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英语计划总结

英语语境,我哪里去寻找

所属栏目: 英语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8-09-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每次听课,上课都会感到困惑,依靠学生是否过多了一些,把所有要说的和需要指导的都反映到导学案中,是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冠冕堂皇地说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其实是为了应付差事,导学案当中的很多语句,现在看来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表现。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声音:怎么已经在导学案上面交代的很清楚了,学生就不知道照做呢?还是因为不清楚。

  如果导学案的问题解决了,高效课堂的问题是否都游刃而解了。不然!我的困惑就是如何是两者有机地结合。我会发现经常会出现学案影响课堂的现象即如果不使用反倒更顺畅。一会儿学案,一会儿听指令,到底注意力要相互转换多少次?

  即便流畅了,再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高效课堂当中最精彩最核心的“育人精髓”区——学生展示,展示源于对知识的理解后自己自信的表现,在展示的过程中会有碰撞和生成的东西,的确,认识上没有错误。但实际操作时,由于同时要求展示的多元,就会出现如下问题,也是很多老师现在反映的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不就跟以前准备好的传统表演课一样?”只帮学生准备就太耗时间和精力了呀。每个组的任务不同,教师要交待清楚你展示什么,你说什么,英语学科就有个更可笑的地方,学生的台词你都要帮他准备好,因为他急于表达却又表达不出的苦恼是要你第一时间感同身受的,于是乎就会看到许多的老师准备好小纸条,谁第一句说什么,第二句说什么,第三句……结束时说什么,有些专家说这也是小组建设和培训的必要手段。哈哈!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辞。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在如此细致入微地句句斟酌地教诲上,是值得推广和肯定的吗?他本人的思考呢? 另外多元地展示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有些口语练习的东西是要求每个组,每个人都练习到的。这就要有个层次,大展在最后。于是如何更合理地去分配和安排展示也是需要思考的。

  所有这些要注意的问题叠加起来,我找了找,引发我这些思考的是英语学科特色的东西稀缺了,味道不对了,人的脑袋自然就大了。

  将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上没有错误,但是包围他的应该是教师创设的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不是总想说要演绎精彩吗?从一开始就应该创造这么一个场景,当然教师首先就应该演好。情境的创设是需要教师的语言形成的。英语语感的一个累积有一大来源是教师的说,这个语言环境的建立是必要的,由于没有更自然和充实的英语环境,教师的说又非常重要。以前的故事性教学,情境教学等都依托教师语言。教师的语言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时重要的输入手段之一,学生大量的语言信息和语感形成都来源于教师,所以尽量少说,不说这种高效课堂转变观念的用于硬要用在英语课堂上的话,还是要辩证地去处理它。成果展示课中,就可以少说,甚至不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他们的多元智能发展。而这些基于对于整篇学习过后的成果展示。

  现在我们出现的课的形态有些不符合规律。导学课——这堂课的处理一般是这样的,单词跟读(老师领读或跟读磁带等),小组开始练习,展示方式多样,如两个人,或一组人以英汉互译的方式来展示单词。即红色红色怎么说red, red, red.我还看到过有些课还在这样的展示上下更大的功夫,如加动作节奏,更有甚者,孩子会捏着鼻子说,摆个造型说等等。汉语此起彼伏,英语搭配使用,有这个必要吗?或许会有很多的老师跟我理论关于兴趣培养的问题,这样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层次的兴趣培养我们还是早一点突破的好,不然对不起学生的发展。然后就是读课文,课文跟录音读几遍,这是必要的!标准规范的语音形成在最开始是靠模仿的。两遍跟读可能还会有教师的领读后会让学生对子和组内读,方式多样。分角色读,一人教其他人跟,这些还是可取的。但是,跳出来想,孩子们只是单纯地去认读,掌握其发音而已,一旦牵扯到理解,又会有大量的汉语翻译出现吧,英语课堂又会中文化。弊端很明显,孩子们没有直接的语言感知,通过汉语去接受英语,拐了个弯。

  没有情境,语言的学习是死板无用的。创设语境,让英语的味道回归课堂,这才是给孩子们最直接接触语言的途径!PENNY马上行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多媒体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下一篇:被动语态的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