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朗读,文言文教学的好办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朱志洲

  内容提要: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载体,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严重地忽视了朗读训练,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情趣。那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呢?本文从文言文朗读课堂教学的“反复朗读、重点读文章主体段落、熟读成诵、巩固诵读”四个环节中的分析回答了用朗读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培养学习情趣的问题。

  关键词: 朗读 文言文教学 好办法

  朗读是古代私塾教育的主要方法,我们且不去评说私塾教育的优劣,我们看私塾学堂里先生和学童们放声诵读诗书的场面,就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这朗读是激发语文学习情趣、养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好方法。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常常浮沉在题海的束缚中,当前的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比起其它方面的训练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据有关调查显示,课堂上能抓一抓朗读的,小学比初中好,初中比高中稍好。课堂不开口读书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到了高中,很难听到课堂上琅琅的书声。这种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情趣与能力素养的培养。

  文言文是学生学习害怕的内容之一,由于他们对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接触比较少,学习起来就有点困难。因此,如果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在学生还未有朗读通顺、熟读成诵的时候,就被肢解成了若干的实词、虚词、句式等等来解读和记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美感的体会就很难了,更无法从语言文字的起承转合中得到美的感染熏陶,学习情趣与能力素养又怎能提高?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初中基础上……诵读浅显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这“诵读”“背诵”的落实,课堂教学就得让学生开口大声来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朗读是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最根本的方法,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下面就《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反复朗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文章大意,培养文言文学习理解的情趣。

  朱熹对读书曾经提出严格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课堂上,我让学生按照这样的要求自由地朗读课文,然后再让个别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遇到读错的地方,教师及其他同学帮助纠正,最后再让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努力做到流畅无阻。

  在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活动:1、理解词语:贰、行李(古今异义);车、鄙(词类活用);辞、济、肆(一词多义);共、阙、说、知(通假字)。2、学生小组讨论归纳:若、夫、微、之四个词语的不同义项。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3、反复朗读并翻译“焉用亡郑以陪邻?”和“夫晋,何厌之有?”两句话,并注意句子特点。

  这样课堂上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在朗读中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边读边思,学生学习从朗读中学习文章,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逐步增强了语言感悟能力。

  二、重点读文章主体段落,让学生从读中把握人物事件、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文学习理解的热情。

  在上面反复朗读、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再让学生重点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在朗读中去把握文章。课堂上我先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脉络层次;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还用了角色对话朗读来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烛之武退秦师包含哪几层意思。然后采用学生小组、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去理解:烛之武退秦师前(秦晋围郑原因,烛之武临危受命)后(晋师撤离郑国)情形,从中体会烛之武这一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的特点。并理解烛之武说理逻辑:欲扬先抑、提出问题,说明亡郑只对晋有利,说明保郑对秦只有好处,挑拨秦晋两国关系。

  这样对重点段的反复朗读与研讨,烛之武这一能言善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让学生开口朗读,凭你教师千教万讲,学生也无法品味到烛之武的形象特点与文章的内容。

  三、熟读成诵,让学生从读中品味文章之美,培养文言文学习理解的爱情。

  经过上述两个层次的朗读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达到熟读成诵、品味课文。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品味:烛之武的语言特点描写。再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发言。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启迪:烛之武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他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都在打动对方,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自觉地对文章反复的学习与思考,最终理解课文。最后全班诵读文章,体会文章跌宕起伏、生动活泼,曲折有致、张弛有度的语言风格,感悟古代文学那种记事条理清晰、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学魅力之美,加深对文言文学习喜爱之情。

  四、巩固诵读,让学生在背诵中习得语感,在翻译与拓展练习中提升读的能力,培养文言文学习的乐情。

  前两节课的文言文朗读教学,学生学得怎么样呢?我当时心里没有底呀。为了看看效果,这是第三节课,我本着举一反三的想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的前10分钟,我再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翻译课文重点语段,让他们在文章语言文字的起承转合中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使学生读了文章之后对课文人物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觉,使学生读了文章之后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理解课文,从而提升他们乐于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课堂的后30分钟,我就让学生完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全班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能准确回答第一、二两道大题的问题;更让人欣慰的是练习的第三题文言语段,这是一道文言文学习迁移的练习,用它训练学生学习拓展能力,全班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翻译理解,把握到文段的内容,收到了比预期好的效果。

  这一节文言文朗读教学的课堂,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就是引出,引出孩子的美好心灵,做有最优秀的自己。”我想,教学也就是引出,引出学生的智慧潜能,做学习的主动者。学生在学习上有了主动精神,自然的就爱上学习了,学习起来也就有情趣了。可见,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该如何面对学生、教材、课程标准与考试,是值得我们深思与研讨的永恒课题。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的准确、敏锐、强烈的感觉、感受、感知、感悟能力,文言文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朗读、没有声音,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运用朗读的手法让学生在读中去学习课文,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引出学生学习的潜能与智慧;摆脱了繁琐的讲解和对课文肢离破碎的分析,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中语感的习得,学生始终在朗读和讨论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相应的文言知识,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与人物,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收到了文言文教与学良好的效果。这朗读,让学生在语言文字里获得了美的体验与感悟,习得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不再害怕那些古文知识,学得轻松,学得有趣,逐步爱上文言文的学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渗透的策略    下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