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关注学生发展 丰富自主体验 ——小学常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注学生发展   丰富自主体验

                   ——小学常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就如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思考与体会,科学地运用了以下策略:学生能表达的教师不叙述;学生能找到的教师不帮忙;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探究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创新的教师不包办。通过几年的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发展  体验   思考   探究   创新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在常识课堂中,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交流合作少;记忆结论多,探索过程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完成任务多,体验乐趣少;演示观察多,动手发现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难以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幸福,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联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我感叹万分,作为教师的我感到十分惭愧!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回到家乡,在对他的朋友的儿子说起他在美国的学习情况时:有一次美国教师布置一道作业: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制作一架飞机模型。他和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买材料一起制作,结果花了500美元,而一个美国学生利用家里的一些废物,只花了50美分就完成了一架比中国留学生做的好的飞机,最后他说,其它的考试我们什么都不怕,不会比美国人差,就怕一些要动手做的作业。我当时就在思考:为什么我国中学生在各类国际比赛中能够屡屡获得大奖,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而默默无闻呢?这也许和我们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板书学生背”有关吧!同时也让我对有些人在学生观上的一些说法进行了思考:

   思考之一:现在的学生是否真的不好教?

   有些老师总是说:这个学生学习不努力,贪玩,那个学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等等,自己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就是不听,因此感到‘恨铁不成钢’。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加上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确实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存在不少缺点、毛病。如果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的历史,不也是在别人特别是在家长和教师的教导下,逐渐成熟起来的吗?就是成人、包括我们自己,也包括许多优秀模范人物,也存在着某些缺点,更何况成长中的小学生。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扬光大,逐渐成长为各具所长的社会有用人才。

从这个角度看,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就的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好学生、差生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作为教师首先要积极赏识学生。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尤其是对“差生”,更应该如此。如果一个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没有长处或优点,只能说他的认识有误区或不够深入。其次,还要善于发扬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得教师的赏识,并不是要止步不前,而只是把它作为进一步提高的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最好的例子,说明教师欣赏、期望学生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思考之二:学生真的不会学习吗?

   有些老师说:我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还是有不少学生没有听懂,学生做练习总是出差错等等,感到现在的学生不会学习,还认为年龄越小,学习能力就越弱。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学习化社会”成为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终身受益。正是因为小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才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获取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文化成果,而不仅仅在于认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应付考试,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学习。这要求教师改变观念,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把教育过程作为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会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其次,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锻炼提高。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考之三:好学生是否真的太少了?

有些老师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好学生真是太少了。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以往的教育往往是“挑选”适合现有教育体系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而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把教育变成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的教育。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来看,也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人。社会需要的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多样化的人才。一个人在升学考试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有不少并未上过大学的人,却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人。因此现在不是好学生太少了,而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需要改进,要用高质量的教育培养越来越多的好学生。只要有合适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能力较弱,则可能在其他方面却是较强的。教育培养人应该扬其所长,补其所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念,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较好发展,尤其是树立每位学生都是优秀人才的观念,选择适应学生特点的教育促进学生发展,而决不让一位学生当“陪读”。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发展观。同时也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这表明《标准》强调的不仅仅是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强调的是“做科学”、“懂科学”,而不是“读科学”、“听科学”、“看科学”。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及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试行教学中的“五不”,即学生能表达的教师不叙述;学生能找到的教师不帮忙;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探究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创新的教师不包办。

    

(一)   学生能表达的,教师不叙述

课程标准提出:“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如在《水的浮力》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填好实验提示卡后,就让学生来说说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情况,你是怎样知道沉入水中的小石头也受到水的浮力等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在经历了动手实验的过程,同学们的发言更热烈了,对探究活动充满了渴望。这样不就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吗?

