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与提高教学效率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12-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科学研究都需要科学家的合作,合作与交流已成为科学家们必被的素质之一。小组合作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它为学习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操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使科学课上得高质量,高效率。

  一,准备材料

  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包括两个方面:文字资料和实验材料,这两个方面的材料准备,是科学课顺利运行的保证。因此,在学习前一课的时侯,我就要给学生布置下一课要准备的材料。各小组成员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去准备。

  〔一〕文字资料方面;家中藏书较多或有微机的同学,搜集起来比较方便,内容也丰富,如:《认识太阳》一课前,学生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涉及了个太阳的方方面面:太阳的直径,太阳的温度,太阳的诞生与熄灭,太阳的组成元素,太阳黑子及对地球的影响,日食等等。待到课堂上交流时,这些资料不再是哪个组员自己拥有的,而是每组的乃至全班同学的共同资源,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认识了太阳。

  〔二〕实验材料方面:

  每位同学根据家中的实际情况,本着“物尽其用却不必花钱”的原则,如在学习《它们会生热吗》一课前,我布置各小组准备的材料有: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毛衣、铁块、泡沫塑料等等;另外,我为他们提供温度计。小组长了解本组情况后,分工准备。如:家里有棉花的准备棉花;爸爸妈妈有毛皮领的,准备动物毛皮等等。等到了课堂操作实验时,这些材料集中起来,就成了本小组各位成员的共同资源,共同使用。

  二、提出和讨论问题。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科学课上,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灵活多变的有效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针对某一事物提出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纸的研究》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绚丽多彩的“纸的家族”,学生在感受认识了纸的种类之后,积极动脑,各各争先恐后的发言,一个接一个的提出了二十多个问题,纸的厚薄,颜色,透明度,韧性,纸的发明创造,纸的用途,纸的结构,纸的未来等等。这么多的问题,如果全班同学逐一研究,别说一节课,就是两三节也研究不完,这时候,我就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先请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兴趣和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有针对性的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讨论,预测直至解决,大家在充分讨论,探究之后,形成本组两个问题的结论,然后,组间交流,成为全班同学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问题的共同结果。既拓宽了学生关于纸的认识,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实验操作:

  动手做是科学课的灵魂,学生在做好了充分的的材料准备后,就进入了操作实验这一步骤。而提出问题则是这一步骤的第一步,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抓住线索,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设计进一步的实验方案,最后在操作实验中寻找支持或否定所做假设的新证据。例如:《摆的研究》一课,针对“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各小组讨论后,有的小组提出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有关;”有的小组认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有的小组认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有关”;有的小组认为:“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这时,各小组面临着选择假设,小组成员就需要共同协商决定小组的探究方向,小组讨论自定目标后,还要让他们明确定任务,分工合作,然后操作实验,如:组长主持,负责全盘,一位同学记录,两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计时,大家共同观察,收集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且,互帮互助,合作有序,配和默契,增强了组内合作的凝聚力,陪养了团队精神。而且,研究内容相同的各小组可以相互补充,研究内容不同的小组可交叉交流,使他们各自的实验方案更合理,更完善,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曲折而浪费时间,又保证了实验的质量。

  四、交流与完善所获信息。

  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验。长时间的观察,每个学生都会有许多发现。

  如何将这些发现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交流时,我引导学生分两步∶

  (一)、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

  (二)、让学生在听取其他小组汇报之时,将重要的信息点记录下来,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与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再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经过归纳总结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获得科学的结论和解释。 如:《有趣的石头》一课,各小组学生团结协作,在运用“看、摸、砸、闻、磨、刻”等方法研究后,获得了各方面关于“石头的发现”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先在小组这个小范围内交流,各组成员,看的清,听的细,不同意见很快能统一,并整理出比较祥细的关于“石头的发现”的系统报告。然后,进行组间交流,使各小组的发现成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资源,大家共同总结出了石头的特点:颜色、形状、颗粒大小、软硬、成分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帮助学生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发现,倾听别人的想法,获得更正确的认识:

  学会相护接纳、赞赏、分享、互助。

  五、学习评价

  每位组员的学习表现如何?一节完整的科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师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出方方面面的公正的评价。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形式中,组内评价最常用。这种评价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表现,是他们对每位组员在本节课各学习环节中表现的反思。当然,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评价内容也随之变化,评价方式丰富多彩。例如:《认识光》一课的评价内容为“我的猜想”、“我的操作”、“我解释的自然现象”;而《奇妙的镜子》一课的评价内容为“我的制作”、“我们的合作”、“我今天的收获”;针对这两课的评价内容,我设计的评价方式是:“成员代表评价”,我们称各组负责发言的组员为“新闻发言人”,针对“我解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的收获”对本组新闻发言人的评价得分,作为本组的成绩。表面上看,是评价某一位组员,实际上评价了他们全组合作智慧的结晶,因为,他们在发言前,在本组要有一个讨论、酝酿完善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能激励学生在每个探究活动中,更加认真努力,每位组员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组争光,体验合作价值,从而提高了科学课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一位学生都是主角,都是小组的主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体潜能,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围绕问题大胆假设,通过验证探究结论    下一篇:淡化知识 重在探究体验---小学科学课教学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