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写作指导 > 写作技法

中考作文表达技巧之我见

所属栏目: 写作技法  更新时间:01-11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因此,文章的表达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针对中考作文的表达这一考点,一般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文体要求。现在的中考作文,为了不限制同学们的思维发展,大多数都是文体不限。事实上,这是鼓励在合理、合适、合乎需要的基本原则里自由地选取甚至创立作文所需要的体裁形式。常说的淡化文体并非没有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成为“四不像”。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限文体就是什么文体。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根据所选素材和表达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值得提醒的是,一般情况下,作为初中生以写记叙文为好,毕竟由于阅历的限制,大多数同学的认识能力尚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议论文来。 2.表达方式要恰当。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在一篇文章里,当然应该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是,如果记叙文中从开头起,一直叙述到结尾;议论文中,从开头起,一直空讲道理到结尾;散文中,抒情不断。如此这般的写法,只会适得其反,带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表达效果差。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写记叙文,不用描写、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即使用,也不注意与记叙中心保持一致;他们写议论文,不用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说理与举例不对应;他们写散文,不写景,不叙事,结果文章毫无生气,呆板沉闷,而且影响主题的表现。这些表达不够协调的文章,大多得到中等及以下的等级分数。还有一种倾向就是依照惯例行事:写人,必先交代人名,叙写外貌,接着再概述事例来反映其性格或思想;写事,经常是开头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随后交代起因、经过、结果。从表达方法上看,要么平铺直叙,要么空发议论,要么滥发感慨,使人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表达,可能不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但是,肯定存在表达乏力的问题。     3.结构严谨。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如果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将无所依附、灵魂将无处寄托。如果你疏于锻炼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考场作文中,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常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写着写着,中途岔出别的话题。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文章线索分散,笔力分散。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哪,不尊重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即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导致言之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表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个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以致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五是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草草收尾(主要是因为不善于安排答题时间而没有时间写完,留下遣憾)。由于详略处理不当,文章的结构不完美暂且不说,还影响主题的表达,导致中心不突出。总之,造成结构松散和混乱的原因,或者是作者的思路没有理清;或者是没有做到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对文章作出通盘的考虑;或者是行文方面着力不准。     4.语言流畅,书写规范。作文语言的高低精细雅俗之分,是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尺度之一。因为没有美的有生命力的语言,绝不可能写出任何美的有生命力的文章。所谓美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它不是华丽词藻的机械堆砌,更不是矫情的无病呻吟或故作惊人状,而应该是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朴实无华的语言。其具体标准是,先求准确。就是语言要合乎事理、合乎语言规范和语言法规律,能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地表述事物、事理,表达思想感情,达到交流的目的。二是追求简练。所谓简练就是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三要生动形象。所谓生动形象是指语言要生动新鲜,形象具体,绘声绘色,具有文采,感染力强,引人入胜。四要朴实无华。所谓朴实无华,是指语言具有明白晓畅、平易质朴、自然通俗、情真意切等特点。质朴的语言贵在不饰词藻,不事雕琢,却能写得词切事明、生动活泼。真理总是朴素的,好文章亦然。另外,对于书写,万万不可忽视。书写给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特别是中考作文,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得分的高低,所以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美观。     针对中考对作文表达这一考点的考查,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以下策略: 1.       准确把握文章体载。     之所以要先把握文章的体裁,是因为一定的文章体裁是与相应的表达方式相配套的。比如,记叙文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说明文必须以说明为主。有时候,拟题者给出的文章题目具有鲜明的文体倾向,比如“××之我见”“说××”“××综述”等题目,就必须写成议论文。这时候,我们就要遵循这样的文体导向,先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至于让我们自选文体的题目,写作前也要先明确自己准备写什么文体的文章,从而恰当确定主要的表达方式。     2.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使文章有景有物、有人有事、有情有理,收到形象感人、意趣盎然的良好效果。一般而言,在记叙文里,除了以记叙为主外,还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以情着色。在议论中辅以叙事和抒情,可收到情理相济,形象生动的效果。对于散文而言,更是要兼用多种表达方式,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抒发自己的情怀,做到各展其长。 具体到一篇文章里,到底该增加哪种表达方式,这没有定论。一般而言,这需要因文而异,因内容而异,因主题需要而异,因作者的认识而异。也就是说,哪种方式更有利于表达主题,更能显示你对生活的独特认识,你就增添哪种方式。同时,增加的表达方式在种类上应该多一些,在篇幅上应该少一些,做到简明扼要。     3.合理安排结构。     下列方法,可用来实现文章结构的快速升级:(1)一线贯穿。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2)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它们的最大好处是总提明确,分述到位,各得其所。这种结构方法纲目清晰,中心突出。(3)亦问亦答。以提问和作答来组成文章的结构,新鲜别致。其中的“问”,实际是作者的设问,组成文章的结构,新鲜别致。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4)三水并流。除开头结尾之外,用三四个大的段落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一个主题将几件事或某件事的几个侧面并列或交错展开,这种横向并列式的结构方法,就是“三水并流法”。注意“三水”或者来自同一个源头,或者汇向同一个大流,或者中间交叉相会。(5)回环反复。以一个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多用于散文、议论文和诗歌之中,有利于展现事物的层次,加强文章气势,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感染力(6)一波三折。写人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以吸引读者。或是悬念设疑法,误会兴波法,或者蓄势陡转法,抑扬生变法,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4.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 (1)真情实感用语法。它就是所用语言有助于表达真情实感,不能给人有矫揉造作之态,要有生活气息,符合人物性格。(2)文体特征凸现法。它就是所用的表达方式,所用的语言(词句)要符合所写作文的文体特征。(3)个性再现用语法。它就是所用的语言或庄或谐,或清新秀丽,或激情奔放,或词藻华丽,或用语平实,多能反映其个性特点。(4)更多地选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描写时可抓住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等。(5)恰当运用成语、熟语和新鲜词语。成语、熟语和新鲜词语在文章中的运用,能够使文章更具新鲜活力,更富时代气息。(6)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读者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作者所要描写的对象,显然,比喻能达到使语言形象的目的,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拟人能化静态为动态,把无生命或抽象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 总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课标”——明确中考作文考什么,怎样考;“眼中有学生”——明白学生的问题所在,需要弥补什么;“脑中策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找准恰当的应对策略。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写景类作文小技巧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的:感染论、表扬论、成就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