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析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情绪的影响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问题提出

  感觉是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某个表面特性的反映。如耳朵反映声音,眼睛反映光亮等等。而知觉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表面特性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反映。感觉比知觉要简单些;知觉比感觉要复杂得多,它往往包含着多种感觉的材料而产生客观事物的知觉。它是客观事物的表面特性在人的头脑中较完整的综合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人们产生知觉是离不开感觉的。如一个孩子首先要有听觉的发展,能对各种不同的声音作出反映,才有可能进一步对亲人的呼唤声、悦耳的乐曲声作出听知觉的反映。所以孩子知觉的发展必须以感觉为基础。同时,在人产生感觉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知觉的过程,两者经常是紧密联系着的。如眼睛看到光亮,并且还看到发光的光源来自台灯;耳朵听到声音,还看到声音来自有人在吹口琴等。正因为感觉和知觉过程紧密联系着,所以人们习惯地把它们称之为感知觉,表示这两者不可分割。

  著名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来自于儿童期的感觉及运动的发展。任何孩子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智障儿童是一群特殊群体,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智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表现为害怕情绪、发脾气、易怒、爱哭闹等一些现象.。

  智力障碍程度轻微的小朋友在身体、动作发展及外表都和普通儿童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障碍程度较严重的小朋友可能会身体、体重及骨骼发展较差,发展的速率也比较慢,成熟比较晚。而且在动作发展(如:爬、跑、跳)、手功能发展(如:抓、握)、日常生活处理(如:无法自己吃饭、穿衣服或处理自己的清洁卫生有困难)、在使用金钱方面,不懂得如何用钱买东西、保管自己的钱等,都会比其年龄应有的表现有明显落后或停顿现象。

  二、个案分析

  下面着重以一个案例来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起到的作用.

  涂涂,男,4岁,个案被诊断为脑性瘫痪,很可能是与爷爷奶奶是近亲结婚有关。个案在七、八个月时被确诊,2岁开始进行针灸治疗,长时间的针灸治疗让个案能够走路,但是由于跨越了婴儿爬行和站立的过程直接过度到步行走路导致腿部乏力,极易被微小的力量绊倒。智力为重度落后,存在严重的社会适应性行为问题,无法理解和做出老师和父母发出的任何指令,个案的生活自理和社会技能方面都很薄弱,完全依赖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对人与物常表现为视而不见,呼之不理,表情淡漠,回避他人目光;身体及四肢僵硬,手脚笨拙,动作不协调.与人无法建立起相互交往的关系.

  三、制定计划

  正式开始训练,我们制定的计划首先是让个案对老师及周围的人和事有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稳定个案的情绪,所以对于涂涂,我们是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始的,让我们所有康复的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彼此熟悉,涂涂一进入感统室看到陌生的环境和老师,嘴里发出咦咦呀呀的怪叫声,两只手紧张的握成小拳头,显得非常惊慌,恐惧.时不时还往门口的方向走去,意图走出这个房间,这时我走过去用很轻柔的话语安慰他,可依然没有用,据孩子家长介绍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初步计划可以说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一对一的训练计划如期而至,我们便改变策略,不能刻板的去制定任何的计划,因为我们训练得不是能如我们心意的孩子,我们必须按照他的脚步来进行训练.一进入感统室我们便给他大笼球让他自己玩,同时一边弹奏舒缓的音乐,渐渐地他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事实证明我们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涂涂他可以适应新环境了.几节课下来,我对他亲切的抚摸,轻柔的语调,及耐心的教导让他意识到了我的存在,而后逐渐接受了我.这时他能够听我的话,配合训练了.后来反复细想,是我们设计的自以为很简单的公开课对于他而言还是存在难度的.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最重要的是:清楚地检查出孩子在感觉统合基础上的问题,再设计孩子可以尽力去玩的游戏,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反应及协调顺利发展。教师在训练前要充分、科学评估学生情况,训练时也要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设计游戏难度适中,使智障儿童“抬一抬手就能够吃到苹果”,这样智障儿童会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帮助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目标,达到训练的效果,做到以人为本,量力而行。

