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其实质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蓝本,采用角色扮演等心理技术的发展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态。随着校园心理剧在我国校园的出现和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渐成为大家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注重、四个重视”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五个注重

  1.剧本创作,注重激发广大师生的智慧与热情

  好剧本是好校园心理剧的基础。参与心理剧本创作的师生要从活动主题出发,以校园故事为载体,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将自己对学习与生活的思考与热情倾注在剧本创编中。在主题提炼上:健康生动,积极向上,贴近生活,突出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学生排解烦恼困惑的智慧;在内容选择上: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碰到的问题为主线,突出反映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冲突、价值观念等冲突与困惑;在剧本排练上,进一步加强剧本的充实与完善,注重将心理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思考如何深化主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组织校园心理剧评选活动中,可以考虑设置最佳编剧奖、最佳表演奖以及最佳原创奖等奖项。原创作品数量与质量不仅体现了专兼职心理教师的教育情怀与专业水准,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优秀剧本的创作以及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2.辅导目标,注重凸显校园心理剧的功能与价值

  校园心理剧的功能与价值主要是以校园故事为载体,寓教于演,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角色互换、情景对话等方式,通过表演向老师、家长与同伴展示,并通过自己参与的故事情节得到抚慰,以此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也让观众在享受文化盛宴、品尝心灵鸡汤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校园心理剧均要有明确的辅导目标指向,而且要始终贯穿于节目全过程。可以通过演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折射出学生的学习压力、困惑、冲突的心理现象,演绎学生一些叛逆、逃避的思想和行为,从中体会父母的关爱,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学会积极面对;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告诉学生坏情绪是无处不在的、是具有传染性的,情绪是可以宣泄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和自己都是被允许的;可以通过学生体验爱、发现爱、感受爱、懂得爱,怀着感恩的心感悟生命,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日后学有所成,让远方的父母放心,有机会好好孝顺父母、回馈社会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发展性、教育性心理辅导目标的达成,充分彰显着校园心理剧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3.问题剖析,注重打造学生心理成长的资源与参照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丰富且复杂的内心世界。

  校园心理剧无疑为教师、学生提供觉知心理活动、心理问题绝佳的机会。心理剧节目大多选题都源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学习和交往,素材直接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真实、典型事件,表现亲子沟通、人际阻碍、自我统一、学业负责、情绪困扰、爱的缺失等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剧有助于突出表现学生的人格特征、内心冲突与情绪体验,对当事人的教育作用从表浅感觉层面深入到内在理性思考层面,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心理剧中注重融入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领悟深刻的道理。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不仅能让人捧腹大笑或潸然泪下,而且有的桥段甚至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令人回味,令人深思。学生会觉得:“有些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看了别人表演后收获挺大,很好玩、很有趣、很有意义。”可以讲校园心理剧对学生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成为学生心理成长的资源与参照。

  4.角色扮演,注重深化校园心理剧的本质与内涵

  校园心理剧作为新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其实质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蓝本,采取角色扮演为主要技术的一种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剧中的人物角色都应该由学生扮演,无论是父母、天命、恶魔、玩伴、路人、旁白等。学生借助台词、肢体语言、道具,创造性地将自己代入所负责的角色,进而追求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神形兼具的艺术境界。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他人的角色,以他人的观点看待与理解问题,展现相应的行为和内心感受,体验就能得以感悟,心理就能得以发展。注重角色扮演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校园心理剧本质与内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团体归属感的形成,澄清问题,培养同理心,也有利于学生观念、态度的转变以及新行为模式的建立。

  5.技术运用,注重演绎校园心理剧的舞台精彩与魅力

  校园心理剧同时也是综合的舞台艺术。各剧目综合运用服装道具、舞美配乐、戏剧艺术等技术技巧,演绎出校园心理剧美轮美奂、扣人心弦的舞台效果与魅力。此外,心剧还频繁涉及旁白、独白、夸大、具体化、角色互换等心理技术。编排中应鼓励各心理剧组提炼展示自己的风格和魅力,既不受限于具体形式,又大胆整合歌舞、叙事、写实、穿越、卡通等形式的长处,充分支持学生在舞台上展现多姿的风采、惊艳的舞技、嘹亮的歌声、精湛的演技等。相信无论是参演或是观看的学生都能深度体验角色形神,合理宣泄情绪情感,灵活运用换位思考,理性表达个人述求,进而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表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载体与途径,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足与弊端,削弱其教育作用。问题表现有:(1)在反映学生的心理转变历程中,不少剧情过渡太快,跳跃性较强,夸大辅导的效果,不甚切合现实;(2)在运用心理学专业词语时,有些时候显得很生硬,不合情境,甚至出现概念性错误;(3)在创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场景时,真实性与专业性上存在疑义,甚至会存在违背自愿原则、保密原则的情况;(4)在舞台艺术与心理技术整合运用中,文艺的成分偏多,过分在乎服装、道具等外在形式,缺乏真实感,舞台剧成分偏多,缺少“心理”的味道;(5)在学生心理剧演绎过程中,对白过长不够精练,像在念台词,缺少一些肢体动作和表情,存在信息与情绪传递不清晰、不流畅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在实践中从四个方面逐步探索解决,实现校园心理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最大化。

  二、四个重视

  1.重视学习与实践

  校园心理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本身需要逐步充实完善。校园心理剧也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涉及剧本编撰、舞台艺术、戏剧小品、服装道具、心理原理、咨询技术、配音配乐等诸方面。这就要求专兼职心理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团体动力学、角色理论、精神分析学、戏剧学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博采众长、学以致用,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因而倡导专兼职教师要重视学习与实践,通过调查、访谈、座谈手段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走进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共同创作出更具时代特点与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

  2.重视观众这个心理剧的基本要素

  观众并非以局外人的身份单纯地欣赏心理剧。在心理剧中,观众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可能对扮演者产生认同作用。因此,演出过程可以邀请观众进行评论,参与互动交流,提供反馈与支持,以加强现场效果与氛围,使心理剧更具趣味性,也能对更多的观众起到由点到面的教育和预防作用。

  3.重视选取一些积极、幽默的题材

  过分着力表现问题的消极方面,难免造成“生活都是灰暗的”负面印象,其实即使在逆境中仍然会有开心和回味。成长本身就是“痛并快乐的”。孩子们精彩的表演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爱可贵,尽管有的时候孩子们真实生活并不是那么完美、阳光,但他们仍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加强保护孩子的童真童趣,倡导积极心理学的取向。我们的教育会因鲜活的生命而显得真实和高尚。

  4.重视演出后的干预与疏导

  心理剧有时被称为是一种伤痛的行动演出。在心理剧中,“主角”是勇敢的自我探索者,全场成员时而是“辅角”,扮演主角生命中的重要角色,时而是观众,默默凝视着舞台,支持着剧场的进展,随着主角的心灵脚步,多方位地探索、重新体认生命中的事件。尽管在剧情的选择上,在演员调整上,可以进行第三人称的处理,但不可避免会造成当事人对号入座,以致产生新心理冲突。因此,专兼职心理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相关角色与观众的后期干预与辅导,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引导其领悟问题的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谈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品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