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辅导的几点做法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江东门小学  张  旻

 
  我们学校地处河西新城,学校一千多名学生中有九百多名为外地来宁务工人员的子女。地区差异和家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外地来宁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热心救助。而时代的发展和家庭境遇的不同也使得一部分外地来宁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自己求学和人生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更容易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相对城市儿童心理的来说,这部分外地来宁务工人员的子女心理更需要得到关爱和抚慰。
 
  外地来宁务工人员的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情绪饥饿: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顽固等,对集体对社会难以适应。
 
  2、注意分散:受外界影响分散对学习注意力,学习困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表现在流动儿童中最常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易受外界影响导致注意力分散。
 
  3、认知型越轨:不能自觉遵守学校行为规范准则,有各种违纪行为,如随意插话、打架、说粗话、破坏公物等。这种问题行为在小学阶段十分常见,且不少学生日积月累已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4、学习粗心:虽然已经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但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导致容易失误,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对流动儿童将来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四种问题行为的表现亦可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即具有攻击性,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不守纪律。内向型即表现为退缩,要么沉默寡言,孤僻离群,不适应环境,要么性格太温顺,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
 
  流动儿童这种种心理问题表现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极为复杂,既受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又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关联。
 
  做为这样一所学校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外,培养流动儿童的健康人格,排除他们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也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注意引导流动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
 
  人与人相处,应互相尊重。师生关系也不例外。教师应尊重学生,把他们看成独立的人,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当像对待同志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跟孩子们打交道,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以权威的命令去要求他们;在他们产生不良行为的时候,允许他们为自己的错误申辩,而不一昧地呵斥,冷静分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坚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这种方式以使学生被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受到尊重和鼓励,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能力发展都较好,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也完善得较快。
 
  在学生群体交往过程中,我利用自己是老师的这一特殊角色,为那些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背景。例如,我们班有个叫张伟奇的学生平时表现出自卑、自怯、孤僻的心理,同学们也经常捉弄和嘲笑他。针对这一现象,我的意识的开展《假如我是丑小鸭》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体会受到别人捉弄和嘲笑后伤心、失落的心情,进而知道以后应该如何帮助这样的同学。与此同时,我还注意为张伟奇提供证明自己和评价他人的机会,鼓励他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积极表现自我,克服自卑、胆怯等心理。又如,针对班级中那些有自我中心倾向的学生,我也有意识的让他主持一些集体活动,通过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等过程,使之明白自己力量是有限的,任何成功都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以及他人的帮助,进而学会正确的反馈方式,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为。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帮助、关心别人的行为方式,是帮助学生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
 
  我还有计划、有目的地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教会流动儿童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①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②与人谈心。要使流动儿童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同学、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陶老师热线等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这样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教师应培养流动儿童善于求助,寻找支持的意识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等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在这个丰富的社会,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和提高。”
 
  三、改变家长观念,营造和谐氛围。
 
  家长的教养、观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我们的家长又是一些外地来宁务工人员,本身他们的文化素质就不高,自身可能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来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问题辅导,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对于这一点我并没有灰心,尽可能的利用每一次的家长会和与他们的交谈向他们介绍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做法及时指出。让他们明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学生身上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从观念转变入手,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以科学的方法教养自己的孩子,以配合学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明白,家庭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
 
  1、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要爱而不纵,严而不过,方法民主,以理服人,以时而父母时而朋友的角色亲近孩子,了解孩子,引导孩子,从而更好的发展孩子。
 
  2、营造良好家庭氛围。那就是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平等,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多一些耐心和合理的期待,从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原有基础出发,辅助他们快乐成长。
 
  3、添加成长中的心理“营养”。学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终将踏进社会,搏击人生。精彩与否,就看“营养”如何。所以,我让家长配合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承受一定的挫折、学会正确地疏泄心理,让他们更阳光。
 
  4、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以榜样,从言行举止入手,努力加强个性和品德修养的培养,给孩子以积极健康的辐射,共同成长。
 
  我认为要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对他们不良思想、行为的矫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同时不是单靠一种教育力量就能一劳永逸,而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增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小学课间文化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宜与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