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让学生在严格要求与热情关爱中健康成长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09-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宜昌七中   廖永

  题记: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构和谐校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热爱学生,是师德永恒的主题。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它主宰和统帅着一个教育者整个的教育教学工作。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他的话向人们提示,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教师作为负有社会重托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处理好对学生的关爱和严格要求之间的关系。

  一、热爱学生就是要全身心地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古语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由于教师自身缺乏活生生“人”的情趣和对活生生的学生的关注,课堂教学或平时教育谈话的气氛往往严肃、沉闷甚至令人感到有些窒息,学生自然就难亲之近之,学生最多只是服其“师威”,怎么会信其“师道”呢?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热爱学生要求的不是对少数学生的爱,不是对个别学生的爱,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这种爱不是出自教育对象门庭的高低,家庭的贫富,也不是出自教育对象学习的好坏,而是出自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是出自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长的渴望。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祖国未来前途的命运都要靠他们来把握,祖国的明天主要靠他们来支撑。热爱学生不是只关心学生学习的好坏、成绩的高低,不只是能否在各类比赛中拿名次、获大奖,而是要全面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做人的素质,关心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各方面发展的和谐性。在现实情况中,爱优秀的学生容易,爱成绩差品行的学生难,差生之所以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许多行为不能被教师所理解。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种学习的快乐会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冲动,从而发掘出每个人本已存在的潜能。

  二、热爱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就的,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能凡事都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于通过自学就可以学会的知识,就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己学习,自我发展,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那部门内容再去帮一把。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教师应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更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促其进步和发展,对任何学生都应满腔热情地对待。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相信学生的主体能力,改变专制作风,认真把握学生的特点,为其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传统的教学中,科学文化知识被看成了远离学习者的客观存在的真理,知识成了教学的核心。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深化、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在参与体验,所获得知识是表面的、浅层次的,甚至是死的知识。从本质上讲,现代的课堂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拉尔夫泰勒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我们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要时刻牢记住“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架在学生和教材之间适于通行的桥梁。

  三、热爱学生要与严格要求紧密结合。

  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是相对的、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热爱学生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尊重爱护,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一代新人。这就包含着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否则,尊重将成为放任自流,爱护将成为娇宠护短。教师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是尊重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教育学》的这段论述,从教育学理论的角度阐明了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的一致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同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则是对学生更真诚的爱。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确的,必要的。“严是爱,松是害。”教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也才是对学生尽责,对家长、社会负责。

  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果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一方面,在关心爱护学生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这是教书育人责任的重要体现,学生还是成长中的不成熟的孩子,天真单纯加上肤浅冲动,使他们的言行中总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尊重关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关爱学生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缺乏严格要求的尊重关爱,容易造成学生行为上的放任。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尊重关爱,也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即要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比较合理,又不能超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尽管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但对学生的教育艺术,很大程度便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度的把握上。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分寸的把握,是教师生涯、素养、责任心的具体体现。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度把握得好,就能营造出学生对老师“敬畏”的理想境界。“敬”是敬佩、尊敬,“畏”是畏惧、惧怕。一个具有良好教育素养和心理素质、从心底热爱学生、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教师很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黑格尔曾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学生敬佩老师渊博的学识,敬佩老师深入浅出的教育教学风格,敬佩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宽容的情怀,敬佩老师热情开朗、光明磊落的性格。学生对教师怀有敬佩之心,便产生了对教师的尊敬之情、亲近之感,师生之间就有了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感情,教育就有基础。这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意见或要求,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是为了我好”,从而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接受教育。此时,纵然教师的言辞尖锐些,学生也会认为老师是真诚的关怀而乐意接受。时间一长,良性循环,学生既十分依恋教师,又对教师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敬畏”佳境形成,教师就“不言而威”了。我们不是经常看到老师和声细语在讲课,学生在认真倾听的情形吗?不是经常看到一群学生围着老师和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吗?

  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上和智力上,更表现在思想上和人格上。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生活的动力,有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服务。因此,热爱学生,让学生在严格要求与热情关爱中健康成长是我们新世纪师德永恒的主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自觉性培养浅谈    下一篇: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与调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