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1-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李春丽

    [内容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为深远。语文教育应回归生活,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 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手段 课外生活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为深远。 陶行知先生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的“书呆子” 。而语文的教学既要有人文的高度,又要具备人生的高度。这样的语文教学该怎样进行才更加有效,是目前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将语文生活化。

    提高教师素质,将语文生活化。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原。一直以来,每位教师都在工作中努力的学习着,积累着,而这种经历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并领悟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生活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活纳入教育,以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 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而语文教学则更要以生活为基础,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就语文教语文,而要学会以教育的眼光打量教学,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引领学生步入生活的殿堂,用自己高尚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把自己变成一本活的教科书,让学生透过我们的眼睛,探索世界万物的奥妙;通过我们栩栩如生的讲述,感悟世间万物的真情。语文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以启发、以灵性。而要做到这些,老师本身就必须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做会反思、有品位、懂专业、善经营、有智慧的专家型教师。

    这种高要求,势必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从自身的角度努力拔高,要求自己随时以一个思考的进步的大脑审视日常的工作,用积累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教育对象, 把教育当学问做,将各教育对象融为一体。

    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将语文教学生活化。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将语文教学生活化。 现在学生们手中的语文教材都是编者优中选优精心挑选出来的,文本文质兼美,但对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而言,有些文本的内容毕竟还是有些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很难用有限的知识、生活储备理解文本内容中那些深奥的道理。所以, 语文生活化就要求我们要对现行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现在,我们对现行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挑选出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归为一类;能借助大人生活经验,可创设情境助于学生学习的归为一类;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但能给学生带来启迪、警示的文章归为一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添校本教材,作为对现行教材的补充。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后,学生们便能轻松愉悦地学习,其能动性、 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同时,我们语文教师还应放开手脚,大胆地将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及现象搬进课堂。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晨会时间开设“焦点访谈”,将学生看到的时事新闻、好人好事、社会现象等内容通过学生的口描述给大家听,一天一则,让学生听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聊聊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从小学会关注生活,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孩子们从小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情感,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些,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再如,我们班每周还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有时由老师讲读,培养学生欣赏美文的素养,有时请家长参与其中,猜谜语、讲故事、谈人生,丰富学生阅历。

    让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另一种美,体验语文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让课堂不再仅仅是由一个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贯彻始终, 而是做到有声有色,有感有悟,有静有动,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乐学、好学。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在活动的趣味中促进语文的生活化。

    语文教学不仅是课堂的教学,还很关注课后的延伸迁移。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我不仅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克服课 文的生字关,还会布置学生自己去查阅和课文有关的一切自己感兴 趣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同时,在课后我还会引导学生遨游书海,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 时间长了,学长便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其课外生活变得丰富起 来。 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学生在课前查照资料时, 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资料了 解了有关周总理的更多内容, 由此在课后我班开展了 “走进名人、 伟人生活”的实践活动,在这项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每人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来读,在书中同他们对话,了解偶像的所思、所学、所做, 感受他们的做人品位。同时同学间还展开大讨论,将自己读到的、 想到的和大家分享,在交流中明白更多的道理。这样,比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进”伟人、名人的知识来的要有效果的多。通过这一项项活动的开展,我们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不仅体现在读有字的书上,还表现在读无字书上。比如:我班开展的“走进家庭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洗衣服的过程中,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其耐性和定力;“厨艺大比拼”让学生在炒菜、煮饭的过程中,悟出了家务活并不好干的道理,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在学习之余,学生又多了一份情感体验; “书法大比拼”让学生在学习书法,彼此良性竞争的过程中去体验生活。这项活动的开展既达到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目的, 同时又为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上了一堂生动的演练课。让学生们通过比赛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知道“失败是成功之 母”的真正含义,意识到“骄兵必败”、“一招不慎,盘盘皆输”的内涵。 若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试想学生能体会 的这么深刻吗? 就这样,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也使学生在有字书、无字书的世界里自由驰骋,逐渐学会关注生活、 发现生活,用心去实现生活、创造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充满情趣,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到: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 还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的语文教学现在应该学会放手,带 领学生展开翅膀,接受多方面的熏陶。学生不仅要学会在阅读中感 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欣赏美文的素养,还要通过文章的阅 读学习,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树立良好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四、锻炼学生得出创造性思维,需使语文教学着眼于生活。

    锻炼学生得出创造性思维, 使语文教学着眼于生活。 原有的语文教学,仅仅是在教室这一小方的天地中,教师所传授 的也仅仅只是教材上的那些文字,为教材而教,为考试而教,整个课堂中,只有老师的反反复复的灌输,学生如一尊尊雕塑,一个个容器,任由老师摆布,听从老师指挥,自己根本没有思想。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陶行知老先生认为儿童创造性的培养的来源和土壤首先是生活,抓住了这一个切入点,我们的日常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语文教学带入到生活中,就如一缕春风,吹起了学生心中的那片绿地,学生在这片绿野上自己耕耘、 劳作、收获,体验成功,体验收获,体会快乐。这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学生坐在教室里,是上课;走出教室,融入自然,也是上课;走向社会,走进社区,体察民意,也是上课;走进大工厂,与工人叔叔们一起实际操作机器,更是上课。

    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关注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了他们实践的需求,让他们不再局限在听从安排的教室里,带领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公。引领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上的求同,还要让他们关注彼此认知的差异。让学生由“被动”化为“主动” , 让他们解开了自己手上的枷锁,大胆地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团队意识,积极合作,用思维的火花寻求自己的最佳状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享受过程,在实践中感悟体验,让学习变成乐事, 让生活丰富多彩。从而,再以自己从生活实践中感悟来的独到体验 指导语文学习,并由此获得语文学习的质的提升。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土壤。我们语文教师应学会用生活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们学会用生活的方式学语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为语文教学打造了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陶行知论生活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版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版 《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版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生活化,教学才能生动化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