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教学之我见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张立民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以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教学研究进行尝试,对创新教育的目标、内容、结构、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为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只有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我们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建具有童趣的情节故事和游戏,使之尽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质疑是产生兴趣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学生独特思维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创新思维:一是设定预习内容存疑,诱导思维。有些课文内容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疑难问题,相互讨论,互相交流,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感到新奇的知识内容又难以理解的疑问,诱导他们的思维,边读、边思、边议,效果就会更好。二是课题设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要从课题入手,巧揭题设疑,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草船借箭》的“借箭”一词就高度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诸葛亮利用“草船”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的箭?结果是怎样等。这样来设置一步一步的悬念,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发生、发展、经过、结果。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三是难点质疑,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情趣。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想象,发现问题。根据小学生天真活泼爱表演的特点,在学生熟记课文故事的情节,人物语言动作特征等,让学生进行上台表演,使课文的语言更有个性和艺术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要利用课文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精巧设计教学问题,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与内容。

  二、创设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教材设计的各个栏目的内容和目标,做好心中有数,有备而教。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建产生问题的空间。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空间;实践创新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亲自尝试和实践的空间机。在教学中将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标准,尽可能地渗透到各处主题教学活动中,引导并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到既凭借教材参考图片、参考资料、电化教学手段等,又要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精心设计,同时抓住学生中有价值的疑问,不失时机的讨论,引导争论,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发现问题,并继而发现事物某些规律的东西,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渴望创新,参与创新,自觉创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如在教学《小兴安岭》一文时,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的描述,分别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景物、动物,并进行合理想象口头描述。还要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学生在动耳听、动脑想、动嘴说、动手画、动眼看的过程,主动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通过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质疑情趣,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学生如何才能发现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溅创新的火花。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教学中,我们要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长期都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懒惰和依赖性,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就得不到培养。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剥夺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提出,要等到学生对课文充分感知了并获得一定的体会收获,在引导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如在教《可爱的草塘》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探究质疑。在读中把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或者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没有弄明白的问题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趣进行自读探究。在导读过程中经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教师再随机点拨,引导学生从“发光”、“鲜亮”词语中体会草塘的草有旺盛的生命力,生机勃勃,令人百看不厌。从“欢笑”、“翻滚”词语中体会出草塘的动态美。从词语中体会出作者愉快、喜悦的心情,体会草塘变化的层次感。

  在导读过程中质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给学生留有再创造的空间。出示课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通过观察画面,让学生说说你的心里产生了那些疑问,想象到了那些情景?学生提出了狍子跑地很快,为什么说棒打狍子呢?鱼游地很快,为什么说瓢舀鱼呢?野鸡怎么会飞到饭锅里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情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疑问的积极性,经过学生的踊跃讨论,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美丽画面。在我国三江平原地区的北大荒已经建设成了北大仓,富饶而美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问难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金钥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情趣,营造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妙招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