“要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观点,至今依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首先,小学生喜欢说,让学生说能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必须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最后,学生在说中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常识的信心。

(二)学生能找到的,教师不帮忙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也对学习活动做出审时度势的调整。我在教学九册常识中地理知识这单元时,就让学生在课前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如上网查询、剪报、查百科知识大全等,每节课还留下3-5分钟让同学们来汇报各自的资料,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知识量,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是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的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留下了伏笔。

如在讲《京杭大运河》这一课中,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通过各种方法寻找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资料。课堂上同学们不仅介绍了运河的历史,而且也介绍运河现在的情况,使同学们懂得保护运河的迫切性,更有一个同学从家里拿来运河的一些照片。由此我想:现在的孩子们已真正开始“不唯书”、“不唯师”,千万不能小瞧他们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搜集资料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   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演示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与协作精神,要求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放开手脚,富有个性地学习。有很多实验、实践操作完全应该让学生去做的,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即使有一定困难,也要由学生自己先尝试,先探索,先经历。这就需要教师要信任你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的,一定能成功的。

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中,我只替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有小轮、小刀,玻璃板、砂纸,小手巾、小木块等,并出示实验步骤:

A、你认为怎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B、你是研究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

C、你准备选择哪些材料?

D、你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你研究的结果吗?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显得格外兴奋,有的小组在实验方法上发生争执,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小组分工明确,谁负责做实验,谁负责观察记录,配合默契。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要在他们出现疑难时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使同学们能及时总结出怎样增大摩擦力和怎样减小摩擦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人对事物充满适度的好奇心,这时最容易激发人去探究,去发现。其实教材中有好多实验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而不需要教师去演示,教师只要对其中重要的、涉及危险的地方提出要求和做法就行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险精神!

(四)   学生能探究的,教师不代替

克鲁捷茨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的认知过程中,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并且通过描述和组织所观察到的现象来学习科学知识;到了高年级以后,由于认知过程的不断进步,儿童就不会满足于只观察和描述事物,他们会用分类、实验、实践等更复杂的方法来构建自己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小组探究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斜面》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课前准备了小方木块,教师只替学生准备了测力计。

A、自学课文引出问题:工人叔叔在往卡车装货时,为什么要用一块长木板斜搁在车辆与地面之间,把货物沿着板推上去?

B、猜测或假想:甲生:可以省力。 乙生:比较方便。

C、小组合作,制订计划:你们小组将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并要求说出办法。

D、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有的小组很快用铅笔盒作斜面,有的小组用较厚的书本作斜面,有的用尺子作斜面……,但也有小组开始找不到用什么材料作斜面,在别的小组提醒下也成功了。

E、形成结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加以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斜面能省力。

F、应用验证:运用其它材料或生活中的现象验证或解释结论的正确性。

    虽然这次实验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学生主动参与了《斜面》能省力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学生也领悟到“提出问题——猜测或假想——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在“做”中学,在“做”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比直接获取最终结果来得更好,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的能力。布鲁纳在《教学理论建设》这一书提出:所谓知识获得,其主要是看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重在结果。

(五)   学生能创新的,教师不包办

我们面对的都是些小学儿童,所以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征来考虑。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但对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迫切了解的欲望,有急切探究的心理动态。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具有自我实现其能力的倾向;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能力。在做实验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有创新的兴趣、创新的态度、创新的习惯、创新的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铺筑创新的基石。给学生布置课外实验《怎样使一个生鸡蛋从二楼掉到水泥地面而不破?》,我只给同学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星期后同学的答案令我大开眼界,让我不得不佩服同学们的能力。有的同学用了海绵和纸盒,有的用报纸做降落伞,有的只用泡沫,有的在盒上装上弹簧,有的用塑料吸管,更有甚者把鸡蛋放进装满水的塑料瓶里……总之方法有好几十种。这个实验让我明白:只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机会,提供充足的创新时空,那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不要轻易去帮助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的火把。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常识》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多一点时间表达,多一点途径搜集资料,多一点机会操作,多一点方法探究,多一点空间创新。研究表明,这种理念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常识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小学心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结构性探究材料的应用策略    下一篇:科学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