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视野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如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让学生自主读----个性化来自于独立

  阅读活动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

  应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应留给学生自主的阅读时间、自主的阅读机会和自主的阅读权力,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并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底座,独立地进行不同层次的读,在读中积极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台阶式地前进,进而完成全程阅读。当然,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指导权。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是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引导、点拨,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如指导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让学生反复地通过不同目的的“五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深)完成课文学习。学生在“一读”时,针对“读通”的要求,纷纷找到长句子练习朗读,这样很快克服了朗读难点。在“二读”时,学生又找准“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理解难点,相互讨论,解决并读懂了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能让鸟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加引号。由于有了以上的理解,学生在“三读”环节中都能津津有味地读,渐渐也就进入了“读熟”这一学习环节。最后,再让学生感情朗读全文,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样,把自主阅读的机会留给学生,是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二、让学生自主悟----个性化来自于独特。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丰富的内涵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

  无穷。就是同一篇文章,学生读后也会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是说同样一篇文章,它的中心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老师若能允许学生有个人情感地表达阅读结果,就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就有可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阅读创意,拓展出新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比如教学《麻雀》一文时,让学生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作专题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讲速度的----“来得快而猛”;有说态度的----“真勇敢、坚定、果断”;有论感情的----“一心只爱孩子”;有谈心理的----“心急如焚”;有评用词的----“简炼、生动、形象”;有议人物的----“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有提读法的----“‘落’字要读得重而快” ……通过阅读,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又如《月光曲》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我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自我感悟,出现很多种答案:①贝多芬遇到知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②贝多芬的弹奏已经入情入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③这是一种默认。④贝多芬正在酝酿新的曲子,不想打断自己的思路,顾不上回答盲姑娘的话……

  当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后,学生就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自己的自主意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三、让学生自主想----个性化来自于果敢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怀疑精神就是一种批判意识。个性阅读活动中的批判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二是敢于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与教师展开关于阅读体验的交流和讨论。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性地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惊弓之鸟》一课主要是说明射箭能手更羸善于观察、分析,可有的学生就提出:更羸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孩子眼里,小鸟受伤,应该帮它包扎,再送飞蓝天,离群的小鸟多么孤单,痛苦啊!更羸不但没有这么做,却还去伤害它,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落花生》一课赞美了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学生认为花生的品质值得学习,但也有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有竞争意识,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恐怕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所以,在当今社会里,桃子,石榴、苹果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这里,学生萌发出的是强烈的自主意识、浓厚的个性色彩和答案迥异的见解。只要有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广阔的时空,就会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四、让学生自主评----个性化来自于宽容

  在阅读活动中,要把评价的权利下放,采取延时评价,让评论首先由学生自己作出。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都要给予宽容与理解,不以统一的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于学生的自主评价应给予热心反馈,使这种自我评价更为客观,更符合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提高评价的积极效果,使学生获得鼓舞、鞭策,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起创新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知情相融。

  学了《四个太阳》一课后,一名学生拿起画笔画了秋天的果园,树上结满了蓝色的桃子、红色的梨……怎么会给水果涂这种颜色呢?该怎样评价呢?教师应采取了延时评价,让学生用“看法十原因”的评价语式,自己给自己评价。这样的评价语式不仅让学生讲清楚自己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展现出思维过程。只见这位学生有模有样地向大家介绍:“这是水果公司的最新的产品,不仅颜色鲜,味道更甜,欢迎大家来品尝。”他又接着解释:“小时候,我吃过的梨子都是黄色皮的,可去年我吃了一种灰色皮的梨,妈妈说那叫苹果梨。今年我去奶奶家玩,奶奶拿给我吃的梨的颜色又不一样了,是绿色皮的。所以我想以后肯定会出现红色的梨子,蓝色的桃子……”你们听,小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竟是如此地强烈,幸亏教师没有过早地对孩子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否则势必扼杀了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如有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自主评价的:“谁有把握读好漓江的水?”有位学生重读了静、清、绿这三个关键字,他读得很认真,也很自信。“你有评价自己朗读的优先权,先请你自己评价吧!”老师这样引导着,学生于是开始评价:“我把漓江的水的特点读出来了,还加重了语气。”“真好,你真能体会。不过,除了加重语气外,有时轻读也能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学生开始试读,教师请他自己体会,学生感到拉长并且轻读更能读出漓江水的特点,读得太响太重漓江的水就要咆哮了。在这个朗读评价过程中,教师始终让学生自己当自己的评委,教师仅在引导、点拨,教师在和学生作平等的交流。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是自己的老师,而评价的功能不是定性,而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手段之一。

  总之,个性化阅读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