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紧密整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但是,《科学课程标准(3-6)》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内容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目的是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即服从、服务于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追求现代化技术而用多媒体,为了手段而手段,如果这样流于形式,就背离了电化教育的初衷。尤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术代替一切。正如科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与玩电子宠物的感觉毕竟是不同的。 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过程,这也是所有科学教师的共同愿望。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我也常用多媒体技术来为科学课堂教学服务,结合本人的实践,针对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 课堂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知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也赶上了信息时代。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已切实可行。通过情境设置来优化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合作进行质疑探究;通过多渠道拓展延伸以增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设置情境,优化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也应当充分利用实地考察、网上搜索等精心安排内容,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因为调查、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已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例如,我在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时,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参观当地的桃园和葡萄园,调查桃子、葡萄的生长繁殖情况,再让学生上网搜集其他相应的植物繁殖方面的信息。上课时,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植物的繁殖有了较深的认识,课后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动手种植宝石花等植物,亲身体验种子的无性繁殖,充分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合作性,为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物体的运动方式》的教学,我用FLASH课件演示了一段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学生看后对物体的运动有了较深的印象,很自然地进入研究学习状态。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特点,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这也是达到和谐课堂的良好方法。 二、合作交流,优化学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合作探究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更多的机会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去倾听,去感受,科学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昼夜交替》一课时,我就运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地球上一天24小时中的美景,再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提问:地球上的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由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转向小组间的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究得出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得原本难以讲解的内容显得更形象生动。再如,火山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离学生似远实近,因此在教《火山与地震》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印象中(看到或听到的)火山和地震发生时的情形,以初步得到的认识作铺垫,然后利用自己制作的专题网页(《我们的地球》中“火山地震”版块,动态地向学生展示了“火山、地震”形成的过程,接着让学生在BBS里讨论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自己学了之后有什么感想?等等。这时,学生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探究、交流和汇报,很自然地得出了火山与地震形成的原因,并学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合作精神得到体现,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成功之后的喜悦。 三、鼓励质疑,优化探究 质疑是学生科学课上必学的一课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有了疑问才有寻找问题答案的欲望。“你们见过彩虹吗?什么时候见到的?为什么雨过天晴,天空中才出现彩虹呢?”我在教学《七色光》,为了让学生理解光的组成,我首先这样提问,“……”学生各抒己见。“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一个彩虹来研究一下?”学生兴致盎然。于是我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一下,自己去制造彩虹,活动中,学生研究很认真,观察很仔细,随后返回课堂作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再通过操作课件呈现光的色散情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并没作过多讲解,只用恰当的语言作了引导。而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深思考,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了自己的看法,解决了自己的疑问,使所有学生对光的色散有了新的认识。这一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比起只是教师的讲解,所取得的效果是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四.拓展延伸,优化渠道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和结论等多方面。”要求科学课应不受课堂与课时的束缚。因此,科学课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将课内有限的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如在教学《蚕的一生》时,由于现在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蚕,相对说来比较陌生,对蚕的有关知识可说是一无所知。我与兄弟学校联系,学习养蚕经验,取来蚕种,让学生养起蚕来。期间结合蚕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形态用多媒体课件作相应的蚕变化情况演示和传授一些相关知识,当学生看到蚕茧结起来时,高兴地欢呼起来。以“我养的蚕结茧了”、“我与蚕宝宝”等为小课题写出小论文用以交流。 我们经常说要将现代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我认为并不是课课都要用信息技术,如若如此,不仅得不到效益,有时会适得其反。 一、有形却无功 太阳、人、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常的现象,小学生对它们的研究有多深却是个未知数。例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某老师用课件演示,不仅效果逼真,而且还让学生看到了太阳下影子的变化过程与移动方向,确实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看看这位教师课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辛辛苦苦制作了这个精美的课件。内心有一疑问:这有必要吗?如果这一环节改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记录单上画出太阳、人、影子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行全班质疑:画得对不对呢?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到太阳下验证,得出正确答案。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质疑:太阳下物体的影子都一样吗?为什么影子是黑的?连续观察一天,影子是怎样移动变化的?……最后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效果不是更好吗? 二、顾此而失彼 有一位教学基本功很扎实的教师,课堂上总能以亲切的目光、得体的手势、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爱听、愿学。但在一次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课上,却一反常态,整节课都在讲台与操作台之间穿梭,表现得手忙脚乱,甚是狼狈。这位教师所犯的错误是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备课时跟着软件跑,上课时围着屏幕转,教学思路被多媒体左右,好的教学风格被这种所谓的信息技术教学所淹没。 三、预置难生成 计算机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它只会按照一个事先预置好的固定的程序进行教学,遇到意外事件不能随机应变。在科学课中,常常会有生成性的情况出现,这是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能预见的,且多媒体课件画面众多、色彩艳丽,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计算机的操作上,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制作交互式课件时,教师要事先预想到各种情况,尤其对一些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不宜制成课件。且信息技术是为科学课服务的,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堂上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并以其能够充实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负担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说,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看到它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它的不尽完美之处,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根据教学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科学课堂教学服务。如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原理、规律(如风的形成、叶的光合作用等),暗箱课(如血液循环器官等),变化周期长,不能短时再现(如种子萌发的过程等),物体运动(如天体运动等)……这些内容,缺乏直观性,讲解空洞,也难演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规律,获得深刻的印象。对于一些比较直观、能实际演示的内容(特别是操作实验)则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如若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表现出的巨大优势仍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其利弊,扬长避短,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综上所述,合理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让新课程理念在具体的教学细节中得到落实。“细节成就精彩课堂”,从中思考、探究,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方法,积极实践,持之以恒,那我们的科学课将大放异彩,焕发更强的活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科学课的探究式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