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践行语文课程标准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9-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基础和传统文化教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相互融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传统文化 创新能力

  引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可见,“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我想,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认真践行语文课程标准,便能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融合呢?

  一、 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与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每一个人都应当为之骄傲与自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强化文化基础,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尊崇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开学尊崇汉学,中国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认可。

  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我在讲授部编教材《论语》十二章时,让学生全面了解孔子及其孔子的教育理念,还让学生跳出文本,懂得孔子的政治主张、理论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使学生感受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自主发展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例如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相关内容。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地问题,学生小组研讨交流,让思维碰撞,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我在讲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时,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关于作者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的人生经历,分别为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学生对于这样的预习作业很感兴趣,海伦一生的经历以及莎莉文老师对海伦一生的影响,在简历中一目了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在自主学习中读懂了人物;在授课中,我设置了理解题目“再塑生命的人”的深刻含义,这个问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选择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学生给出的答案超乎我的想象!课堂上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来自知识的熏陶,也就是说——来自阅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注》中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核心,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名著,我会让学生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一边读一遍记读书笔记;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我在讲曹操《观沧海》的同时,会让学生课外阅读《龟虽寿》等其他经典名篇。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四、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谎言被揭穿后,皇帝会怎样呢?有的学生认为皇帝将会变本加厉地更加残暴的统治人民,最终被老百姓推翻了。有的同学则认为皇帝通过这次教训之后,好好的反思,今后不再关心新衣服,而是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最后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也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讲《蚊子与狮子》这则寓言时,我会让学生动起笔来写写当蚊子被蜘蛛网粘住后,没被蜘蛛吃掉,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寓言又有了一个新的寓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地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优化语文教学。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总之,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都是在以学生为主体,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则更能引领我们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想,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毕生践行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与专业素养,践行语文课程标准,就一定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策略与途径,做好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就能培养出一代新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开展好阅读教学    下一篇:巧用预习卡 优化课堂教学
推荐资讯