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通过历史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几点尝试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6-02-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梁乃军

  能力要求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考文综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成为广大教师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这里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通过历史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正确传授历史概念,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的概念,反映着相应历史内容的本质属性,中学历史概念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理论概念,它包括生产力与生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阶级与阶级斗争,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等等;一类是历史知识概念,它包括教科书里所有的内容,但无论哪种理论与史实,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并没有逐一提出来做系统、完整地注释,只是通过历史现象具体描述,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从这些说明中归纳出历史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运用历史理论,结合历史知识,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学会看待历史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例如:中古史中关于半坡民族与阿姆渡民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缘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经济权力。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历史理论水平,运用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对其中第四个选项就容易出错。妇女掌握“统治权”与教材上“妇女居于主导地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概念,前者属于历史理论概念,后者属于一般历史知识概念。统治与被统治是阶级产生以后,整个社会普遍出现贫富分化,地位不平等之后的事实。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当然就没有统治与被统治之分,显然不具备这些知识,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正确传授历史概念,结合历史理论,挖掘历史概念内涵,有助于学生知识准确掌握。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构筑历史概念知识体系,找出规律性认识,提升学生能力。

  历史知识,历史概念,零星繁杂,这是教与学面临难题。若能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加以系统整合,找出规律性认识,那就解决了教与学中最大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加工,得出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以提升学生认识能力,梳理方法大致有三点。

  (一)从纵中找规律。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看似毫无关联,但仔细分析就会看出它们区别与联系。例如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内阶级矛盾与中日民族矛盾互相交织、错综复杂。但1935年以前以阶级矛盾为主,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依据民主革命的需要制定了1931年土地政策: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民、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等,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目的是为彻底废除封建制度及其根基——地主土地所有制,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必须满足农民土地要求。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党又确定减租减息政策,减轻地主剥削、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调动各阶级联合一致走向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在解放区制定依靠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革命总路线,目的是激发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赢得农民对战争最大支持。事实证明翻身农民对战争支持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建国初期,1950年党又提出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在执行过程中实行保护富农政策,以期最大限度地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改阻力,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政策,但制定的依据是相同的,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从横中找特点。任何历史事件都具有它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这就形成了该事件独有的特点。所以正确把握时代和环境横断的各个侧面的全貌,是我们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根本依据,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所具备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必须把它们放在当时具体环境中去考察。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虽都是为了摆脱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都是为了谋求自身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制度健全和完善,但由于各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所面临的内部矛盾不同,所得到结果不同。如:南斯拉夫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起,就寻找适应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但由于外受社会主义大国苏联排挤、资本主义体系压制政策,内部面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及中央与地方问题,最终未见成效。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都希图走出一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道路,也受大国的牵制与干涉而失败。中国70年代末期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使单一计划经济模式转型为市场经济为主的模式,确实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所处历史时期不同、国际环境不同,都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中国改革成功是处于国际关系相对缓和,特别是中日建交、中美正常化、苏联失去强劲攻势之时,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再加上中国又能适时制定改革开放,教育兴国,振兴经济的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三)从纵横交叉找本质,从中外历史结合出发,从深度、广度上研究历史,全方面构建知识体系,从中找出规律性认识。就卢沟桥事变至偷袭珍珠港期间美日经济来说,可以看出,它在不同阶段对美国制订对日政策有不同影响,从1937年日本侵华到1939年7月26日,美日之间密切经济关系,促使处于经济衰退之中的美国对日本一再绥靖。为了保持有利可图的美日贸易,美国不惜放弃了一些在华利益。1939年7月26日至1942年7月26日,日本进一步扩大战争使美在整个东亚经济利益受到威胁,美日之间直接的经济关系成为第二位要考虑的因素,美国利用日本在经济上对美依赖,以日美直接经济关系做筹码对日本展开经济战。1941年3月8日至1941年7月6日在对日经济战同时,美日举行谈判,双方不同的亚洲经济战略使之展开了激烈斗争。1941年7月26日至偷袭珍珠港,两种不同经济战略进行到最后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两种不可调和亚洲经济战略最终导致了战争。但这仅仅只能反映美对日制订政策一个侧面,如果把美对日政策改变结合整个二战中美的所作作为,事情变得就不那么简单。依据美在一战后的“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美对日制裁迟迟不能做到最强烈态度,主要是由于美在欧洲利益还未受到威胁,所以美对日的态度,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1936年德日结盟,美可以说是在欧、亚利益都有损害,便避战自保。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美看到足以抗击德国使自己在欧洲利益不受损害的希望,为寻求利益保障,1941年8月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示援助苏联、借苏联之手对付德国,以便自己抽出力量对付日本。一旦美在亚太战场大获其胜,日对美在华威胁削弱之时。美更是关注在欧洲与苏联划分势力,所以又与英联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对日态度步步变、政策变,但“先欧后亚”全球战略未变。美国每次变都是为保根本利益不变,这样学生也就不难理解美对日侵华过程中出尔反尔的态度。这种中外历史结合,纵横交叉对比分析,无疑有助于学生分辨、识别事件本质能力提高。

  三、运用概念,关注现实,预测未来,提高学生能力。

  历史是属于过去的,如果只停留在历史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上,历史也就失去学习的意义。学习历史目的就是为了指导现实,预测未来,与时俱进,在这方面马克思、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马克思通过研究人类历史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科学地预见科学共产主义必定取代资本主义。而列宁更是大胆预测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毛泽东则认为中国革命必须经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足以挽救中国命运。事实证明,只有活学活用历史知识,关注时局,就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及献身社会意识。这样我们虽然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毛泽东式的人物,但起码可以培养出一些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终生献身社会的良好公民。这也是历史教学真实体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历史教学应注重“导入新课”的创新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