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快乐作文”因快乐而精彩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浙江青田县水南小学   陈观军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事,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教作文是一项既耗时而又低效的工作。而且一提起作文,学生也是个个愁眉苦脸,极不情愿地写着,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效果可想而知。于是,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快乐地写作文,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面对作文的写作状态是“在快乐中写作文”,那么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才算是有成效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文,还要写得快乐呢?我平时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快乐作文”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文。要搞好“快乐作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走进生活,快乐写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和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个性是不拘泥于课堂上的,还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的活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实践,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1、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尤其是作文教学,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提到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学生的作文应来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生活这一大海洋,那么学生的作文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得十分乏味。只有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带领他们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激动,乃至沸腾,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内驱力,学生动笔就成了快乐的事,效果也会相当出色。
  ①、让学生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我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我经常带领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指导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下来。如:观察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小河田野、瓜果蔬菜,人群闹市……尽可能让学生贴近生活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如有一次,我带着学生去欣赏火车站广场夜市。广场的音乐喷池的音乐声由远及近,很是入耳,孩子们兴奋地跑近五彩的喷池欢呼着,嬉闹着。此时,我抓住时机指导孩子们观察喷池的形状、色彩,让学生贴心、贴身地感受身边事物的美。
  面对此情此景,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我鼓励学生大胆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习作中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出孩子们率真的灵气。有学生这样写道:忽然,只听“唰”的一声,喷池随着音乐声犹如一群仙女绕着缓缓盛开的牡丹翩翩起舞,时起时落。从远处看,则更像一座气势雄伟的水晶宫殿。老师说:“那就是音乐喷池”。静心聆听,“哗——哗——”是那样有节奏,犹如一支优美的交响乐。
  ②、让生活走进作文。    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并不就等于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究其原因,他们还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又撰写……”因此,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如在写景的习作前,开展贴近自然,走出课堂的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让爱好摄影的学生去拍照,喜欢古诗文的同学去收集描写景物的诗句,增加学生的直接感受。最后整合这些信息,进行引导写作。如在写人记事的习作前,指导学生收集所写人物的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如在《校门口的小吃摊》,我鼓励学生向老师反映小吃摊的热闹情况或自己买小吃时的情景。学生们顿时像沸腾的水,畅所欲言。有位学生在笔下这样写道:……我挤了进去,掏出一元钱,说:“给我一条火腿肠。”“一块二!”“这条这么短也要一块二。太贵,我不要了。”我摇着头,“要么一块钱!”我接着说,老板睁圆了眼睛:“一块钱?……算了,一块就一块,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这就是做生意呀!做生意就是讨价还价嘛!想着老板的话,不觉得一条火腿肠已下肚了。
  精彩的一段讨价还价,学生把耳闻目睹,亲身实践的事写下来。不仅身心得到了锻炼,还陶冶了情操。
  2、作文与活动紧密相连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涯中,学生所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特别多,学生也很喜欢投入到这些活动中,有些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大型的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哪怕是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是自己亲身参与,体验也就深刻了,这样,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比老师的苦口婆心要起效的多。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创作热情,真情实感也就能自然流露了。
  在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文章后,我想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有关保护“母亲河——瓯江”的文章。可是如果光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是到书上寻找有关资料(学生家庭条件有限),所得必将有限。于是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写作文,而是先开展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班会,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组合成小组,也可以一个人单独行动,先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外面,或是用心考察,或是向老人打听询问,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拍照或是录象,找寻有关资料。学生们群情激奋,活动的时候非常认真,有的孩子认真地做着记录,有的孩子专注地听大人介绍,还有的同学到学校图书室找县志。结果,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学生们各个都准备了演讲稿,讲得也是头头是道。班会完后,我很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出来,就这样一篇篇高质量的作文诞生了,可以说是淡化了习作的训练意识,而更是多了一份体验快乐。
  二、“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快乐写作
