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情感朗读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小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语言的敏锐性。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在思想上不能重视朗读,相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比较胆小,鉴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我们组经过一年的学习、研讨与实践总结了几点浅见。

  培养学习情感朗读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文本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与文本充分的对话,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关键。因此,要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诱发学生有兴趣读。

  1.利用图片,营造情感朗读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将文本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营造朗读的氛围。

  借助音乐,引领学生进入角色

  乐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与文章内容相符的音乐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3.语言渲染,唤起朗读欲望

  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其注意,激起学生获取了解文本的欲望,就可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围绕“读”引导学生融情入境,巧思妙说,往往能诱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达到情感的升华。

  二、形式多样,学生乐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避免训练的单一性,力求做到读有变化。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使每一个学生想读、爱读,读出感情。现就谈几种朗读形式。

  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就是让学生充当文中的角色,使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文章中的主角,因此就促使他们先要读通、读懂角色所要说的话。然后,学生就会揣摩、练习如何把自己充当的角色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引读

  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学生使了解课文内容,而且更容易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对读

  对读,即交互读,就是甲读第一句,乙读第二句。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读的语气。

  范读

  范读,就是教师读给学生听,然后由学生仿读。教师通过自己的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使他们知道重音、停顿、语气、速度、声调等在朗读中是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的。

  演读

  演读,就是学生在理解文章语句的基础上,用动作、表情的方法朗读。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像演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很快地进入情境中。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恰当地运用语调、动作、表情等技巧,表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再现文本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如:导读、齐读、抽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形式,教师要不断的更换“调味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尽可能地留多些时间让学生来练读,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更快地促进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

  三、多元评价,掌握方法

  在朗读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学生读完书后不给予评价或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说“好”与“不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容易挫伤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读书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评价者要结合对文本的感悟进行切实的评价。

  赏识评价,让学生敢读

  学生们的基础不同,朗读水平也就不一样,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这些学生的发展出发,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地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

  2.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

  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使学生爱读,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针对评价,使学生会读

  朗读的评价不但应具有及时性、激励性、引导性,还应该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不同情况特点作出不同的朗读评价。

  (1)针对不同文本内容的朗读评价。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因为对文本的理解有偏差,致使朗读文本的语气是不正确的。这时,教师就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针对性评价。

  只要我们教师真正做一个有心人,多指导,多训练,就会让我们的每个学生从中都能得到锻炼、提高,让他们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使我们的学生读,并快乐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预习能力    下一篇: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