,学生们对“人”的认识由形到神逐步深入:“人”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迈开双腿向前走的形象,直立行走成为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象征,这种独立行走既是形体上的,更应该是精神上的。《人类的大地》结尾,圣埃克絮佩里用一句话结束:唯经智慧的吹拂,泥胎才会变成人。这里的“智慧”,就是精神上的独立行走。圣埃克絮佩里认为他和同事们都是在精神上独立行走的人,有责任感,有信仰,有追求,热爱生命……所以他喜爱农人的真谛,鄙视“芸芸众生”的“碌碌无为”和拳击手的意志消沉、年少冲动,所以才说“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当学生们用自豪、坚定的语气读出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点的寻觅和确定是正确的,它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感悟了主题,又陶冶了情操,对心理独白这种言语形式有了深入的了解。
  四、依据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状况,找准语言训练点
  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且有限的,孩子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教师对课文的认识可能“胸藏万汇”,但在教学中应适时适地化为“涓涓细流”,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以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适合学生的思想,那就可能是拔苗助长。
  我在上《老王》的时候,确立的语言训练点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围绕这个点设置了两个教学板块:细品语言,感受老王的不幸与善良;深入探究,感悟作者杨绛的善良与愧怍。
  课堂教学顺风顺水,到了临近结尾时,我抛出“作者也是个不幸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对老王有愧怍呢?”这个问题,学生们的想法大致有四种:①觉得老王送鸡蛋、香油来时没有好好的招待;②自己的生活比老王好,却没有真正关心他的生活。③只有同情,没有尊重,居高临下;④缺乏对老王精神上的关爱。由于原先我已经让学生品味过第三段结尾句“而后者该是更大的不幸”和第13段中的“我不是要钱”,能够有③、④两种理解的学生已经领悟到文章的主旨,我小结一下便可下课,但我那时引入了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的“灵性良心”说,学生一下子懵了。
  课后反思时我恍然大悟:阅读教学需要尊重文本,作家本人的其他作品也不一定能解释文章;关注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那时我领悟到:教师文本细读需要深刻,但教师的深刻不等于学生的深刻,也不需要学生的深刻,语言点的训练,有时候可以点到即止,不需无限制深度挖掘。
  以上只是我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确定文学作品语言文字训练点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侧重于关注语言训练点对语言积累、内容理解、形象感知、情感感受、主题领悟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而对语言模式的实践探究是我下一阶段重点要做的。语言训练点的确立应立足于文本,应随着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而不断变化。如果说课文是语言丛林,那么准确的语言点就是“那树”,找到“那树”,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在丛林里徜徉、留恋,并且顺利突围。而课标、教材、学生就是寻找“那树”的线索,或者可以称之为指南针。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教师本人文本细读的基础上。
  主要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继福《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点的确定与教学》,《福建教育》2003·A3
  3.秦英《立足文本,找准语言训练点》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幽默点缀课堂    下一篇:发现 总结 提升——优化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模式研究与实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