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有效指导朗读 提升语文素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0-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读基本上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伴随读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归纳起来有这几点:一是安排读书的目的性不强,为读而读、泛泛而读。课堂上书声琅琅,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读的形式多样,读的时间也很多(往往占到20-30分钟),但看不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看不到老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读的层次性不清楚。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有效指导朗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长期的听课、研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些心得: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的基础上,作为课堂学习引领者的教师就要运用各种辅助方法带领学生快乐地披文入境。

  一、情境朗读,入境生情

  教学中,创设有利于朗读的情境,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本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在指导朗读《开国大典》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一段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前文中“排山倒海”一词,感受“排山倒海”的气势,我先播放影片《开国大典》中的一个片断,然后学生模拟站在高山之巅或天安门城楼的情景高声朗读,最后通过齐读、轮读、二重读等形式,既让学生体会了全国人民自豪喜悦的心情,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对比朗读,升华情感。

  一篇优秀的作品,作者往往惜墨如金。无论是句子中词语的选择,还是句子顺序的安排,都经过精雕细酌。因此,通过对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更换、句子顺序的改变,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一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亲的执着和艰辛,我先将原句改为“他整整挖了三十六小时”或“他一直在挖”进行比较朗读,再把原句改写成一首诗的格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其实,在这一片断中,老师只是把原文中的句子按照诗歌句子的形式进行排列而已,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深情并茂地朗读,字字句句,揪动人心,催人泪下,效果奇好。学生通过一换一改和反复朗读,体验了父亲的艰辛、执着及对儿子深沉的爱,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炼,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三、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回乡偶书》,古诗里的情节与现代的孩子相隔甚远,孩子更没有这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终于成为现实时那百感交集之情涌上心头,孩子更是难体会。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韵起来?采用了“以情引读,读中悟情”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先介绍贺知章回乡的背景:贺知章在天宝三年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已86岁,距他年轻时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同学们想象一下家乡会有怎样的变化,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是啊!50年后,朋友大多离去,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读--

  50年后,亲人大多离去,往日一家人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找寻。读--

  50年前风华正茂,50年后却老态龙钟,真是人生易老,物是人非啊!读--

  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能让学生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把“感悟”变为“感动”。此时,我们的教学课堂已经进入了理想的境地。这种引读法特别适合于古诗词教学,指导朗读、背诵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宜经常运用。

  四、读中想象,提升层次。

  解释学认为,文本充满空白,呼唤着每一个读者与之合作,邀请读者对空白进行填充。这种空白的填充更多的是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时的朗读即是读者与文本、与自身生活经历的一种对话。如指导朗读《慈母情深》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师读: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怎样的背?

  生:极度弯曲的背,劳累的背

  生:瘦骨嶙峋的背

  师:而我记得母亲的背是怎样的?

  生:笔直的、挺拔的、强健的

  (师继续读:褐色的口罩上方

  师:一张脸出现在你的面前,那是一张怎样的脸?

  生:疲惫的、瘦弱的

  师: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脸是怎样的?

  生:饱满的、有光泽的、精神的、红润的

  读的方式是很多,在这里,我用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的形式,紧紧抓住”背转过来了“这一幕,如同在慢放一个电影镜头,让学生想象、品味。我眼前的母亲是什么样的?而我记忆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眼前的母亲为何会与记忆中的母亲不同呢?让学生能够走入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到:这是母亲辛劳的结果啊!有正是指导朗读的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层次,深化了对慈母情的领悟,激发了对母爱的感激与赞颂。

  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的灵魂。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要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注意每一次朗读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以提升其语文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略知大意,多种手段感悟古诗意境    下一篇: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