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析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1-06-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当前我们各中小学及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我们在一线的教师对学生德育都作了一些新的积极的探索,但是德育效果却一直令人不够满意。特别是当有孩子出现大问题(如打架、逃课在外偷东西、或者发生校园伤害事故等)时,甚至遭到社会和家长的严厉指责:你们学校德育那里去了?

  本人作为学校德育的具体管理者,同时也是班主任,也对这些问题一直都在思索。今天就我们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拿出来说说自己的见解。

  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现代教育体系下,特别是中国教师是非常不容易,作为中学教师更加不容易。为什么呢?我们大家是否都有这样一个体验:越到底年级,越难教;你看大学老师(讲师)每天上完课就走人(大学生基本成熟特点: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基本不管学生死活,大学生德育基本是学生处团委的事情。高中教师:也是因为高中学生基本成型,思想接近成人有自己的认识,加上高考压力。相对初中小学相对好多了,上完课也是基本不管学生(只有班主任才管学生生活等)。而我们初中的老师就不一样了,面临学生问题多多,甚至成天在学生问题上纠缠不清的都有啊!

  第一,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问题、社会氛围、信息交流发达但对教育不完善等等)普遍都存在着拒绝或排斥接受道德教育的倾向。表现:我们很多学生都怕进政教处;甚至见到政教处的老师都挠弯走;现在学生顶牛现状严重;现在学生经常做出阁事情......

  第二、是不道德行为甚至恶性案件在校园内时有发生。前不久两起我县某教师亵渎女学生案件就是典型的问题!而学生之间参与打架斗殴、成群结队伤人事件也经常可见。可以这样说吧,社会上出现有悖道德事件的学校也时不时出现。

  第三、不可否认,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们社会道德水准整体是有下降的。当前社会上经常以某些理由作为逻辑论据,完全地否定中学德育的成绩是有失偏颇的。作为教师,我们知道,目前中学德育在育人过程中有过较大的成绩,但是也不能不承认存在着低效现象。

  那么我们来一起探讨我们中学德育低效的成因分析吧!

  首先,社会对中学德育工作期望过高是造成德育失衡的重要原因。

  教育期望与教育收获之间,都有一个差距,这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差距所造成的不平衡,并不是我们德育所特有的,因此我们的德育不能因此受到特别的指责。人们之所以对德育不平衡特别关注,是因为他们对学校德育十分重要,人们对德育工作的心理期望值偏高,希望学校能承担所有德育任务,希望所有道德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德育来解决。因此,现在所有学生的问题基本上都归咎在学校德育部门上。

  当然,这种思维方式是十分肤浅的。我们都知道,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面配合,任何一方无法承担所有的任务。同时,我们的德育不能解决人们所有道德问题,有些道德问题是要通过社会其他制度或法制来解决。比如社会中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人们道德理念来调整的,有的问题事关到重大的功利关系,道德约束机制本身就不起作用,必须用法制去约束,而我们的某些人,恰恰又把德育这个“宝”压在学校上,把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甚至是唯一的阵地。可以这么说,在当今的中国,学校是唯一只能用道德教育体系来规范学生的,特别是未成年的初中孩子。

  其次,社会关联机制的低效造就学校德育的苍白无力。

  塑造一代有道德的人,从最根本上说,需要一个有着良好的社会机制,但是我们国家目前我们的社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低效的,这有客观原因。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革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社会对这类的新事物还不能有效地去规范,比如网络虚拟世界的生活,网上聊天、交友、同居、结婚。另外,改革与时代的剧烈变化,必然会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某些领域处于道德真空状态。这样,不道德的人和事,甚至是违法犯罪,就会频频出现,而这些情况产生,又不断地被放大,蔓延到其他领域,造成整个社会处于道德危机的混乱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的中学生产生道德危机,这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原因,它是我们这个社会无序的一种深层的反映。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的特色部分:“我们的意识形态没有跟上经济发展”。

  再次,我们学校德育有时简单化、随意化、虚伪化是产生德育低效的又一主要原因。

  目前我们的德育课基本局限在让我们中学生明白某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这当然有助于学生树立道德信念。培养有道德的人,单有信念还不行,还要有分辨能力,还要有道德行为的习惯。分辨能力、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学生长期道德生活的结果,不是课堂上能独立完成的,但是我们中学德育的主要渠道,正是这种德育课程,而不是学生的德育生活。学校生活只是个人生活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广大世界在校园外。而我们的教育空间,恰恰是把学生关在校园内圈养。这样在无菌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花朵,怎能禁得起室外的风寒。而且我们很多学校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让学生集体造假是我们德育中最大的败笔。

  最后根本立足点:学校德育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

  学校对德育的重视,一般除了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进行某些行为约束之外,再加上几次专题教育活动,但除此之外并没有投人更多的时间、空间和资金来加强德育工作。可以这么说,我们对德育重视更多是在形式上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重视。

  改进办法:

  一、我们流行提法:学校德育生活化。

  通过近几年对学校德育管理研究发现,改变目前中学德育现状比较有效地一个途径就是加强学生道德体验,使德育生活化、具体化、人性化。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提法:学校德育生活化。即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各种关系,学会怎样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学校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不能把学生关在校园内圈养。(其实这与我们现在学校的安全工作有很大的冲突)比如社会实践等。可是要做到德育生活化,就要有时间成本和安全教育的保证,这与我们当前的学校工作要点是有矛盾的。加强德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总之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生活,在生活中惹麻烦,这是学生成长的必要过程,是学生道德实践最好方式。

  二、学校德育课程开展必须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践。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德育教育主要是灌输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在追求一种短期效益。要追求长远效益,就必须放弃灌输,让学生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信仰,养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自主自觉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习惯。这样当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各种道德问题时,就能根据自身的道德素质,处理各种道德问题。

  三、我们学校德育课程要开放。

  开放就是要求放弃程序式、控制性的德育,要创就各种实践:把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现实中处理关系的态度潜移默化的给学生。特别在课堂内面临一些道德问题案例,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的错的全没关系。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摆到桌面上来,经过大家辨别,才能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辨别讨论,才有可能使学生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假如把错误道德观念捂起来,只能把问题滞留起来,在学生走人社会后,做出不道德行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下一篇:浅谈教师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