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案例浅谈幼儿班级管理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2-04-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与天真活泼的小孩子打交道,每天都会发生不少的趣事,不少拈手得来的绝妙经验,记之于文字,就如拾起颗颗美丽晶莹的珍珠,常给人久久回味的遐想。但如果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欠缺认识,教师管理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以下介绍近几年来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印象最深、效果最佳的一些实用性案例,谈一谈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心得。

  案例一:小管家

  新班级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常把玩具材料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物品管理责任到人的做法。把活动区分成几个区,并设计了徽标,每周一上午评选“小管家”。具体方法落实为:“建筑区”小管家负责带领该区幼儿整理积木;“毛巾区”小管家负责检查毛巾收挂情况,如发现毛巾没挂好,及时提醒;“图书区”小管家负责检查图书损伤取放情况,及时制止撕书行为并要求修补破书等等。面对一双双热情的小手,共选出了七个岗位的小管家。孩子们都很乐意接受教师分配的工作,并把它看作是一个荣誉。到了周五,再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 小管家,奖励大红花。然后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这么一来由于小管家常清扫整理,本班在任何时候都很整洁,物品也有了明确、标准的位置。所以无论幼儿还是老师存取东西都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事,而且由于物品摆放合理,使班上的事故也明显降低。

  案例二:标制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由于人多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每天来告状的孩子都不少。为了使班级里少发生告状的事情,于是我引导小朋友在班级里制定出一份规则。至于是什么规则,我让孩子自己说。可说了很多以后,又有小朋友提出了,说记不住这么多的规则。有小朋友就说了,把它画下来。我说这个办法不错,就画下来,至于用什么图形还得你们自己讨论,最后定下了以下图形代表。

  “床”的图形代表午睡不乖的。

  “拳头”的图形代表打人、推人。

  “书本”图形代表撕毁图书,扔图书,卷图书。

  “人”的图形代表躺在地上。

  “嘴巴”图形代表骂人,午餐时说话或是说不团结的话。

  “椅子”图形代表午睡、放学没放好小椅子的,搬椅子腿的,上课椅子坐不住的。

  “脚”的图形代表着课间追跑、踢人以及上下楼梯、去洗手间等追跑现象。

  自从这个规则在班级实施以后,第一周被写上学号的还真不少,特别是户外活动结束以后回教室,以前都喜欢跑进教室。现在把那些跑的孩子的学号都写在上面。此后,班级外出回来再也没有争跑的现象了。每天有一个小老师在观察记录着,但并不是说一开始就会写上学号,而是在小老师或是老师的提醒下还不改正的小朋友。但也有去掉学号的方法,就是在一整天的活动中受老师表扬的,那么就可以将功抵过去掉他的学号。通过轮流来当小老师互相监督,孩子们逐渐自觉起来了。

  总结起来,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让幼儿学习分工和合作

  分工和合作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学会的一个方面,也是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与同伴一起合作劳动,是一种培养合作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要打扫活动区的卫生,就要和同伴讨论出分工、合作等细则。这样一来幼儿在活动中就学会了分工合作、责任义务方面的技巧及知识。运用小管家制度把班级管理权交给每一位幼儿是我做班主任工作后一直在运用的班级管理策略,几年下来这种方法很好。把办理的事情分配给小管家管理,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还能使班级井井有条,更把我以前多次提醒都不能达到效果的问题都很轻松的解决了。不过实施这一制度并不是让老师 “放假”,无事做,而是加重了担子,需要动更多的脑筋,既要了解班级情况,又要掌握各位小管家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2、让幼儿享有平等的权利

  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抓两头,忘中间的现象。过分偏爱优秀的幼儿,或者一味关注问题幼儿,而忽视掉默默无闻的孩子,所以要记得把目光放到每个幼儿身上,当分配工作时,不论幼儿能力的高低都应让他们有机会去做,无论他是把工作做的好或不好。如果教师只让工作能力强的幼儿去做,能力较差的幼儿便没有机会学习了,这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每个幼儿都很高兴老师分配工作给他,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荣誉,由于幼儿有这种感觉,老师更要注意让每个幼儿轮流获得这种荣誉。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每当周五,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从而让班上的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来体验当小管家的荣耀感。有些老师喜欢把工作分配给那些被认为乖的幼儿,试图以此来激励其他人向他们看齐,这种做法不好,这会误导幼儿,以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宠爱,因而不把它视为责任去履行。

  3、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制定的过程

  当然、引导幼儿遵守班级常规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幼儿能主动遵守规则,教室常规就会井然有条,顺利实施。当然规则的制定应该考虑对象,最好让孩子来参与常规的制定,通过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来引发他们的思考,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在 案例“标制的作用”中当班级里因磕磕碰碰的事情导致幼儿受伤告状,该怎么办?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所以,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了许多规则,如不能追跑、踢人等等。在成人眼中,这些规则显得很“小儿科”,但这是孩子自己达成的规则,他们能理解并觉得合理,更愿意遵守。

  实践证明在规则执行方面,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只要老师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制定规则,孩子们一般都会乐意遵守班级常规。当然规则制定后,要给孩子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对规则的内化与把握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完成的, 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如本文所提到的案例“标制的作用” 中当老师告诉给孩子如何实施规则后,幼儿便会自动地相互督促,无需老师过多的干预和管理。最后通过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掌握规则。

  当然,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更进一步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那么,我觉得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技巧: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凡要求幼儿做到那些行为习惯或卫生习惯,那么老师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这样才能影响孩子。比如要培养孩子轻轻放椅子的习惯,你自己就必须轻轻放椅子。孩子们就像一面镜子,你对椅子轻放,他也对椅子轻放;你把椅子重放,他当时可能不会学,但过后他会像镜子一样折射到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学你的样子重重放椅子。

  2、要求统一、持之以恒

  对孩子提出的班级管理,点要小,一次不能定太多。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规则要加以归纳、删改,最后徐制动最基本的几条来实施,并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订立这些规则。只有把要求讲得明白、透彻,孩子们才能够理解。主配班老师之间要经常沟通,要求要一致,不能用双重标准来执行规则,更不能在相同问题上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导致幼儿产生茫然的心理,不知该听谁的。另外提出的要求要幼儿能够达到的。在日常教育中要经常反复地提醒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3、把握角色、收放自如

  在幼儿当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他们的师长。在孩子们游戏、 自由活动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但是一旦你提出要求,要孩子们达到这些要求的时候,就要以师长的身份去严格要求他们,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结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件琐碎而繁忙的工作,但只要抱着一颗充满爱的心,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先进的班级,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神不散。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幼儿就像一颗颗玲珑剔透的珠子,要想把他们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智慧而充满爱的班级管就是一根最合适的线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    下一篇:浅谈幼儿班级管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