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数学学习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又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认知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部分。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全神贯注、积极去思考感兴趣的问题,才能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可根据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思考问题、理解所学内容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焕化活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就教学实践与数学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浅谈“创设情境”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同样,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也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在上“有理数的乘方”时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厚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你能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吗?”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会他们计算方式,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而在讲“过三点的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三家到井的距离都相等,那么这口井应该挖在何处?学生们议论纷纷,因为正在讲圆这节内容,有几个学生很快猜到:应在三家所在圆的圆心处,接着我问:怎样确定该圆的圆心位置?学生陷入了认知冲突,动手画图,思考,讨论,这时课题的引入也水到渠成。

  二、情境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学习,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引入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的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如此高的原因吗?交警为什么总是提醒大家要慢行?说到这里,有些学生就会思考:这与我们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此时追问刹车距离与一次函数应用题,学生们恍然大悟。学生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怀着急切的心情想知道答案,就会积极思考,跟老师的思路走,从而使得教学效率明显得到提升。

  又如,在讲“科学计数法”时,我编了这样一个题目:“全市约650万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那么一年可节约多少钱?”学生演算完后得出各种各样读法的答案。于是追问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既不好读又不好写,怎么办?接下去我们来研究一种新的计数方法。像这样有生活背景的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解热情,对于整节课的课堂效率也有很大的贡献。

  三、史料故事情境,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故事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利用

  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无理数”这一节时,可以讲述西伯斯为了捍卫真理而被谋杀,被装进口袋里扔进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

  在“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可以讲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赌局分配金币故事,让学生感悟概率的简单应用。

  又如《龟兔赛跑》寓言故事也可以加以利用。我在复习“函数的图像”时就以此创设如下情境: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远远领先于乌龟,兔子就骄傲了,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却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冠军。下列能反映故事情节的函数图像是

  如此有趣味的故事,用如此简洁的图像描绘出来,再次展现了数学的魅力,显然最终也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动画演示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是现代化教育的一大体现,因为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究、发现,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而在认知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的特点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能较好地为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如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软件动态的演示函数图像,形象直观的效果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抛物线的平移与旋转及对称性,让学生直观的体会抛物线重要性质,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结论一目了然,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观看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影片,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的引发学生思考。同样的,在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圆“动”起来,对研究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有直观判断的作用。

  又如在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风暴”问题时,用几何画板的动的功能将圆做移动或者改变圆的大小,从而直观形象地发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五、动手实验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去,让他们能学会学愿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直接向他们灌输,学生找不到入手点,这时教师可提供直观的材料,或通过具体实验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来研究具体的问题,学生探究问题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例如,在研究圆的轴对称性时,让学生实践操作,动手折一折,就能够有效地得出垂径定理的结论。教师先要求在一个圆形纸片上画一条弦AB,并做这条弦的高线,然后将圆沿着高线折叠,那么可以重叠吗?发现只有一部分同学所做的高线经过圆心时,才能重合。这样,就能很好地给出垂径定理的两个条件:垂直和直径,学生的印象就很深刻了。

  又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分组动手拼出三角形演示,有些同学的三条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而有些同学的却不能。再进一步追问何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学生继而就产生了认知并继续探索,很直观牢固地掌握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六、创设游戏情境,点燃学习激情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对于游戏,他们会积极主动参与,兴致勃勃,甚至有时会达到忘我的境界。因此,如果学习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游戏的话,那么学习的有效性将很大的提高。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将一些枯燥的问题改成有趣的问题,增添游戏元素,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游戏的玩乐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上“用字母表示数”时,安排这样一个猜数的游戏:老师学习了读心术,不信的话试试吧。请学生把他的出生月份乘以2,加上10,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然后将所得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猜出他的出生年月及他的家里人口数。在老师猜对几个学生心中所想的年龄后,同学们必然会对老师佩服有加,并且不停猜测,老师是用什么技巧猜中的。此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了用字母表示数后及整式的加减后,他们也能做到“读心术”。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许多,听课劲头十足,很快就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又例如,在研究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一课中,可将教室里的座位看成对应的坐标,然后按照口令将某个座位上的苹果向左右上下平移,研究得到的点的新坐标与原来坐标的关系。这样安排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还能大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七、聚焦时事热点,感受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又运用于实践。因此,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是非常乐意的,这也是教学所必需的。而往往一些热点问题,都能使学生眼前一亮,从而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事实上,醉酒驾车、油费涨价、物价上涨等等问题都可以和数学结合起来。比如,在上“不等式”一节时,可以将酒后驾车按血液中酒精含量分成正常、饮酒驾车,醉酒驾车三类,并用字母及不等号连接,从而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又比如,在上相似形一节内容时,结合“嫦娥”运动轨道与模拟轨道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的作用。

  当然,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精彩的情境创设需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才智,而关键要做到“巧”“新”“奇”,设法抓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火花点亮起来,使我们的课堂生机勃勃,让我们的学生兴趣激昂地去掌握知识,使他们“想学”“好学”“乐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情景教学对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