  在对其进行感统训练中主要采取了滑梯,布袋秋千,时光隧道等器材。在训练中达到了与学生的交流,并且一边训练一边为其唱儿歌,以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训练中用征求意见性话语“我们一起做这个好不好,试一下这个好不好"等来让其觉得老师是尊重他的意见的,从而也乐意服从老师的安排.在做爬行时光隧道时,先让儿童掌握基本的爬行技能,达到增强儿童膝关节及腿部力量的作用,使得儿童更自信的走路,同时在做布缆秋千时,一边让儿童趴着一边让他镶嵌图形,,调动了其多种感觉渠道参与活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有机结合.既训练了他动作协调性又调动了其训练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性。

  在训练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仔细的观察其所爱及习惯,然后按照孩子的习惯和方法去灵活的设计一些游戏.既可以让孩子接纳你,又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始时我发现涂涂喜欢玩球,每次爬行我都以球来吸引他的注意,并且在他达到我预期的要求时我都会奖励他玩一会儿而后又拿回来继续跟着球爬,结果他很快就接受了爬时光隧道这种游戏,

  然后我又让其在做布缆秋千的时候与我抛接球.开始他的动作笨拙,双手僵

  硬,很难接得住球,有时候甚至连接球的信心都没有了.这时我并没有批评,指责他,而是鼓励和表扬他.偶尔他接住一个球我就使劲的鼓掌表扬他,并伸出拇指对他说:“涂涂真棒”等表扬的话语.如此下来经过连续几周的训练,他已经可以接到好几个球了,动作协调性也好了很多.从这点来看,我觉得在训练中及时强化对训练会起到促进作用.对孩子训练中的表现要及时表扬,称赞,肯定成绩,不能动辄批评指责.这样就会使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建立自信,并对参加其他训练产生信心.

  智障儿童是一群特殊群体,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智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表现为害怕情绪、发脾气、易怒、爱哭闹等一些现象,对于学生一时做不到的,教师要细心而有系统的引领,并将此做成计划,用游戏将这些不佳的感觉反应有效的加以组织。对于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教师要马上中止训练,进行安抚,调整好学生的情绪,在训练中教师要耐心、耐心、再耐心。适时鼓励也是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在游戏中引发孩子的乐趣,无意中不断地练习他原本做不到的能力,教师应适时鼓励他“做做看、试一试”,有效化解孩子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并让孩子逐步认识自己能力的成长,以建立足够的自信心。训练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鼓励方式也要形式多样,并适时地鼓励。

  四、训练结果

  经过近四个月的训练,他的情绪及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今他的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也活泼了一些.虽然现在还不会说话,但是已经开始咿咿呀呀学语了而且声音特别的响亮,主动要求玩耍,并有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的欲望,身体和四肢也没有以前那么僵硬了.不可否认感觉统合训练对他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智障儿童由于自身条件与外界客观条件的限制,随机进行的活动常常得不到他们所需要的全部感觉运动经验。而当一个人的感觉运动机能不能充分得到锻炼时,就会出现各种行为障碍。

  五、训练总结

  在训练中,遵循以下训练原则,促进学生的各种机能的提高。

  (一)训练具有目的性原则

  每个人的基础条件、进步幅度都是有差别的,不必强求所有的人都在某个时间里达到同一个高度,实现同一个梦想,要尊重规律,认定差异,不求整体优秀,但求人人提高。

  (二)训练快乐性原则

  在活动之前制定出活动规则,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活动后及时总结评价。通过活动使我们对学生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每个孩子主动、愉快的成长是我们的训练目的。只有快乐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进行反复训练、长期训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训练中及时正确反馈的原则

  这是我老生常谈一直在强调的问题,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特殊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开展对学生反馈性评价,评价可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训练过程中建立成就感的原则

  每个学生的学习倾向都有其独立性,所以,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个别化设计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每个特殊儿童经过适当的教育与训练皆可成为社会上自食其立的人。我在选择训练项目时,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规则,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建立自信和成就感。

  (五)训练中要注意强度与频度的原则

  感觉运动训练主要是通过儿童身体感觉与动作能力的熟练化,建立起神经系统对刺激的感受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如果不能维持一定的强度和频度,神经系统的信号联结就无法巩固,训练的效果就会很快消退了。

  唤醒学生“尚在沉睡中”的能力,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挖掘智障学生的最大潜力,来帮助智障学生解决未来生活的需求,为社会、家庭减轻负担,真正做到“为智障学生生活的进步与提高而教育”,是我们特教学校的培养目标。每名特殊儿童,即使是重度残疾儿童,只要有适合的特殊教育设施和手段,仍然可获得教学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怎样上好卫生健康课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困境及对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