  作文是思想的表达,是学生生命对主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是人与文化交流的过程。学生的内存有多少,他的作文中就只能反映多少。可是作为语文教师,总希望孩子能看得多些,想得深些,于是,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就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没有顾及到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愿意接受,于是学生照老师意愿写出来的作文,总给人一种千篇一律、老气横秋的感觉。而且,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刀切 ”,差生写起作文来就更困难了。作文教学中这种人文性的失落,也是导致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那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写,并快乐着”。
  1、注意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从制定目标到具体实施,都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积累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领会精神的能力不同,表达出来的文章当然就千篇一律。有高质量的文章,令老师满意,但是同时也有比较差的作文,面对差异,我们语文老师就该分层指导。对理解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就该提出高要求,应该在作文立意、写作技巧、表达的艺术方面给予指导,让这部分学生“吃透、吃饱”,这些学生会越写越带劲儿;而对于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一开始只要求他们把句子写通顺,前后意思连贯就行,不要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这部分学生对作文就不会有畏难心理,写起作文来也不会觉得特别困难,也就愿意写了,久而久之,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如,我平时的作文采用的是奖“苹果”制,一次,有一位平时写作比较差的学生的作文语句十分通顺,但写得不够具体、生动,主题也不够突出。如果从纵向衡量的话最多得3个苹果(算60分),因为他的语句通顺,我给了他5个苹果,这是班里写作好的同学才能得到如此待遇,第二次作文时,该学生明显进步了。
  2、注意评价方式
  ①“过程化”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传统的评价重心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也存在这种现象。其实作文从构思、立意到选材、成文,再到修改,最后正式定稿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有时光注重结果是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所以,要重视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就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是一个过程,是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它不仅仅发生在作文教学 活动之后,同时也伴随和贯穿作文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过程”,通过评价“过程”来促进“结果”的提高。我曾看到有位老师打作文成绩,极富人性化。她对学生 的作文成绩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优秀的作文的成绩,另一部分就是态度分,这态度分就是给学生作文的过程打分。有时候,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写的作文已经不错了,修改时就不投入了,那么,态度分肯定就低了;而差的学生虽然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很好,但是态度认真,一遍一遍地修改,不厌其烦,这时候,老师总给予他们鼓励,往往会打上很高的态度分。所以有时差生的作文成绩在班里会比优秀学生的成绩高,这样一来,这部分作文成绩差的学生写作积极性就提高了。
  ②“多元化”评价方式    除了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外,我们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作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都是教师对学生在进行评价,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缺乏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忽视了评价的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价值。所以,结论容易产生片面性、主观性。随着教育过程民主化、人文化进程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每次作文后,我都要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的作文打分,并说说打分的理由,然后再让学生之间相互打分,让学生看看别人的文章,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发现别人的不足,对于同学所提出的意见,学生比较乐于接受。这样,在注意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后,学生的见识广了,也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和缺陷,修改时目的性就比较强,写起来就不难了。所以说,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注重“人性化”的教学,那么,学生面对作文就一定会写,而且是快乐的写。
  三、读写结合,快乐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的作文观就是大的阅读观,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有厚实的积累。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可以用眼睛读,用耳朵读,用心读,让学生全方位地阅读,打实基础,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1、让读写零距离结合
  作文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多读了还要与多练结合,学生多了练习的机会,写起来就不会感到头疼了。读与写的结合也有多种方式。例如,我班现在每两周就开展一次“我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然后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整理出来,在每两周一次的活动中向大家汇报,一开始,学生觉得任务重,可是长期坚持下来,他们反倒觉得轻松了,因为习惯已经养成,有能力的学生已经写了好几篇读后感了,而且他们感觉如果光读书而不做记录,就起不到读书的效果。
  2、充分利用教材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作文最好的范本,篇篇都是精挑细选的,文笔优美,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读着是美的享受。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一切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因素,让读写紧密结合,为作文教学服务。有了教材这一模式,加上教师的精心指点,学生还会怕写作文吗?
  记得学完《新型玻璃》这一课后,好多学生有了当推销员、小记者的冲动,于是我就让学生也学着当一回小记者,可以向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介绍一种产品,学着文中的写法,把自己的介绍某种商品的特点、用途记录下来。学生们介绍的对象很广,有同学,有老师,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戚朋友等。然后我指导他们利用文中的写法组织自己的推销说明书,学生们兴致极高,作文效果自然就不必说了。平时,在学习了写景的文章后,我都会让写生仿照着写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学过写人的文章,则让他们或是仿写人物外貌,或是仿写人物动作;学过说明文后,也让学生介绍一下身边的事物。总之,练笔的机会大大增加,而学生练笔的积极性也在逐步提高,因为他们有本可依,写起来当然很轻松了,也就做到了“作文快乐写”。
  作文是语文老师教学中“难啃的骨头”,也是学生学习中“难啃的骨头”。我努力尝试着让学生写作文时不再有恐惧心理,让他们面对作文,能真正感受到“快乐写作”的内涵,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双向互动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