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形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道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目前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还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其实质意义,缺乏实效。
  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虽然说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重要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不可代替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使其走向实质,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
  首先,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1、当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时,可以提供材料,组织合作交流。如,在教学重、难点处,就可以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对“周长”的含义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怎么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呢?你能想出办法吗?请各小组同学合作进行研究,看哪组的办法又方便又准确?”。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因此可以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而且还可以获得探索与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比起教师的直接教给,可以说是效果显著,一举两得。2、当教学内容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或者有多种思维结果时,也需要采取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例如,在计算教学中,进位与退位减的例题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会有不同的解题策略。这时,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倾听别人独特的方法和有创意的想法,拓宽了思路,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取长补短,优化算法。又比如,在开放题的教学中,合作交流的形式更有优势,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各抒已见,探索、碰撞,激发思维的灵感。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四种物体的长度,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还有一个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3、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对于水管的弯头有的学生认为它是角,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圆的不是角,对于这种情况也可以让小组开展讨论“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角的概念。
  其次,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摆图形之前提出:“先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第三,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要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教师要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在用小棒摆图形时,把给每个人的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棒,操作时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发现有的小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在活动时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但是也有几个组表现得很好,任务完成得很快,这时就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第四,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红五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在实践中不断研究、运用、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     斯苗儿 著
  2、小学数学参考
  3、小学数学教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差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名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评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