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科学探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探究类试题在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已成为压轴题,作为考查同学们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考试试卷中的探究性试题可能考查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也可能考查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本市侧重考查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三个环节。

  一、提出问题

  就某一现象产生质疑,并提出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同学们要学会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词是: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有什么规律?等等。

  例1.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

  分析与解答: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学生具备较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比较、分析、联想等手段,挖掘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答案:同种电荷间排斥力大小与电荷间距离有什么关系?(或电荷间排斥力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有什么关系?或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以使我们的探究具有初步的方向,避免盲目性,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方案奠定基础。猜想与假设一定要有相关性,要有依据,但无需考虑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同学们要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提出猜想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生活经验或直觉思维提出猜想。(2)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提出猜想。(3)通过类比提出猜想。(4)通过合理推理提出猜想。

  例2.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分析与解答:“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灵魂,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应该尽可能提出有依据的“猜想”。答案:苹果的大小、形状、酸甜程度、是否成熟、品种等。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一直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设计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然后针对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数据归纳法、等效替代法等;有了方法和基本思路,就可以根据需要列出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等。

  例3.小松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不慎把电路中一个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此时,她惊奇地发现:这个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另一个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小松对此产生了疑问:

  (1)玻璃外壳碎了以后,小灯泡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却几乎不发光,那么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请说出你的看法。

  (2)引起完好的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针对具体的科学问题或现象,通过质疑、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科学探究试题最常见的形式。为了验证猜想,需要通过观察收集信息,通过测量取得数据,而科学的测量和观察一般要使用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因而设计科学实验方案并进行科学实验,有助于顺利解决问题。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应及时联想自己熟悉的课堂演示及探究实验,并针对具体问题,运用适当的科学方法,从而提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

  答案:(1)灯泡外壳破碎,由于散热更快使灯丝温度降低,达不到白炽状态而无法发光,所以玻璃外壳的作用是减少散热,使灯丝达到白炽状态。

  (2)猜想: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例如:猜想:完好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可能与损坏小灯泡电阻的变化有关。

  方案:a.将外壳破碎的小灯泡与完好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1,用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电压U1,计算出外壳破碎的小灯泡的电阻为R1;b.用一个新的小灯泡(规格与外壳破碎的小灯泡相同)将其换下,采用与a相同的方法测出此灯泡电阻R2;c.比较R1与R2:若R1≠R2,则完好小灯泡的亮度与损坏的小灯泡电阻大小的变化有关;若R1=R2,则无关。

  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实验数据,并比较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得出初步的实验结论”是探究题的最为普遍的形式。分析实验数据时,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类比联想等方法寻找数据间的差异及其变化情况,联想与之类似的物理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数据时,同学们还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算或描出图像来分析,使结论更加直观地显现出来。

  例4.在探究导体的导电能力与材料关系的实验时,某小组的同学选取了导电能力不受温度影响的材料甲和乙,它们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并分别测出了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它们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实验中,通过材料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I/U都相等,材料乙的比值也相等。同学们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I/U叫做“a”。

  (1)“a”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_________。如果把材料乙均匀拉长,其“a”值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进一步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a”的关系是_____。

  (3)如果从材料甲、乙中选择一种做输电用的导线,你建议选择材料_________。

  分析与解答:本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规律,然后去解决新的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否正确地归纳出规律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答案:(1)“a”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如果将材料乙均匀拉长,其电阻R将变大,由于a=,所以“a”值将减小。(2)进一步归纳可知: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a”成正比。(3)选择“a”值大的材料甲做输电用的导线。

  五、评估

  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对实验方法、得出的结论等方面进行评估,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由于某些疏忽随时都会出现问题,甚至是严重的科学性问题,因而及时反思、进行评估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1.探究过程是否恰当;2.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3、误差分析;4. 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问题。

  例5.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是: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两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他的实验设想是:首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适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分析这次测量中三点的电流的数据,就得出干路与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分析与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探究方案的评价。解答时应看到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又要考虑实验器材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答案:该实验存在三个不足:①电源的电压与灯泡的额定电压不相配;②只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③只根据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结论不适当。改进措施:①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②选用多组不同的灯泡做实验;③分析多次测量的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六、交流与合作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同学们1. 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2.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3.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4.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5. 有团队精神。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学好初中物理方法和技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