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当今时代呼唤着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取向的新型教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呢?

  一、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境激趣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比赛、操作、讲故事、设疑等方法,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探究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如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问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然后设疑:“同学们,一般人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小明满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生听了,一个劲儿的说想,从而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我再及时引导,这样就很自然地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营造了氛围。

  2、独立思维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认知结构。

  如在教学“角”时,为了使学生获得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角,使学生很容易的建立起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做了准备。

  这样,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材料,通过自主探索、独立思维,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归纳概括

  在学生初步完成新知“内化”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质规律,从而将对新知识的感性的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割补后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既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合作学习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应做到: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真正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期间教师要教师当好“导演”,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演”进行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并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变成“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下一篇:让学困生的数学也“活”起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