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学得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的,思维活动也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学习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乐不学。”教育学家赫乐巴特也说:“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引起各方面的兴趣,讲授教材就易进入睡眠状态。”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源泉。

  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的基础,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它积音、形、色于一体,师生互动,是有效创设情境的一种好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以情感体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可让学生对有关数学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有接触这些信息的强烈愿望,产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数学活动的兴趣。

  比如我在讲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中“填幻方” 这节活动课时,我是由幻方的起源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引出的,而多媒体和出色的配音为这个故事增色不少。我由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过程中发现河中爬出的乌龟背上幻方图引出,然后由学生发现它的特点,讲到当今人类想用幻方图作为宇宙语言,从古至今,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所以整堂课下来,学生非常的投入,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火花的燧石。

  设计趣味性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很多学生都感觉它深奥而枯燥,所以,现在中学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一般都能找到实际的原型,应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运用生活的知识经验分析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生活呈现于课堂。

  1、比如在讲七年级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项式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设计了11张卡通图片,分别是水果类、汽车类、动物类,而我事先将下面的这些式子

  分别写在图片的后面,说明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你能将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吗?学生都纷纷举手,想到前面来展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然后,我又说,今天它们每个都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看吗,然后让学生将图片翻过来,原来是一些式子,但不是我们所吃的西红柿,说到这学生们都笑了,对这节课的内容又有了兴趣。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它们也能像把它们的主人那样归为一类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单项式。在下面的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些式子展开,利用这些图片穿成了问题串①这些式子的共同特征②归纳单项式的定义和系数、次数的概念③说出你所找出的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分别是什么④为什么不是单项式等,这样整个课堂就显得特别紧凑,学生的学习兴致始终很高涨。

  2、紧接着在讲七年级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多项式第一节课时,正好赶上当时最热门的话题—吉图珲高铁开通,所以,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利用多煤体先出现了一些柱子,然后就是一座桥梁,最后出现了高铁列车。

  师问:同学们猜一下老师画的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依次是圆柱体、桥、高铁铁路。

  接下来,我在每个柱子上分别写了一个单项式,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然后,我接着说,我们知道每个柱子都是独立的,不过用桥梁一贯穿,就联系到了四面八方,同样,每个单项式都是独立的,如果用加减号将它们连接,就形成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多项式。这样的引入不仅与时俱进,而且又起到了温故与导新的作用,使学生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3、又比如,在讲八年级上学期等腰三角形判定时,我们都知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归根结底就是三角形两边相等。所以我假设了这么一个情境:我事先做了一个没有房顶的拼图,让学生提前准备彩纸和剪刀。

  师说:“昨天我与我儿子做了一个接图,大家看,缺少什么?”

  学生说:“房顶。”

  师说:“那你们能帮助老师完成这个拼图吗?”

  于是学生们都开始动起手来。学生做完后,出现了不同情况,有的做的不标准,感觉不美观,而做的好的同学让他把剪的过程说出来,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用手中的三角形探寻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从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的房顶引出,再让学生动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4、在七年级第三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有一节是相遇与追及问题,在正式研究应用题之前,我首先选择了班级的两名学生按我的指令行走,首先让两人站在讲台的两侧,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并不相同,到相遇时停止;然后再让他们分开一定的距离,同时出发,同向而行,速度也不相同,直到其中一名学生追上另一名学生为止。

  通过观察,让同学们发现两名同学在时间、速度、路程各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相遇问题中,两人从开始出发到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和等于两人未出发前相距的路程;而追及问题是两人从开始出发到追上时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差等于两人未出发前相距的路程。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为后来的应用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显然,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就能让“问题”走进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选材要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三、游戏始终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在七年级有理数运算的复习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计算会很枯燥,所以将大家比较熟悉的24点游戏进行了改进,规则是:用两副扑克牌,其中红色代表正数、黑色代表负数,每次抽出四张牌,让学生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进行计算,使结果是24或—24,这样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复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而集体荣誉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课堂中经常设计几个小组竞赛的游戏,比如,有关整数指数幂的几个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这些公式特别容易混淆,所以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设计了各组接力赛游戏。规则是各组抽出8个人,每人只能写出一个公式,看哪个组最先写完,然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学生比完后感觉对这些公式印象更深刻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持久性经历的三个过程就是有趣、乐趣、志趣的三个过程,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把有趣逐步转化为志趣。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